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望”系列講座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
自2019年起,海洋學院依托學院優厚師資力量,推出五屆 “院·望”系列講座活動,面向全校師生開放。來自國內外海洋領域頂尖專家學者們共帶來高層次、高質量的學術盛宴,同學們與大師“零距離”接觸、“面對面”對話。
2024年,海洋學院迎來成立6周年,“院·望”系列講座也將再次和大家相見。歡迎老師同學們來共同探討學術前沿,縱論海洋科學發展。
11月6日,中國臺灣地區釣魚臺教育協會理事長、廈門大學特約研究員傅崐成教授將帶來題為“Historic Waters and the UNCLOS Rights in the SCS南海的歷史性權利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講座。
Historic Waters and the UNCLOS Rights
in the SCS
南海的歷史性權利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主講:傅崐成教授
時間:2024年11月6日13:30-15:00
地點:閔行校區包玉剛圖書館5樓報告廳
報告摘要:
中國對南海諸島礁與周邊水域領域主權的先占取得,始自東漢,各項考古證據及史料記載之豐富,無可比擬,前后所經歷的時間,遠逾千年。但是國內外的一些學者對于中國的南海主張,一直有所誤解,認為中國是已經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締約國,理應受到該公約的規范,因此不能主張南海歷史性權利。
歷史性權利不但存在于UNCLOS,且一直為世界許多國家所實踐,中國并非特例。在法律解釋上,南海水域的法律定性也只能是一種歷史性水域。中國在南海主張的歷史性權利與UNCLOS完全兼容,不是西方少數學者和違法的南海仲裁庭所能扭曲的。
中國在南海劃定的U形斷續線,不單是一條島嶼歸屬線,一條歷史性水域的外部界線,是一條海洋疆域的未定國界線,更是一項非常溫和理性的“邀約之邀請”(invitation to offer),理應受到各國的理解與歡迎。
主講人簡介:
傅崐成教授出生于中國臺灣屏東,目前是臺灣地區釣魚臺教育協會理事長、廈門大學特約研究員。他曾在上海交大擔任致遠講席教授,在廈大擔任南海研究院院長等職,是國內高校第一位創辦海洋法研究機構與專業刊物《中華海洋法學評論》的知名學者。
傅教授畢業于臺灣大學及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法學院,獲有法學博士學位,并且是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榮譽法學博士。他的專長包括國際法、海洋法、國際私法與英美合同法等。他在臺灣、大陸與俄羅斯全國工商聯擔任仲裁員。
傅教授有著豐富的海洋實務經驗。他所提出的“南海U形線概念”、“南海歷史性水域理論”、“南海分成三個不同層級”的定性方法,對兩岸南海政策影響極為深遠。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