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小紅書時,一句網友評論讓我笑噴了——
「簡直是戀綜一絕啊!」
既好笑,又準確。若非自來水表達不出來的真情實感。
那么,它「絕」在何處呢?
絕在「該」有的它沒有,該有的它都有。
分清楚該與不該,想清楚做與不做,才是絕筆。
上篇:《我戀6》里沒什么?
《我們戀愛吧6》里沒有什么?沒有優越感,沒有老戲碼,沒有刻意修羅場。這些戀綜里本該有的,它都沒有——
優越感會讓人因光環而慕強,所以能夠產生流量,但是它沒有;
老戲碼是反復驗證有效,可以吸引觀眾眼球的手段,但是它沒有;
修羅場是最「該」有的、刺激觀眾情緒的「戀綜標配」,但是它沒有。
優越和優越感,其實是應該「課題分離」的兩件事。
今年,「凡人戀綜」在觀眾的輿論中,被提上了議程。
但是,《我們戀愛吧》系列的總制片人張紅巖,卻有不同看法。她說,展示一群優秀的年輕人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你借著一群優秀的年輕人傳遞優越感就是不對的。
二者區別在于,你是否換位考慮過觀眾的感受——
一種是「被炫耀」的感受,觀眾感覺到差距、感受到自卑,引起內心深處更強烈的「不配感」;
一種是「被照耀」的感受,觀眾會心生向往、心生動力,讓自己去追光一個更優秀的自己。
因此,雖然本季嘉賓條件非常優越,小小是復旦真學霸,康康是家族企業繼承人,K姐身家不菲,但是節目卻極力淡化這些標簽。恰如張紅巖所說,「剪輯是一種選擇。既然是戀綜,既然是談感情,我們就只保留感情的部分,其他都不過度展示、過度營銷」。
而若你看過從第一季到第六季的《我戀》,你會發現這個戀綜系列一個更絕之處在于——
它從來不重復,它沒有老戲碼。
它用最不討巧的方式,做了最有風險的創新。
是的,你大可以每一季都是一樣的開場,一樣的環節,無非換湯不換藥地換下嘉賓,能保基本盤不出錯;但是,每季要做創新,卻會面臨效果好不好、觀眾吃不吃的挑戰。然而,沒有創意的創意產業還剩下什么呢?
所以,每一年的《我戀》系列,從大主題到小設定,都會全部煥新——
比如第五季的大主題是「姐姐季」,以女性視角展開戀愛故事;
而本季的大主題是「不會戀愛季」,以「會不會」展開戀愛探討。
而在這個大主題下,又會生發無數多的創意策劃:
比如「戀愛說明書」——
它不僅是節目開篇時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節目組決定是否邀請這位嘉賓的重要指標:
「告訴你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其實我們備選嘉賓時,不止他們幾位,甚至有比他們條件更好、長得更好的人。但是,如果我在戀愛說明書這一項,看不到他的真心,看不到他的表達,他是言之無物的,他是情感匱乏的,他是缺乏愛情生命力的,我們就會篩掉」,張紅巖興致勃勃地跟我說。
比如「愛的四象限」——
會不會談戀愛,節目組設計了一個坐標系,「會談-不會談」為縱坐標,「談得少-談得多」為橫坐標,讓每個人進行自評。
有趣的是,這也不是一個「固定」的自評,而是一個「流動」的自評。
比如男嘉賓周周,開始時,他給自己的自評是「會談」;過程中,他卻開始認為自己「不會談」。因此,這個設定,其實也為嘉賓們在進程中植入了一套自我認知框架和情感反饋模式,讓節目在感性的故事中有了一分理性的思考,在關系的建立中有了一分自我的求索。
除了這兩個大設定外,還有一系列非常耳目一新的玩法,比如狼人殺舞會、戀習生搭子、多巴胺配色約會......這些新的戲劇結構、新的戀愛橋段,是用心的觀眾能夠感受到的誠意。
但這個節目最「絕」的,是「反直覺」的。
我們總以為真人秀的制片人,最想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抓馬的、失控的、爭風吃醋的橋段;但是,《我戀》不是。
第五季時,非常抓馬、非常有戲,但是,《我戀》團隊卻覺得非常疲憊、不舒服;
而到本季,《我戀》團隊卻會為嘉賓的得體、真誠、善良而感動,不掃興、不掛臉、玩得開,好到讓節目組想為這幫美好的年輕人發錦旗。
這是因為優酷與《我戀》團隊的價值觀決定的,他們崇尚的是「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所以,第五季的抓馬是真實的,第六季的得體也是真實的。而他們更希望捕捉到的,是在真實中的善和美。
所以,盡管修羅場往往是吸引眼球的、產生話題的,但是這是跟他們的價值觀相悖的。
而這,是會被敏銳的觀眾所覺察的。
有網友說,這個時代的戀綜,只要觀眾樂意看,從第一集就可以鎖死。立刻鎖死可能會帶來各種利好,觀眾愛磕,人也會紅。但是,一下子認識這么多新人,真的不會感興趣嗎?真的不會想先去接觸看看嗎?真的馬上就會有修羅場嗎?雖然這么多期還看不出任何一條明線真的很著急,但比立刻鎖死的真實多了。
所以,《我戀》想要呈現的,就是一群真善美的年輕人,正常相處、真實戀愛的過程;而非故意引導誰和誰去相處、誰和誰產生糾葛,那樣,是能在錄制過程中激發嘉賓的情感波瀾,也能在節目播出時激發觀眾的情緒起伏,但是,那樣就把嘉賓的情感變成了戀綜的耗材,就給觀眾喂養了工業糖精。
所以,之所以在《我戀》,「該」有的它沒有,就是因為它認為不該有刻意經營的優越感,不該有刻意重復的老戲碼,不該有刻意為之的修羅場。
下篇:《我戀6》里有什么?
張紅巖分享了一句我認為很重要的觀念——
節目里沒什么和有什么的取舍,就是你的戀綜到底要表達的價值觀。
那么,《我戀6》里有什么?
有生命力,有愛情觀。
你有沒有生命力,你會不會談戀愛。
這是一個愛情生命力萎縮的時代,所以才出現了「搭子文化」,所以才出現了婚育率的下滑。很多人喪失了愛情的生命力,不敢輕易付出感情,不敢輕易敞開真心。
而《我戀》的創作沖動,就在于它想為觀眾呈現一群有愛情生命力的年輕人,他們仍那么旺盛地想談戀愛,他們的情愫可以那么熱烈地生長。
所以,《我戀》所選的嘉賓,不只是在外在有千姿百態的美或帥,更是在內在有獨一無二的愛情生命力。
小小像是一株剛剛發芽的含羞草,沒有談過戀愛的她,一面想要在愛情中舒展自己,一面卻又非常敏感地容易收縮、退卻、防衛,但是小草有時候又是最頑強、最堅韌的;
奶綠像是一只撲火的飛蛾,她的愛是用生命力燃燒的,直白、堅定、勇敢、沒有雜質,遇到愛情便毫不留后路地一頭扎進去,不問結果;
夏瑞的愛情生命力,是猛烈的。她說她是一個愛情中的「捕獵者」,她說為什么女性在愛情中不能主動出擊?要弱化自己的戀愛的能力,成為被男性「狩獵」的對象?
K姐的愛情生命力,是倔強的。她是歐美范的女性,在國內被白幼瘦統治的審美中,并不很受歡迎。但是,即使這個環境不是適合她的土壤,但是她也要勇敢地開出一朵花。
正是因為節目對愛情生命力的真實記錄,才會喚醒觀眾看到自己內在沉睡的自己與抑制的渴望。
它記錄的是一個個特別的人,也是一種種相通的人性。
比如筆者,就在這些嘉賓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同切面:也像小小一樣容易防衛,也像K姐一樣毫無辦法,也像奶綠一樣純愛戰損,也像夏瑞一樣坦誠熱烈。
真人秀的最高境界,不是「見人」,而是「見己」。
與此同時,只有通過有愛情生命力的真人,才能談出愛情價值觀的真話題。
這一季,節目就在認真探討——
到底什么是會?什么是不會?
在節目策劃時,節目組對身邊的朋友調研,幾乎90%以上的人,都覺得自己是不會的;幾乎很少人會認為,自己能在愛情里游刃有余。
而節目就是通過一大部分自認為「不會」的嘉賓和一小部分自認為「會」的嘉賓的「對照實驗觀察」,由此得出結論:
所謂「會」,就是能夠好好地、穩穩地處理感情問題。
第一,我能真實表達,我對你的感受,我能準確、及時而有效地溝通;
第二,我能穩定內心,不要陷入一個人的兵荒馬亂,而有自己的框架;
第三,我能控制節奏,把握兩人關系的合理力度,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夏瑞就是「對照觀察實驗」中,非常特別的、「會」的樣本。
張紅巖表示對她的極大欣賞,「我甚至覺得錄了這么多年戀綜,從沒見過這么坦然的女孩。她是不太常見的能夠坦誠自己很『會』的女生,因為大多女性比較喜歡包裝自己、包裹自己,但她卻不怕別人去標榜自己,她也不怕別人因此污名化自己,比如『會』是否一定意義上關聯『海后』?」
但她認為自己三觀很正,她之所以很「會」,是有一套非常明確的「戀愛框架」:第一階段要全面接觸,第二階段要重點篩選,第三階段是最終選擇。她不輕易談戀愛,但要談就要談個大的,以年為單位的。
K姐也是「對照觀察實驗」中,非常典型的、「不會」的樣本。
她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女性創業者,卻在男女情感的世界中毫無辦法,甚至陷入極深的自我懷疑:是不是運氣用光了?是不是不夠好,不值得被喜歡?為什么每個男生相處到最后,都說相處太有壓力?為什么總是被落得被拒絕的命運?
但是,既然創業敢失敗一百次再戰一百次,為什么戀綜不能失敗一次再戰一次?所以,二戰戀綜的她,說了一句很有力量的話:「二戰戀綜并不可恥,不真誠的人才可恥」。她渴望的,讓觀察室里的嘉賓,讓鏡頭前的觀眾,幫著她找病根,治療她這個既那么渴望愛情卻又毫無還手之力的「不會戀愛的患者」。
而這些深入到人性深處脆弱的、敏感的精神與心理的探討,《我戀》團隊認為,是遠大于嘉賓是不是夠美、夠瘦、夠白。
盡管我想說,《我戀》的每個女嘉賓,都很美!《我戀》的每季創新,都很酷!
「優酷很酷」,張紅巖說,「一個不酷的平臺,是不敢創新,不敢表達的;是沒有觀點,沒有態度的」。
所以,《我戀》才會被劃入到「酷酷綜」的序列中,在優酷的定義中,戀綜不單應該是甜甜的,還應該是酷酷的——有新鮮的主張,有獨特的立場,有良善的態度,有先鋒的審美,有不放棄的創新。
而這些很酷的表達,也是筆者認為,《我戀》不僅是優酷戀綜里的標桿,也是中國戀綜里的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