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上,旅行者1號(Voyager 1)航天器無疑是一個傳奇。
自1977年發射以來,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關于太陽系的寶貴數據,還成為首個穿越太陽系邊界,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星際使者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挑戰。
最近,NASA報告稱,旅行者1號在經歷了通信問題后,不得不啟用了一個自1981年以來一直處于休眠狀態的備用無線電發射器。
通信中斷與自救行動
最近,旅行者1號在執行NASA深空網絡(DSN)于10月16日發送的指令時,出現了短暫的通信中斷。該指令要求航天器開啟其中一個加熱器以節省電力。然而,10月18日,當航天器未能響應這一指令時,任務團隊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他們發現,旅行者1號關閉了其主要的X波段無線電發射器,并轉而使用次要的S波段無線電發射器,后者消耗的功率更少。
NASA官員在聲明中表示:“發射器關閉似乎是由于航天器的故障保護系統觸發的,該系統能夠自主響應船載問題。” 團隊目前正在收集信息,以幫助他們弄清楚發生了什么,并使旅行者1號恢復正常運行。
故障保護系統的觸發
旅行者1號的故障保護系統可能因多種原因被觸發,例如,如果航天器超出其電源供應。在這種情況下,航天器將關閉所有非必需系統以節省電力并保持飛行。
在10月16日向旅行者1號發送指令后,團隊預計在幾天內從航天器接收數據。通常,一個指令需要大約23小時才能穿越超過150億英里(240億公里)到達位于星際空間的航天器,然后團隊在地球上再花23小時接收信號。
然而,在10月18日,團隊無法在DSN天線監聽的X波段頻率上檢測到旅行者1號的信號。這是因為,為了節省電力,航天器的故障保護系統降低了其無線電發射器回傳數據的速率。飛行團隊在當天晚些時候能夠定位到一個信號,但在10月19日,當X波段發射器被關閉時,與旅行者1號的通信完全停止。
備用發射器的啟用
故障保護系統被認為又被觸發了兩次,最終導致它切換到S波段無線電發射器,該發射器在那天之前自1981年以來未曾使用過。鑒于航天器今天位于比43年前更遠的星際空間,飛行團隊不確定是否能檢測到S波段頻率上的信號——尤其是因為它傳輸的信號明顯更微弱,同時使用的功率也更少。
然而,團隊不想冒險再次向X波段發射器發送信號,以免再次觸發故障保護系統。因此,他們在10月22日向S波段發射器發送了一個指令。兩天后,即10月24日,團隊終于能夠重新與旅行者1號取得聯系。
調查與未來
現在,團隊將調查可能觸發航天器故障保護系統的原因,考慮到旅行者1號應該有足夠的電力來操作加熱器。然而,根據聲明,操作員可能需要數周時間才能確定根本問題。
自1977年發射以來,旅行者1號在深空的旅程對其儀器造成了影響,并導致了越來越多的技術問題。今年早些時候,團隊不得不修復一個單獨的通信故障,該故障導致航天器傳輸亂碼。
盡管航天器的高齡和與地球的距離使得維護變得具有挑戰性,但旅行者1號繼續從太陽系之外返回關鍵數據。
旅行者1號的故事是關于人類勇氣和好奇心的象征,它不僅代表了我們對未知的探索,也展示了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人類智慧和工程的成果能夠持續發揮作用。隨著旅行者1號繼續其星際旅程,我們期待它能夠克服當前的技術挑戰,并繼續為我們提供關于宇宙深處的寶貴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