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毛主席在劉少奇送來的社論清樣上批示“不看了”。毛主席為什么罕見地這樣批示?而這一批示又預示著什么呢?
毛主席在會議上作報告
1955年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七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在討論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同時,作出決定,在1956年下半年召開中國八大,并決定了大會的四項主要議程和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全會決定,由劉少奇負責大會工作報告的起草。因此,七屆六中全會后,劉少奇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主持八大工作報告(后改為政治報告)的起草工作上面。
在八大準備期間,國內形勢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農業合作化運動以席卷全國的迅猛勢頭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全行業公私合營和手工業的合作化大大加快了步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正在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2月5日,劉少奇主持召開有100多名在京的中央委員和黨政軍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中央座談會。
劉少奇傳達了毛主席關于召開八大的指示,并對八大準備工作進行部署。劉少奇在講到關于八大準備工作時重點強調了毛主席的話:重點要講反對右傾思想,反對保守主義,提早完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計劃。我們要利用目前國際休戰的時間,加快我們的發展,提早完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這是客觀形勢對我們的要求。
劉少奇強調,根據毛主席的指示,我們必須加快發展速度,在我們的一切工作中都要反對保守主義,一切工作要辦得又多、又快、又好,要求我們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更大的成績。并表示,這不是急躁冒進,而是實際與可能的需要,是穩步前進。我們要站在群眾的前頭,不要做群眾的尾巴;要鼓勵群眾,不要給群眾潑冷水。
劉少奇還強調,毛主席說,客觀事物不平衡是經常的,平衡是暫時的,不斷平衡,不斷沖破,這就是我們前進的規律。沖破了平衡是好事,不要怕。不要按平衡辦事,按平衡辦事就恰恰要犯錯誤。不能叫農民等,工業要趕上去,農業合作化了就更有利于促進工業的發展。劉少奇表示,要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反對保守主義,加強全面工作規劃,迎接八大。
劉少奇這次講話具有重大意義,表明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正在取得決定性勝利,黨中央思考八大路線基本思路時,已經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為黨今后奮斗的主要綱領和主要任務。但當時存在的問題是,黨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客觀規律還了解得很少,對其艱巨性和復雜性的估計嚴重不足,“反對右傾、反對保守”其實就是一種急于求成的思想。
“反對右傾思想、反對保守主義”的思想起初是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特別是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提出來的,這一思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黨的各項工作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農業合作化運動從1951年12月開始啟動以來,一直發展迅速,到1954年底形成一個高潮。當時,全國農業合作社發展到了48萬個,并計劃到1955年發展到六十萬到七十萬個。
這種迅猛發展的勢頭之下,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存在盲目求快的現象。為了使合作化運動更健康發展,時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在1955年初以簡報的形式向黨中央反映了這個問題,并建議對合作化運動采取控制發展、著重鞏固的辦法。鄧子恢的建議,起初是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的。1955年1月初,政治局討論通過了由劉少奇簽發的通知。
劉少奇
該通知明確指出,當前的合作化運動,應基本上轉入控制發展、著重鞏固的階段。4月20日,劉少奇在主持討論農業合作化問題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再次強調,今后一年農業合作化的總方針是“停止發展,全力鞏固”。現在全面停下來,秋后看情況再定,個別縣、鄉、區未辦的,有條件的可以試辦。在中央農村工作部的幫助下,壓縮了部分辦得不好的合作社。
在這樣的形勢下,全國農業合作社從67萬個減少到了65萬個。6月14日,鄧子恢在第三次農村工作會議的情況匯報中建議,到1956年秋收前農業生產合作社從現在的65萬個發展到100萬個。會議批準了這個建議,劉少奇強調,明春發展到100萬個,然后關一下門,辦好了讓中農自愿來敲門,關鍵是保證中農自愿。
對于鄧子恢和中央農村工作部反映的情況,毛主席起初是相信的。因此,對中央制定的“停止發展、整頓和鞏固合作社”的方針,毛主席也是同意的。但1955年夏季,毛主席到外地調查后認為,在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中,黨內一部分尤其是農村工作部的部分同志存在一種消極情緒。5月中旬,毛主席在一次會議上警告,在合作化問題上有種消極情緒,必須改變。
毛主席認為,再不改變這種消極情緒,就要犯大錯誤。因此,毛主席批評了鄧子恢,并要求加快農業合作化的速度。接著,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上,毛主席嚴厲批評鄧子恢和農村工作部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是“小腳女人走路”,是被勝利“嚇昏了頭腦”,是犯了右傾性質的錯誤。毛主席的批評導致黨內陷入緊張氣氛:誰不跑步前進,誰就是“小腳女人走路”。
毛主席的批評也大大改變了農業合作化的原定進程,使得全國農業合作化運動從1955年下半年開始急速發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劉少奇對毛主席的決斷向來信服,他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上的發言中還作了檢查,認為自己以前曾有過“在土地改革后,除開普遍發展農業互助組以外,大約還要過一些時候再來普遍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想法是不對的。
毛主席對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反對右傾保守,要加快發展的思想同樣表現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問題上。中共七屆六中全會后,毛主席到杭州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在毛主席的提議下,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通過了這一決議,并部署了今后的工作。毛主席號召全黨消除顧慮,加快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步伐。
劉少奇在此次工作會議上提出“在兩三年內把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搞出一個頭緒來,公私合營要基本上完成”的時間表。但實際上,到1956年上半年,只用了半年時間,全國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就基本上全部實現了公私合營。與此同時,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從當時形勢來看,這三大改造是符合客觀需要的,是此后發展和進步的基礎。
但明顯存在不少問題,就是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過程中產生的要求過急過快、急于求成,這種急躁情緒自然又帶到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上來了。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正確指導即將全面展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黨中央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因此劉少奇決定,要把八大中央的報告與各部門的工作結合起來。
周恩來
怎么結合呢?首先就要了解各部門工作的實際情況。因此,劉少奇在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后,就開始分別約請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座談,聽取他們的匯報,詳細了解經濟戰線以及其他各條戰線上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問題,為起草八大報告做準備。這次系統的調查,劉少奇在3個多月時間里先后約請了中央和國務院37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匯報座談。
這3個多月中,劉少奇除了出席外事活動和參加中央有關會議外,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這件事情上,座談會經常從白天一直開到第二天凌晨。劉少奇在座談中重點了解我國經濟建設的現狀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問題,做了幾萬字的筆記,還對各部門當前工作和今后目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事后沒經過歸納和整理,不夠系統,但對指導工作起了積極作用。
通過這次系統調查,劉少奇對我國的經濟建設現狀以及各部門各行業存在的問題,做到了大致了解,這為他起草八大報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時,毛主席正好從外地回到北京,他得知劉少奇正在系統地聽取各部門匯報,非常贊賞,表示他也要用這種方法來做一次調查研究。從1956年2月到4月,他先后聽取了國務院34個部委的工作匯報。
毛主席此次調研的成果經政治局幾次討論后,形成了《論十大關系》的主體框架,4月至5月,毛主席兩次在重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論十大關系》的提出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具有開創性的大事,為我國經濟建設探索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此后不久,劉少奇多次在談話中指出,要總結我們自己的經驗,任何外國經驗不能死搬。
本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正處于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但就在此時,一種盲目追求數量和速度的急躁冒進傾向卻同時迅速滋長起來了,其直接根源就是1955年底提出來的“反對右傾思想,反對保守主義”的指導思想。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國務院各部委紛紛修改了1955年夏季在北戴河匯報時提出的長期計劃指標。
糧棉鋼煤4大經濟項目的指標比原計劃提高了一半以上,完成時間也被大大縮短,這就導致各地區、各部門對基本建設的投資數額猛增,中央原定1956年的基本建設投資控制的數字本來是112.7億元,后來增加到了200多億元。在第一線主持經濟工作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財政部長李先念等人較早察覺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1956年2月上旬,周恩來對國家計委和財政部提出,要對過高的指標“壓一壓”。在不久后召開的計劃會議和財政會議上,雖然基本建設的年度指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縮,但并沒能根本糾正經濟過熱的現象。劉少奇、周恩來和陳云等人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他們達成共識:經濟建設上既要反對保守主義,更必須警惕急躁冒進的傾向,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警覺。
5月,劉少奇在中央會議上提出,我國經濟發展要實行“既反保守主義、又反冒進、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他在會上提議,由中宣部就這個方針為《人民日報》寫一篇社論。6月11日,一篇題為《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的《人民日報》社論初稿經中宣部部長陸定一修改后,第二天,這份社論清樣被送給劉少奇審定。
鄧子恢
劉少奇對這份社論清樣作了多處修改,其中的四處主要修改都加重了反冒進的語氣。然后,劉少奇把這份修改后的社論清樣送毛主席審閱,沒想到,毛主席罕見地在清樣上批了“不看了”三個字,就退了回來。但6月20日,這篇社論仍然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其重點是強調反對急躁冒進。
實際上,在反對急躁冒進的問題上,毛主席和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在認識上存在相當大的分歧,毛主席對反對急躁冒進相當不滿,所以會在社論清樣上批示“不看了”三個字。這時候黨內政治生活還比較正常,雖然毛主席有不同意見,但對中央的集體決策還是采取了尊重的態度。可毛主席同其他中央領導人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終究釀成了巨大的隱患,預示著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即將面臨一場暴風驟雨。
參考書目:
《劉少奇傳》:金沖及著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年11月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