金浦,汕頭潮陽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在老一輩人口中,這里叫“深浦鋪”,因為這里地臨海灣,深不見底。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金浦有人口8.9萬人。
這些人中,除了流動人口和少數常住人口外,幾乎都姓鄭。
有一個共同的開基祖:鄭昇。
鄭姓,得姓始祖鄭桓公。
西周時,周宣王把同父異母兄弟友封在鄭(今陜西華縣東),史稱鄭桓公。
后來,鄭國遭遇變故,鄭武公即位后,在今河南新鄭一帶建立了新的鄭國,
公元前375年,新的鄭國被韓國所滅,鄭氏后裔紛紛外遷,他們以國為氏,稱為鄭氏。同時尊鄭桓公友為鄭姓的得姓始祖。
如今,海內外鄭姓人口約1200萬,主要分布集中于廣東、浙江、福建三省。這其中,以廣東省鄭姓人口最多,約為152萬。
鄭氏最早的發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鄭,為什么會形成廣東聚居的情況呢?
與歷史上的中原動蕩,南遷有關。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爆發,也開啟了鄭氏一族的南遷之旅。
這也是鄭氏一族涅槃重生之旅。
“一斗油麻”,是民間形容鄭氏家族子孫適應能力的一個詞語,意思是如油麻籽一樣,撒到哪里都會迅速適應,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事實也是如此: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鄭庠自中原遷居并鎮守今江寧縣,譜稱過江始祖,鄭氏南遷始祖。
西晉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這八大家族中排行第四的,就是鄭氏家族。
鄭庠長子鄭平,為豫章太守,坐鎮今江西九江。
鄭庠次子鄭昭,為東晉龍驤將軍,遷居今福州、永泰一帶,成為鄭氏的“入閩始祖”。
在這個過程中,鄭昭把從老家河南帶來的12個祖墳遷葬在莆田南湖山,這里也成為鄭氏的第二祖地。
那么,鄭氏一族,什么時候入粵,又是什么時候來到金浦的呢?
金浦鄭氏始祖是鄭昇。
鄭昇,鄭氏67世,福建莆田縣涵頭村人,南宋孝宗五年(1169)進士。他為官清正,頗有政聲。
1145年,鄭昇從福建莆田來到金浦,成為鄭氏金浦系始祖。
根據《潮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出版的《潮陽姓氏叢談》統計,目前潮陽共有人口約305萬,有131個姓氏,其中排名前十的為:陳,鄭,林,黃,吳,張,李,馬,郭,周。
鄭姓人口總數排名第二,形成神山系、?金浦系和?平湖系三大譜系。金浦系發展至今近900年,人丁興旺,瓜瓞綿延,衍播村(居)100多個,總人口近四十萬。
關于鄭氏一脈遷徙,民間還有“鍋八塊的傳說”:鄭氏先祖遷徙之初,兄弟8人摔鍋八塊,作為以后相認的憑證。至今,仍有鄭氏人自稱是鍋八塊之后。以江西鄭氏為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