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天使支教并“設為星標 ★ ”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這幾天,全網都被一個叫沙白的女孩瘋狂刷屏。
因為她,引發了一場關于生死的全民大辯論。
先來回顧下事件:
最早大家關注到沙白,是因為她在視頻號里做了個“生命倒計時”系列。
從她的視頻號里,大家才知道沙白今年已經40+,20歲時就確診了紅斑狼瘡,到今天,她已經和這病抗爭了23年了。
這期間,她一共發病了7次。
最嚴重的一次,也就是最后這次,直接導致了她嚴重腎衰竭,需要靠透析才能勉強活著。
今年年初,沙白和自己的意大利語老師絕望地說:真不想活了,想跳樓!
因為用激素,她已經胖了30斤,現在還需要造瘺,持續的脫發和帶狀皰疹都讓她苦不堪言。
沙白的意語老師在小紅書上發布的截圖
而長時間透析才是最絕望的!
每次透析她都非常虛弱,基本喪失了全部行為能力,時刻需要人伺候,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最重要的是,她爸爸年紀很大了,為了照顧她,身體也越來越差,還確診了帕金森。
終于,在多重絕望之下,她確認自己確實沒啥康復的可能了,就決定來一趟“單程瑞士之旅”。
咱們都知道,“單程瑞士之旅”就意味著有去無回。
在她的“生命倒計時”系列視頻里,能看到沙白每次出鏡都美美的,化著精致的妝容,穿著漂亮的衣服,分享自己對生命的觀點。
視頻里陪她去瑞士的爸爸看起來也很平靜,貌似已經完全接受并尊重女兒的決定:
最終,她在發布了“最后一條告別視頻”后,頻道就不再更新,頭像也變成了黑白。
這個系列視頻被網友刷到后,立刻就炸了鍋!
大家自覺分成兩派,吵得是昏天黑地!
咱們來分別看一下兩派人的觀點。
第一派覺得,太佩服了!
雖然才活了短短40年,但她的一生卻比很多健康人都精彩啊。
沙白是標準的江浙滬獨生女,家庭條件很不錯,尤其是爸爸非常疼愛她,從小就是在富裕的物質條件下成長的。
她先后被家里送到米國和新加坡留學,回國后成了收入最高的托福老師,精通好幾門語言,中途還有過自己創業的經歷,非常優秀。
在一個視頻里她曾經透露,自己第一年上班就賺了180萬,興趣愛好廣泛。
雖然20歲那年她就確診了紅斑狼瘡,但那之后她一天也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人生,而是想方設法讓自己過得更精彩——
學街舞,學跳傘,學潛水,打拳擊,體驗走秀,周游世界,恣意享受著愛情和自由,一生去過四十多個國家。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她太牛了,這就是參透了生命的本質啊!
她的生命雖然比大多數人短了一些,但她一生都在縱情揮灑,比普通人的好幾輩子都充實,不白活這一場。
沙白和她的支持者這一派觀點就是:
人活著,當然是以“自我體驗”為中心。
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的唯一使命,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與其為了延長沒有質量的生命,當一個小心翼翼蠅營狗茍活著的卑微病人,在病床和輪椅上又丑又挫成為別人的負擔和麻煩。
不如早早把生命終結在潰敗之前,留下的都是美好和璀璨。
所以那些喜歡她的人,都打心底里欣賞她強烈的“自我意識”。
她的選擇即便不能贊頌推崇,也絕對值得尊重。
據我觀察,一開始網上的輿論總體是支持沙白比較多的。
但隨著沙白生前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扒出來,爭議和質疑也和洪水一樣鋪天蓋地襲來。
還有很多人覺得,沙白其實本來根本不用這么快死的,她就是自己作的啊!
咱們以前在 這篇也寫過一些關于紅斑狼瘡的知識。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雖然它很兇險,但隨著醫療的進步,只要及時干預、積極治療,現在存活率已經非常高了。
沙白為什么會復發復發又復發?
這都是因為她不遵醫囑!
就好比紅斑狼瘡的誘發條件之一是紫外線,所有得了這個病的人都會自覺防曬。
但沙白不是這個觀點。
她說:我寧可少活40年,也要充分享受陽光和海灘!
周游世界期間,她還把自己曬成了美美的古銅色,完全“視死如歸”。
再比如,現在對紅斑狼瘡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有激素治療,但一用激素,人就會發胖。
所以沙白每次都不按醫囑用藥,“臉一腫就停藥”,還和醫生說“要么瘦要么死”。
這不就是自己作嗎?
還有,大家都知道紅斑狼瘡要避免勞累。
但沙白天天玩極限運動,潛水、跳傘、環游世界,給自己安排特種兵旅行。
有網友做比喻:
就好像 糖尿病患者堅持每天就著一斤白糖喝五斤白米粥 ,就有點自己 主動找死 的意思。
尤其讓我驚訝的是,在反對沙白的網友里,很多都是紅斑狼瘡的患者和家屬,以及這個領域的醫療專家。
他們紛紛現身說法:紅斑狼瘡這毛病雖然不能治愈,但絕對可以控制啊!
根據目前國內上百萬紅斑狼瘡患者的最新數據,這個病“在20年的生存率能達到90%以上”,就是個慢性病。
如果沙白能重視病情,跟醫生認真溝通,用科學的方法干預治療,她根本就不用走到安樂死這一步,搞什么“短暫且精彩”的一生。
完全可以“漫長且精彩”的一生!
沙灘上曬太陽、玩極限運動,這些玩意難道比活著還重要嗎?
除了“作死”,還有人覺得沙白對不起父母。
雖然沙白的爸爸最終接受了女兒安樂死的決定,但曾經有一個視頻里爸爸看她狀態好點了,就小心翼翼懇求過她一次:
能不能再陪自己一年。
沙白拒絕了。
沙白說,爸爸你以后也可以來瑞士安樂死。
但爸爸問:“你有爸爸陪著,到時候誰來陪我呢?”
很多人看到這里立刻把自己代入沙白父母,覺得實在不能接受啊!
這些人的觀點是:且不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隨便結束自己的生命本來就是大不孝。
最主要她自己花了這么多錢拍拍屁股奢侈地掛了(去瑞士安樂死費用不便宜,需要大幾十萬人民幣),還不如把這筆錢留下給自己父母養老。
留下老母親老母親獨自面對病痛和沒有兒女的孤獨晚年,這么對待父母,是不負責任!
但沙白的觀點是:自己不欠父母任何東西。
她覺得,父母當初生育子女,難道是為了子女嗎?
他們可以出自任何動機。
但子女又沒有選擇讓自己出生啊,而且父母在養育中也得到了很多快樂。
咱誰也不欠誰!
另外,沙白還在視頻里還控訴過媽媽。
和她爸爸不一樣,沙白對媽媽怨念挺深。
她生病之后,媽媽“一次也沒來醫院看過”,還說出一句“你生這樣的病給我添了很大麻煩”。
這讓沙白覺得寒心。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樣的心理動機,她花高價去做了基因篩查,最后得出結論:這個病的基因來自媽媽!
然后把結論甩在媽媽面前。
于是網友覺得:不管你有什么原生家庭問題,這么做對父母也太殘忍了啊!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所以總結第二派的觀點:她就是自私!
她的死根本不是什么紅斑狼瘡病死的,分明是得“仙女病”病死的!
綜上,我覺得兩派都有自己的道理。
大家對沙白的爭議主要集中在:
人有沒有權利支配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權利和義務,自由和責任,應該怎樣去劃分?
人能不能單純為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而選擇尋死,徹徹底底地為自己而活?
生命的自由,又是否和情義、良知、責任相悖?
這些爭議,更多是倫理上的分歧——
如何生存是個問題,如何死亡更是個問題。
我其實能理解正方的觀點。
因為我見過很多絕癥病人,他們最后的時光實在談不上體面。
往大了說,那叫空消耗社會醫療資源,往小了說,病人在無盡的痛苦和折磨中走向死亡,這個過程絲毫沒有尊嚴。
而安樂死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痛不疼,干凈利落,絕對不會死得半死不活雞飛狗跳。
如果覺得自己一輩子精彩,活夠了,也克服了對未知的恐懼,那么43歲的沙白選擇安樂死,可以說是一種有尊嚴的解脫。
但我也能明白反方對沙白的反感:
“我們村都是直接百枯草一咕嘟,井里一咕咚,繩子一掛凳子一蹬就0成本解決問題。
你還花那么多錢,不如我給你一繩子你把錢給我。”
以及最重要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如果從20歲開始做個聽話的病人,踏踏實實活著就比死還難接受嗎?
他們說:“小仙女就是矯情,就是浪費資源!”
所以,就算 理解43歲的沙白,但卻很難同情當初那個年輕又作死的沙白。
綜上,她是不是違背中國五千年偉大文明社會主義新時代價值觀,導致自己病情惡化最后不得不以這種西方不良新掛法掛掉——
這個確實有待商榷。
我想,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和不同的人生階段,必然會有不同觀點吧。
但是,最后我還想說說我前陣看到的一個視頻: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在自己褲子上貼了貼紙,不過貼紙是是上下顛倒的。
媽媽問:“你的貼紙真好看,不過為什么是反的呀?”
小女孩說:“因為我是貼給自己看的,一抬腿就能看到。自己花錢,買自己開心!”
一個四歲小姑娘都通通透透看得那么清楚的事情,一群大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一不偷二不搶,花自己錢結束自己的人生,諸位有什么好吵的?
偉大的生活家、藝術家、享受家路易十五說過:“管我死后洪水滔天”。
洪水我都不管,還管你們為我該死不該死掐架?
我先下線了白白!看你們都是閑的。
討論完了生死議題,我們普通人還要回到庸常的生活。
兒童的未來在教育
如果你曾夢想:
有一天能站在兒時向往的講臺,
去收獲一群山村熊孩子的愛,
讓生命擁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也曾希望:
參與探索適合兒童的教育,
賦予教育以生命的意義
我們在這里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