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沁予 編輯 | 范志輝
10月25日,有“英國趙薇”之稱的女歌手Lily Allen在社交賬號上傳了多張她的腳部特寫照片,并帶上其OnlyFans主頁的鏈接,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風波。
不少網友有點難繃,在這則動態下評論到:“很難想象,作為歐洲最知名的流行歌手之一,竟淪落至此。”
Lily Allen回應道:“很難想象,作為一位藝術家,在Spotify上擁有將近800萬的月聽眾,卻靠1000人訂閱你的腳照賺得更多。”并引用了一句耐人尋味的俚語“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這一回應略帶無奈和諷刺,但輿論方向也就此逆轉。網友從吃瓜調侃明星的惡趣味,轉而開始反思音樂行業的尷尬現狀。
從腳開始,到腳為止
今年6月,Lily Allen在她的個人播客《Miss Me?》中透露,她的足療師對她的腳丫子稱贊不已,開玩笑說或許能夠在網上賺點錢。
受此啟發,Lily Allen開始留意關于“腳”在網絡上的受關注度,發現她的腳部特寫在專門收集、評價全球名人腳部照片的戀足癖網站Wikifeet得到了完美的五星評級。
不過,Lily Allen并不是唯一在WikiFeet上深受喜愛的女藝人。
比如,前陣子《芭比》演員Margot Robbie在 WikiFeet 也被84%的用戶稱贊是“華麗的腳”。隨后,Margot Robbie在其社交賬號上回應:“大家對我的腳感到興奮,她感到非常榮幸。”
顯然,像Margot Robbie這樣的女星在腳部美感方面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她投其所好的回應,讓許多藝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6月底,Lily Allen正式入駐OnlyFans,賬號名為“@Lily AllenFTSE500”,并以10美元的月費向用戶提供獨家腳部照片內容。
截至目前,LilyAllen在主頁上發布了55個不同腳部照片的帖子,包括精致美甲、鞋子特寫等。盡管OnlyFans以成人情色內容而聞名,但Lily Allen始終將自己定位在“腳部內容”創作者的范圍內,沒有越軌。
盡管網友調侃、爭議不斷,Lily Allen還是做到了用腳吃飯。她的OnlyFans賬號不僅吸引了粉絲的關注,也為其他平臺帶來了流量。
根據Chartmetric數據,入駐OnlyFans后,Lily Allen在Spotify上的數據激增。僅僅是8月4日到11日這一周就新增了36.41萬 名月度聽眾,相比平均每周增長率提升了 261.1%。且最近兩個月,Lily Allen在不同平臺上的指標變動都呈上升趨勢。
回看Lily Allen回擊網友耐人尋味文字,“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明面上是對網友的回擊,實則戳了Spotify等流媒體平臺的肺管子,導致音樂人不得不將OnlyFans視作在現行規則下的新出路。
大牌歌手為何淪落到“靠腳吃飯”?
Lily Allen確實不負英國“小燕子”的綽號,她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放到內娛都是活人一般的存在,公開出軌、與前輩Elton John發生沖突、與Cheryl Cole公開對線、嘲諷Katy Perry是自己的復制人,以及代言成人玩具。
她曾上過13所學校,因喝酒吸煙而屢遭退學,15歲時她選擇輟學,開始專注于提升音樂創作、表演能力。
2005 年,20歲的她的音樂生涯正式開始,與 Regal Recordings 簽約,并開始在社交網站 Myspace 上發布錄音作品,并受歡迎到被BBC Radio 1 播放。
2006 年,Lily Allen的第一張專輯《Alright, Still》就因歌詞直白、敏感話題受到關注。并且憑借該專輯入圍了第27屆全英音樂獎“最佳英國專輯獎”、第50屆格萊美獎“最佳另類音樂專輯”提名。其中,《Smile》在同年7月的英國單曲榜上排名第一,并獲得了英國唱片業(BPI)的雙白金認證。
2009年Lily Allen的專輯《It's Not Me, It's You》銷量在英國獲得白金認證。之后,她創作的《F**k you》因小清新曲風混搭大反差的歌詞,再次火遍全球。
作品因直白而出圈的同時,Lily Allen的毒品和酗酒等私生活問題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她曾公開表示,年輕時因追求外界關注而陷入藥物酒精成癮,尤其在巡演期間,會使用藥物和酒精來應對壓力,并在自傳和采訪中多次分享她的康復歷程。
在播客《Miss Me?》中,她曾直言,由于從小就被人過度性化,別人總是通過對她形象的性化獲利,而自己卻沒有得到多少控制權或自主權。現在,她通過在OnlyFans發布內容,盡管這種行為看起來有些荒誕甚至滑稽,但她能自己決定如何利用自己的形象來賺錢,這是以前無法做到的,這種自我賦權給了她很大的力量。
作品上的大膽直言,生活上的毫不掩飾,Lily Allen對流媒體平臺的不滿常常也是零幀起手直接開懟。在Lily Allen結婚生子之后,事業也大不如前。2014年,第三張專輯《Sheezus》僅在英國、匈牙利等地區賣出了10萬張,接下來作品的銷量更是斷崖式下跌。2015年的專輯《No Shame》也因銷量未達預期,最高時在英國排行榜僅第8位,也導致她與經紀公司IEMuisc分道揚鑣。
同年,Lily Allen公開表達對流媒體的不滿,表示大多數流媒體收入并未真正到達藝術家手中,更公開質疑Tidal一直聲稱的“為了藝術家而存在”的理念,認為平臺上的高價和獨家內容模式對藝術家并不友好。
2020年,Spotify Wrapped回顧了用戶全年的收聽習慣,包括他們播放次數最多的前五名藝術家、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和最喜歡的流派。Lily Allen則在社交媒體上再次靈魂拷問:“我們必須年復一年地在 Spotify 上發布東西,經歷這種猜謎游戲嗎?”并嘲諷Spotify Wrapped不過是一個貶低音樂價值的平臺廣告。
或許因為對流媒體平臺積怨已久,Lily Allen這番回懟“賣腳比流媒體賺錢”也并非毫無邏輯。
去年一年,從 Spotify流媒體中賺取10000美元或以上版稅的藝術家人數僅 6.6萬人 ,但平臺創作者創作者數量早就突破了1100萬。相比之下,根據Lily Allen的OnlyFans訂閱人數來看,她單靠1000人訂閱便能每月穩定賺取10000美元,達到了絕大多數音樂人一年在流媒體平臺上才能獲得的版稅收入。
Billboard分析,截止今年10月17日Lily Allen 在 Spotify 上的每日流媒體播放量約為851,623次。假設該數字正確,Spotify每天總共要向其支付4,077美元版稅,其中3,239美元用于版權所有者的錄音版稅;336美元為版權商和詞曲作者的機械版稅;503美元的表演版稅將支付表演權組織(ASCAP、BMI 等)并分配。
隨后,Lily Allen 立刻否認了Billboard的分析,并將其描述為“令人難以置信的誤導”。在她看來,盡管擁有龐大的播放量,但以上數據并未真正轉化為她口袋中的收入。
簡單來說,由于歷史原因,流媒體平臺的收入結構對于大部分音樂人來說并不友好,平臺、唱片公司、工作室等分成早已稀釋了音樂人的收入。
創作者經濟的路,OnlyFans走通了
音樂行業喊了好幾年的創作者經濟,目前看來最成功的是OnlyFans。
因不依賴應用商店的支付系統(應用商店通常會抽取15-30%的收入),而是通過瀏覽器提供服務,OnlyFans不僅避開了App Store和Google Play對成人應用的禁令,還能為創作者提供了高達80%的收入分成。
從2019年到2023年,OnlyFans支付給創作者的總金額持續增長,其中2023年總營收高達66億美元,給創作者的支付額達到53.2億美元,比2022年增加了8%。作為對比,行業巨頭P站母公司Aylo的營收只有OnlyFans的一半。
如下圖所示,創作者的收入分為一次性交易收入和訂閱性經常性收入。
這5年里,訂閱收入的比例逐漸減少,而微交易收入的比例增加,說明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可能通過單次付費、付費消息或其他一次性交易來增加收入,而不僅僅依賴訂閱費用。
表面上看,OnlyFans似乎只是另一個成人UGC平臺,迎著風口、脫下長衫、搞點擦邊、猛猛喝湯就完事了。然而,從藝人本身的角度來說,高壓工作環境下,他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OnlyFans能夠提供的更高收入潛力,更需要的是內容、自我形象主導權和與粉絲建立羈絆的私密空間。
當下“OnlyFans”一詞已經逐漸被泛化,指代親密創作者訂閱服務,創作者可以完全掌控內容的訪問權限,屏蔽外界的惡意評論與攻擊。用戶必須付費才能查看帖子,而評論也被隱藏在公眾視野之外。這種封閉的訂閱服務讓藝人獲得更強的控制權和創作自由,同時確保他們免受外界干擾和不必要的輿論壓力。
相比于其他互聯網平臺,OnlyFans也在經濟回報和創作者保護方面都展現出更優的優勢,但成人社交應用和音樂流媒體畢竟還是兩回事,二者可以并存,也并不矛盾。
而Lily Allen個人選擇“賣腳賺錢”除了是用粉絲基礎開辟新的收入渠道,更多的,是流媒體平臺的分成結構讓她感到失望和無力,以及從小被“性化”的經歷給予她的一種自我賦權。
TikTok之后的又一個時代閥門
OnlyFans是繼DeepMind之后英國最成功的內容平臺,且更像是繼TikTok之后的又一個時代閥門,改變了內容的流通與變現方式。
據Founder Park報道,這家僅有42人的公司,2024年總收入66 億美元,高于硅谷所有新興AI公司收入的總和,同比去年增漲19%(即 11 億美元),擁有412萬創作者和超過 3.05 億用戶。
雖然OnlyFans并不是專門為音樂行業而設計,但它已經成為不少音樂人賺錢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粉絲經濟盛行的當下,使藝人能夠為粉絲提供更親密、更具有排他性和個性化的體驗。
比如,澳洲說唱歌手Iggy Azalea 2023 年入駐OnlyFans,憑借分享自己的性感照片、幕后花絮與粉絲的私密聊天月收入達到900萬美元,使她成為了OnlyFans上收入最高的音樂人之一。據了解,Iggy Azalea每月的谷歌搜索量也達到了 120 萬次。
今年6月,韓國說唱歌手樸宰范為宣傳新歌《McNasty》也“下海”了。他在OnlyFans主頁上分享了一張自己大尺度的照片,并寫道:“永遠感謝大家支持,當你們需要一些不同的東西時,我在這里。”盡管其行為在韓娛也飽受爭議,但還是借此機會為新歌圈了一波流量。
很明顯,未來的粉絲經濟(尤其是超級粉絲)有著巨大的藍海。OnlyFans因其“只要錢到位,啥活都能整”的特色付費模式,為用戶提供高度定制化、私密內容,從而在大眾認知中常常也將OnlyFans視為以成人內容聞名的平臺。
實際上,近兩年OnlyFans也在努力擺脫“成人UGC平臺”的標簽。邀請了不少明星官方入駐。據統計,2023年,收入排名前10的博主中,只有兩人是做成人內容。越來越多的用戶和創作者開始將OnlyFans視為一種合法收入來源,平臺漸漸進入了“去污名化”趨勢。
數據顯示,去年OnlyFans上收入排名第一的是好萊塢女演員Bella Thorne,排第二的是女說唱歌手Cardi B,排第三的是前面提到的澳大利亞歌手Iggy Azalea,他們都不是成人內容的創作者。平臺上還有部分大學生、健身教練、廚師甚至藝術家,也在OnlyFans上創作非成人內容。
以美國說唱歌手Cardi B為例,她在 OnlyFans 上主要分享她的音樂制作過程、幕后花絮、生活瑣事,以及與粉絲的互動問答,為粉絲提供生活上的獨特視角。截至 2024 年,Cardi B 在 OnlyFans 上的收入總額已達到約4500 萬美元。
用OnlyFans CEO Amrapali Gan的話來說:“OnlyFans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讓成人擁有觀看成人內容的體驗,但也有喜劇、格斗類的高質量內容和高質量付費用戶,創作者可以再尊重服務條款的前提下,為粉絲提供任何定制的服務。”
拋開OnlyFans成人內容的核心特色來看,這種“親密付費”模式在國內內容平臺也開始蔓延。比如微博的V+會員、抖音的專屬會員,粉絲訂閱后可享受創作者提供的高階權益及平臺提供的基礎權益,如私密問答、與創作者一起玩游戲、日常生活圖文解鎖、免費點歌等定制化體驗。
長遠來看,這種親密模式對內容創作者、音樂人和平臺本身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內容創作者能夠跳脫傳統的廣告和流量分成模式,實現了凱文·凱利提出的“1000個鐵桿粉絲”理論,培養核心粉絲群體,以此維系、拓展自己的事業版圖。
另一方面,平臺在這樣的模式下扮演了“價值放大器”角色,能夠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創作者體系。訂閱和粉絲經濟模式帶來的經常性付費,讓平臺、創作者不再依賴于流量波動,而是逐步構建一個基于用戶忠誠度的內容生態。
時代風口上,總有下一波奔涌而至的浪潮,將舊有的秩序推向嶄新的邊界。OnlyFans的紅利未必恒久,但在當前背景下,確實也是藝術家與粉絲閃爍在聚光燈外的另一種歸屬。
*本文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系刪改
排版 | 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