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和萊陽彼此相鄰,從古至今,兩縣民間常有聯姻。本文要提到的兩位歷史人物,就分別來自棲、萊兩縣,且是姻親關系。
具體而言,這兩位歷史人物分別是棲霞的郝應運和萊陽的周悅讓,他們都生活在清代中后期。前者的妻子是后者的姐姐,換句話說,郝應運是周悅讓的姐夫。
郝應運(后來改名郝彰運),字子廣,號求巖,詳細村居暫時不得而知。他出身于棲霞有名的郝氏家族,父親郝江亭有副貢生的功名,曾任臨朐縣教諭。受家族氣氛熏陶,郝應運自幼喜好讀書,后來也按部就班走上了科考之路。
根據記載,郝應運在前期的科考中相當順利,十九歲成為秀才,二十五歲就考中舉人(嘉慶十八年,癸酉)??上Ш髞碓跁囍袑以嚥坏冢茨芸既∵M士,而幾次大挑(從舉人中選拔官員)的結果也不理想,最終未能踏入仕途。
與姐夫相比,周悅讓的科舉之路則要順暢得多。根據記載,他是萊陽縣臧家疃村人,道光二十年(庚子)中舉人,二十七年(丁未)中進士(與晚清重臣李鴻章同榜)。金榜題名之后,周悅讓先是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后歷任戶部主事、禮部員外郎等職。
值得一提的是,郝應運與周悅讓之間,不僅僅是姐夫和小舅子的關系,前者對后者還有撫育和教育之功。
從史料記載來看,周悅讓與姐姐年齡相差較大,且年幼便成為孤兒。在此情況下,郝應運夫妻便將周悅讓從萊陽接到棲霞,在照顧他成長的同時,還教他讀書習文。而周悅讓也沒有辜負姐姐、姐夫的培養,最終考取進士,出人頭地。
對于姐姐、姐夫的恩情,周悅讓也銘記在心。郝應運夫妻相繼去世后,他專門提筆撰寫了《郝求巖先生墓表》。在文中,他飽含深情地回憶道:“先生為讓姊夫,讓幼撫于姊,故事先生最早。九歲時從學村塾,間日輒親為束發。洎后,讓官京師,(先生)每思來視讓,且以便再舉。未幾而先生病矣,悲夫!”
姐夫重義,小舅子感恩,兩人亦親亦師亦友,科舉考試方面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綜合來看,郝應運與周悅讓之間的交往,可謂一段歷史佳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