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詩評
七絕?伊犁情思
文/張正乾
獨憐幽草綠叢生,牛馬充盈百鳥鳴。
壯士孤居邊戍屋,閑宵常伴弄槍聲。
2023年6月作于西安小寨陋室
賞析
由詩文可知,詩人這首《七絕?伊犁情思》作于西安小寨陋室,可想而知,這是詩人的懷想之作,是對過去戎馬生涯的一種懷念之情。詩歌表現了戍邊壯士的孤獨之感,詩人一方面借助環境來表現人的孤獨,一方面從壯士自身的角度來表現這種孤獨感。這種由外而內的孤獨,讓讀者感受到了戍邊環境的孤苦,對戍邊壯士是極大的磨煉,而更一步來說,他們戍邊衛國的意志和堅定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這體現的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是令人肅然起敬的。下面,逐句進行分析。
先看第一句“獨憐幽草綠叢生”,這是比較直觀表現孤獨的句子,此時此地,人和草互相為伴,仿佛都處在一種孤獨之中。人憐憫草的獨自生長,在邊塞地區,無依無靠,暗暗地透著一股愁緒。而此時的人,在孤獨中,看什么都覺得孤獨,這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心理問題。人和幽草的結合,從側面反映了環境的惡劣。
再是第二句“牛馬充盈百鳥鳴”,這一句表現的又是比較熱鬧的場景,牛和馬的奔騰,以及百鳥的鳴叫,顯得非常有氣勢,展現了邊疆獨有的風景,一種宏大的景觀頓時在眼前浮現。詩人寫這一段或許是為了從第一句的孤獨中擺脫出來,面對如此開闊壯觀的景象,內心或許會開朗些,然而,即使是這樣,可能還會有更大的孤獨存在于心中。戍邊壯士終日與草,與牛馬百鳥為伴,在荒無人煙的邊疆,這突顯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責任感。
然后是第三句“壯士孤居邊戍屋”,前面兩句著重交代了周圍的環境,營造出孤寂、壯闊、宏大的視覺感受,然而投影到內心的卻是邊疆的別樣孤獨。壯士們孤獨地住在邊戍屋,在這樣的環境中,屋子也是一種孤獨。這時候,有責任和使命支撐著壯士們奮勇斗爭。這種斗爭,是意志力與精神的斗爭,有其特殊意義。
最后一句“閑宵常伴弄槍聲”,“閑宵”二字可以理解為夜半時分,還沒有睡意,只能擦拭鋼槍,以排遣時間。詩人說“常伴”,說明壯士們的業余生活是比較少的,終日與鋼槍為伴,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磨礪心性和意志。這也體現了戍邊壯士是時刻準備著的,沒有半點懈怠的神經。從更深層意思來看,壯士們弄槍聲,如同一種警示,一種警告,是有一種無形的威懾力存在的。
縱觀全詩,詩人這首回憶之作,將戍邊場景寫得歷歷在目,如同正在眼前發生一樣。詩人標題寫的是情思,而從詩歌的實際感受來看,暗生孤獨之感,邊疆的壯士們在荒無人煙的地方駐守著國境錢,這是使命和擔當的體現。詩人所說的情思或許是對壯士們的一種特殊情感,而作為軍人,也不是隨意就流露出來的,詩人或許深深埋藏在心中,為壯士們的堅忍不拔而感到驕傲。作為旁觀者,我想說,壯士們的許多情緒或許在那種特定的環境下,都互相抵消了,而心中唯一的信念必定是保家衛國,詩歌結尾“弄槍聲”可是最好的證明。這首詩是詩人在特殊情結下的書寫,最終展現了軍人的使命和擔當,這是崇高的象征。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歷時大半年,共收錄詩評400篇,58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0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2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50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