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存量房貸的打工人,再也不用等1年才能下調房貸利率了。
今天,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行集體公告,將從明天(11月1日)起,陸續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實行新的定價機制。
1、 存量房貸利率加點值高于上季度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平均加點值加30BP時,客戶可申請調整利率加點值。重新約定的加點值不低于上季度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平均加點值加30BP,且不低于重新約定時所在城市房貸利率加點下限(如有)。 上季度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平均加點值=人民銀行公布的上季度全國新發放房貸平均利率-上季度各月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的算術平均值。
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比如你的房貸利率是LPR-20BP,此時你的加點值是-20BP。
上季度末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平均值為3.85%,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全國新發放個人房貸加權平均利率為3.33%,根據這兩個數據計算出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對應加點值為-52BP。,
你的加點值(-20BP)比它(-52BP)高32BP,32BP大于30BP,你就可以向銀行申請把原來的加點值下調至-22BP(-52BP+30BP),下調后你的貸款利率是LPR-22BP。
不過,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有背第二套房貸款的人,這條對絕大部分人沒啥用。
因為央行此前已經宣布,房貸利率高于LPR-30BP的,將統一調整為LPR-30BP。而且最近幾天各大銀行已經調整完了。
最重要的是下面這條:
2、存量房貸客戶可申請調整重定價周期,選擇按3個月、按6個月、按12個月重定價。 存量房貸調整重定價周期后,原貸款合同每年1月1日重定價的,以調整后重定價周期確定的對應月份的1日為重定價日; 以貸款發放日對月對日重定價的,以調整后重定價周期和貸款發放日期確定的對應日期為重定價日。 貸款存續期內僅可調整一次重定價周期。
通俗來講,就是原來所有人的房貸利率只能每1年跟著LPR調整一次,現在有了三個選項: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
原來每年調整的壞處是,明明LPR下調了,但房貸利率卻因為這個規定沒有及時下降,就導致購房者要多等1年,白白背了很多額外的房貸,反過來看,就是銀行白賺了這部分錢。
比如說,如果你的房貸利率是3.55%,定價日是9月1日,10月份LPR下調了25BP,但是你的房貸利率要等明年的9月1日才能下調25BP到3.3%。
而現在你可以把周期最短調整成3個月,不用能到明年,今年12月1日房貸利率就能下降。
并且你的房貸利率每年會在3月1日、6月1日、9月1日、12月1日進行調整,如果過去三個月LPR降了,房貸利率會隨之下調,反之如果LPR上漲了也一樣。
那么該如何調整呢?大部分銀行都可以在手機上自己操作,具體要看貸款銀行的公告。
比如工商銀行,不晚于11月15日開始受理重定價周期調整申請,可通過手機銀行“貸款-房貸重定價周期調整”欄目申請調整重定價周期。審核通過后,新的重定價周期即日生效。
但是注意了,這種周期調整的機會只有1次,一旦選擇調整成了3個月或6個月,就變不回去了。
目前來看,LPR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屬于下降趨勢,因此最優選擇是把定價周期調整為3個月。但如果你覺得未來LPR可能會上漲,3個月是最不劃算的選擇。
從去年末開始存量房貸開始下調,到如今的定價周期調整,都屬于讓銀行割肉的操作。
這在之前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樓市不斷下跌及大量購房者提前還貸的背景下,銀行最終也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背后的邏輯也比較簡單,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持續下行,整體經濟也受到拖累。
為了激活樓市和經濟,就得降息向市場釋放更多流動性,此時存款利率、新房房貸利率就會隨之下降。
存量房貸利率與新房房貸利率的差值不斷變大,存款利率也不斷降低,此時提前還房貸就成了市面上收益率最高的理財。
如果再不降低存量房貸的利率,讓利于民,會有更多的人爭先恐后提前還貸,銀行的損失可能會更大。
并且高房貸將存量業主壓得喘不過氣,他們壓根不敢去消費,同時這也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
多方合力下,存量房貸利率才逐漸下降,變得合理。
9月份,全國70城的房價仍在全線下跌,LPR仍有不小的下降空間。
這場樓市與政策的博弈還遠未結束。
歡迎加入我在知識星球的付費社群,里面會及時推送樓市、宏觀政策、小道消息等財經內容;
你能看到往期被刪文章、付費文章,還能看到《國家為什么會失敗》等最新經濟相關電子書,還可以免費咨詢各類問題。
想加讀者群交流的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好友邀請進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