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山楂樹之戀》劇照,圖文無關。
在2024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小說《素食者》中,女主角英惠在經歷一場噩夢后,決定變成一棵植物,以逃避來自丈夫、家庭、社會和人群的暴力。
而早在楊爭光創作于1992年的小說《老旦是一棵樹》中,老旦就已在仇人家的糞堆上長成了一棵樹。老旦在復仇失敗后,站在仇人的糞堆上,決心要變成一棵樹。在這個過程中,他并沒有放棄戰斗,仇人甚至威脅說:“長吧長吧,長成樹我砍了做箱子柜子。”對于趙鎮的威脅,老旦卻不以為意:“老旦說你兒子一打開柜子箱子聞到的全是我老旦的氣味。”老旦說著就站在了趙鎮家的糞堆頂上,他的雙腳長出根須,頭發變成樹枝。
電影《枝繁葉茂》劇照,圖文無關。
《老旦是一棵樹》發表于 1992 年《收獲》第 2 期,曾入圍“上海第二屆中長篇小說獎”,評委陳思和對《老旦是一棵樹》的落選非常遺憾:
“我非常惋惜楊爭光的《老旦是一棵樹》的最后落選,在我近來的閱讀記憶里,這部小說始終排列在當代最優秀作品的行列之中。
老旦是個西北地區的農民,他的愚昧軟弱、他的仇恨心理、甚至于他的無奈的報復方式,都與中國幾千年來農民遭遇的極度貧困落后相關聯,老旦對人口販子的惡行一次次對抗的失敗,以至最后無可奈何的報復方式(站在仇人家的糞堆上,化成了一棵象征性的樹),把一個愚昧民族的絕望和自暴自棄的劣根性暴露無遺。
但老旦的所為并不是個人性格上的缺陷,而是與中國幾千年來農民遭遇的極度貧困落后及其仇恨心理相關聯,老旦在一敗再敗的情況下只能以極其無奈的方式來實行報復,展示了這個民族的愚昧外表底下所蘊藏約最生動最痛苦的靈魂。《老旦是一棵樹》的敘事工場更為隱蔽,這部作品很讓人聯想到魯迅的《阿Q正傳》,但其最大的特異之處就是抽去了作家作為知識分子敘事人的角色。
這部作品與上屆獲獎作品《賭徒》(編者注:《賭徒》同為楊爭光小說的另一名篇)一樣,作家以西北人特有的剛硬氣質,刻畫出這個民族的愚昧外表底下所蘊藏的最生動最痛苦的活的靈魂,在楊爭光的作品里,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心靈震撼。”
——《從評獎看上海地區的文學創作》
1994《社會科學》第6期
電影《枝繁葉茂》劇照,圖文無關。
《老旦是一棵樹》發表后,受到了許多文學藝術界同仁的喜歡。畫家王子武在文聯開會時遇到老鄉楊爭光,用方言對他說:“你那《老旦》寫得美滴很!”演員吳京安也對《老旦是一棵樹》情有獨鐘,最近他正琢磨著想把它改成話劇排演。
“《老旦是一棵樹》改變了我對小說的理解。每當我寫作遇到困境時,我總會翻開一些我心中的經典小說來讀,《老旦是一棵樹》就是其中之一。”90后作家范墩子這樣說道。
2021年,劉亮程應邀到深圳參加讀書月活動,活動結束后與好友相聚,興之所至,大家紛紛揮毫潑墨。劉亮程對楊爭光說:“你給我寫一個‘老旦是一棵樹’吧!”隨后,他也提筆寫下“老旦”二字回贈楊爭光。兩位西北作家的書法作品如他們的文學作品一樣,筆體各異,卻文趣相通。
2021年深圳讀書月活動后,劉亮程與楊爭光互贈墨寶。
小說《老旦是一棵樹》被漢學家德拉加娜翻譯成塞爾維亞文后,被塞爾維亞導演高蘭·帕斯卡杰維奇拍攝成法語電影《How Harry Became a Tree》,這部電影為導演贏得了第 58 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提名。電影中飾演老旦兒子大旦的基里安·墨菲當時還是電影新人,如今他已是大名鼎鼎的奧斯卡影帝(2024年)。
一部杰出的電影往往擁有眾多成功的秘訣,首先當然是小說《老旦是一棵樹》的故事與風格為電影的制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影評家方漢君分析道:“這部電影總體上忠實了小說原著,尤其是在老旦與哈里這個角色轉換上的思路,可謂一脈相承,且影片所營造的‘敵人’角色與肅殺氛圍,以及最終的凋零場境,與小說同出一轍。本來,楊爭光的小說畫面感就很強,這也使得導演的改編得心應手。”
電影《How Harry Became a Tree》劇照。
圖中男演員為基里安·墨菲。
在導演高蘭去世后,華西都市報的記者采訪了著名翻譯家趙毅衡。據說,當時正是他向導演高蘭推薦了小說《老旦是一棵樹》。趙毅衡對楊爭光的作品贊賞有加:“我非常喜歡他的作品。不管是他的小說,還是他編劇的電影電視劇,都非常優秀。比如說電影《雙旗鎮刀客》,電視劇《水滸傳》,水準都是非常高的。在我個人的審美看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西北作家群中,楊爭光是最有才華的一位。”
影評家方漢君對楊爭光的小說也有他的獨到見解:“楊爭光的小說,總是能把現實中的荒誕,通過他超越常人的奇特想象及詭譎的魔幻手法,寓言詩般地活化出這個民族巨大又隱含的深痛,從人類的思想高度不露聲色的一一呈現。這些作品,凜冽又精彩地活化出一幅現代鄉土中國絕妙的風情畫,是一篇篇動人心魄的現代寓言詩。”
電影《枝繁葉茂》劇照,圖文無關。
同樣對楊爭光小說愛不釋手的還有西影廠導演周友朝,在他看來,楊爭光的小說是表現主義的:“能有自己語言的中國作家不超過十個,楊爭光就是有自己語言的小說家。”他和楊爭光合作過電影《黃沙·青草·紅太陽》(根據楊爭光小說《賭徒》改編),曾獲 1994 年布拉格國際電影節大獎。他還很喜歡楊爭光的短篇小說《公羊串門》,一直想把它拍成電影。
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中短篇小說集《驢隊來到奉先畤》里,就精選了楊爭光的中短篇代表作,包括《公羊串門》《老旦是一棵樹》等。這本書采用32開本簡裝,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以確保讀者在翻閱時能夠獲得最佳的閱讀體驗,書籍裝幀設計精致,雅致而不失現代感,與楊爭光小說的深邃雋永的文風相互輝映,成為當代小說集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楊爭光 | 《驢隊來到奉先畤》
楊爭光是一位具有鮮明創作風格的作家,他的寫作獨樹一幟,具有大西北蠻荒之地的厚重質感,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世世代代的農民的生存狀態和性格密碼做了生動而深入的摹寫。《驢隊來到奉先畤》收入了他膾炙人口的名篇:《老旦是一棵樹》《公羊串門》《驢隊來到奉先畤》《對一個符馱村人的部分追憶》。
楊爭光 | 《我的歲月靜好》
當旁觀成為一種生活哲學,不僅以此自居,且身體力行,成為“歲月靜好”的擁有者——本書的主人公德林恰好就以知識和經驗養成了這種強大的精神,從社會到社群,從鄉村到城市,從朋友到家人,從愛情到婚姻,都如魚在水。
楊爭光總是從容地凝視世界,凝視我們的生活,以冷峻之筆寫出真相。本書是他的又一部力作。平常的離婚事件讓瑣碎各顯精微,讓人性自現冷暖。迅速擴張的城市與逐漸消失的鄉村,作為事件與人事的背景,也有其對“歲月靜好”意味幽深的注疏。
初 審:向心愿
復 審:薛子俊
終 審:趙 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