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小鋼炮”在作死的邪路上走遠了,至今仍不知道什么叫“適可而止”,表面看來他們武力充沛,但真正的苦果卻正在逼近。什么苦果呢?就是陷入7線作戰。戰火的無限擴大化,很可能會讓他們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打地鼠”游戲,前面的“地鼠”還沒完全干掉,后邊的“地鼠”又突然冒出來,久而久之不管是軍隊還是經濟都疲于奔命。繼續打下去,究竟還符不符合以方利益呢?7線作戰具體是哪7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以色列能不能撐得起長久消耗戰!
先上答案:不能。
這可不是胡說啊,他們的總理內塔尼亞胡自己都承認:“多條戰線同時展開,會讓以色列面臨一場永遠無法贏得勝利的戰爭”。他說這話的時候就在10月5號,正好是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一周年,而且剛剛承受了來自伊朗的200枚導彈飽和攻擊。
為了穩住軍心,內塔尼亞胡發表了電視講話,親自證實“以色列現在正在7條戰線上作戰”。
具體是哪7條線呢?
一是南邊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二是北邊黎巴嫩的真主黨,三是東邊約旦河西岸的抵抗組織,以上三條戰線全都在以色列境內或者邊境線上。
此外還有境外的,比如第四條線就是也門的胡賽武裝,五是伊拉克民兵武裝,六是敘利亞的什葉派民兵武裝,七就是伊朗。
按照內塔尼亞胡的說法,七線作戰的前6股勢力其實都是伊朗支持的,大部分都是什葉派穆斯林武裝抵抗組織。那么以色列具體都是怎么和他們干仗的呢?
先說境外的。
胡塞武裝和以色列隔了千里遠,只能偶爾發導彈‘警告’一下,更多是盤踞在紅海沿岸,通過襲擊過往的西方船只,通過打擊以色列的盟友來進行施壓,所以以色列回擊的時候,也只是派戰機到他們頭頂上搞搞空襲,雙方互相隔空比劃一下拳腳,就沒什么大動靜了。
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什葉派武裝,戰意濃烈但是實力有限,想偶爾來幾發火箭騷擾一下都費勁,因為那玩意兒貴!而伊拉克和敘利亞之前都被老美打殘了,家都沒建好呢,所以實在使不上勁,以色列背后有老美撐腰,對上他們完全可以單方面騎臉輸出,一打一個不吱聲。
至于伊朗,畢竟是區域性大國,中東村里的大哥,不會輕易大動干戈。
再來說說境內的。
約旦河西岸地區已經被以色列實際控制很久了,當地武裝力量雖然有反抗之心,但一直處在嚴密監視之下,很難有大動作,以軍時不時去扔點炸彈就能把他們鎮住。
總結來看,所謂的7線作戰其實真正能打的就兩條:南邊的哈馬斯,北邊的真主黨。
其中,哈馬斯所在的加沙一帶,早就被以軍翻了個底朝天,包括醫院、學校在內的基礎設施被摧毀了近7成,超過4.2萬人死亡、9萬多人受傷,相當于他們之前捅了以色列一刀,以色列就要把他們碎尸萬段,不管是平民還是哈馬斯成員都無法幸免。
如今的加沙,用地獄來形容都不為過,但是殘酷的炮火并沒有打垮巴勒斯坦人的抵抗意志,反而加劇了他們的憤怒和仇恨,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極端情緒正在加速升溫,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發酵成更多沖向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和暴力沖突。
這種血海深仇幾乎等同于死結,很難被化解,除非以軍真的能做到物理上的“種族滅絕”,否則但凡剩下一個巴勒斯坦人,他們此后很多年都難以睡個安穩覺。而沖突一日不平息,就會帶來更多的死亡和絕望,以色列方面需要面對的安全問題和國際輿論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最后還剩下黎巴嫩真主黨,這可是重頭戲,被看成是受伊朗支持的中東地區最有實力的武裝組織。
真主黨的成員很多,彈藥庫也很充足,甭管是不是夠先進,但數量上是足夠的。想想看,要是一千個炮仗都集中往你身上扔,跟吃一發炸彈也沒啥區別了。更何況,真主黨還擁有大量的導彈,武力值并不弱。
所以從今年9月份開始,以色列摁住加沙之后,就騰出手來重點收拾黎巴嫩真主黨。
以軍先是全線出擊,對真主黨地盤進行猛烈炮轟,然后又挨個把他們的高層給定點清除干凈了,連真主黨總書記也被成功‘斬首’。在那之后以色列還動用了非常有爭議的手段——大規模引爆傳呼機、對講機等電子設備!
盡管國際社會對此反應激烈,多國對以色列發起強烈譴責,但內塔尼亞胡視而不見,依舊強硬執行清除真主黨武裝的計劃,為此不惜傷害無辜平民。下一個階段,以軍將平推黎巴嫩南部地區,直接拿下真主黨核心成員并摧毀相關設施。
以色列這么做絕對不是腦子發熱,一方面能強力打擊外部威脅,一方面還能不斷試探伊朗的底線。只要伊朗表現得軟弱一點,影響到中東國家選擇綏靖政策,就無法形成統一戰線,那么以色列和老美就能繼續在這片地區稱王稱霸。
看起來好像很符合猶太人和西方的利益,但背后的代價是什么?是短暫贏了戰術,卻長遠輸了戰略!
以色列7線作戰自食苦果?陷入持久消耗,精英經濟加速外流!巴以矛盾雖然由來已久,但本輪沖突的起點,是2023年哈馬斯主動襲擊了以色列音樂節,事后以軍才發起猛烈報復。他們本來仗著軍力和先進裝備的優勢,想要在短期內速戰速決,誰知道卻越打越瘋,讓戰火不斷外溢到整個中東。隨著伊朗及其代理人勢力的介入,原本的短期局部沖突已經演變成了一場難以控制的持久消耗戰。
以色列現在陷入了7線作戰,不僅要面對無止境的“打地鼠”游戲,還面臨極大的內外部壓力。
首先是內部的精英流失和經濟衰退。
根據以色列國家經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自從2023年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動蕩的局勢讓以色列流失了4萬多名精英公民,而且這一外流趨勢還在不斷加重。以色列本就是個彈丸小國,合法國土面積只有1.5萬平方公里,實控面積也才2.5萬平方公里,還沒有咱們的海南省陸地面積大,人口也只有975萬。
他們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除了老美的扶持,還嚴重依賴于自身少數精英推動的科技創新,所以每一個尖端人才都很寶貴。現在這類人群大量流失,紛紛移居國外,將嚴重削弱這個彈丸小國的科技和教育基礎。在底層勞動力市場中,由于喪失了大量巴勒斯坦廉價勞工,以色列的建筑業和農業出現了用工荒,雇傭成本持續暴漲,行業發展不得不放緩甚至是暫停。
而戰局動蕩和人才流失,也會讓以色列的經濟收到重創。以旅游業為例,巴以沖突爆發后,到訪以色列的游客不到2022年的四分之一。根據他們中央統計局的數據,去年一年以色列的GDP就萎縮了21%,經濟增速從4.5%猛跌至1.5%,比世界平均增速還要低!他們的政府信用評級也在國際社會中下降了一個等級。
以上的每一點,都是以色列這樣的小國所不能承受的重創,而且負面影響是持續性的。
其次是外部輿論壓力。
在巴以沖突問題上,以色列目前實控的2.5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本就不占理。對于巴勒斯坦人來說,二戰后的猶太幸存難民是外來戶,他們沒有遵守1947年聯合國通過的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號決議,幸運分到了1.5萬平方公里的合法國土面積還不知足,在后來的50多年里,不斷蠶食阿拉伯人的土地,非法建立猶太定居點,把自家實控面積擴張到了2.5萬平方公里。
不管是從情、理,還是法的角度,這2.5萬都說不過去。你一個外來戶,無視聯合國決議,非法侵占鄰居的土地和家園,而且還貪得無厭,不斷蠶食擴張,缺德事干多了,這才會遭到巴勒斯坦人的仇視,才會有了源源不斷的沖突。一味迷信武力解決問題,一味謀求擴大沖突范圍,必將遭遇激烈抵抗。
所以說,以色列現在陷入7線作戰的消耗困局,完全就是活該!除此之外,以軍越來越野蠻殘酷的軍事手段,也讓他們的國際形象越來越差,導致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反猶反戰運動,國際社會也不斷向以發出譴責。
巴以打到現在,為什么以色列面臨的外部輿論壓力越來越大?猶太人從最具財富智慧的民族,到二戰大屠殺受害者,再到“自由巴勒斯坦”,形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大家都在警惕猶太復國主義,世界各地陸續爆發反猶反戰的抗議示威游行活動。
在官方層面,9個阿拉伯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指責以色列,尤其是在以色列大規模轟炸襲擊黎巴嫩,甚至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駐黎巴嫩營地之后,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三國話事人也忍不住出來譴責以軍的瘋狂行為,以色列面臨的外部輿論壓力越來越大。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在邪路上走得太遠了。
想要回歸“應許之地”、想要打擊極端恐怖組織,都沒問題,但必須要有底線,要講究方法策略和堅持國際正義,比如不侵占別人的家園,不向無辜民眾和孩童開槍,尊重聯合國通過的決議等等。
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多,比如外交戰、輿論戰、經濟戰、第三方調停等等,哪一個都比純武力有用。只有當所有的手段都不好使的時候,槍才是最后的手段。
以色列想要擺脫困局,獲得安寧,方法就是堅持國際正義,停止侵占別人的家園。可惜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沒有這種覺悟。陷入7線作戰,以色列打得起持久消耗戰嗎?
中東“小鋼炮”在作死的邪路上走遠了,至今仍不知道什么叫“適可而止”,表面看來他們武力充沛,但真正的苦果卻正在逼近。什么苦果呢?就是陷入7線作戰。戰火的無限擴大化,很可能會讓他們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打地鼠”游戲,前面的“地鼠”還沒完全干掉,后邊的“地鼠”又突然冒出來,久而久之不管是軍隊還是經濟都疲于奔命。繼續打下去,究竟還符不符合以方利益呢?7線作戰具體是哪7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以色列能不能撐得起長久消耗戰!
先上答案:不能。
這可不是胡說啊,他們的總理內塔尼亞胡自己都承認:“多條戰線同時展開,會讓以色列面臨一場永遠無法贏得勝利的戰爭”。他說這話的時候就在10月5號,正好是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一周年,而且剛剛承受了來自伊朗的200枚導彈飽和攻擊。
為了穩住軍心,內塔尼亞胡發表了電視講話,親自證實“以色列現在正在7條戰線上作戰”。
具體是哪7條線呢?
一是南邊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二是北邊黎巴嫩的真主黨,三是東邊約旦河西岸的抵抗組織,以上三條戰線全都在以色列境內或者邊境線上。
此外還有境外的,比如第四條線就是也門的胡賽武裝,五是伊拉克民兵武裝,六是敘利亞的什葉派民兵武裝,七就是伊朗。
按照內塔尼亞胡的說法,七線作戰的前6股勢力其實都是伊朗支持的,大部分都是什葉派穆斯林武裝抵抗組織。那么以色列具體都是怎么和他們干仗的呢?
先說境外的。
胡塞武裝和以色列隔了千里遠,只能偶爾發導彈‘警告’一下,更多是盤踞在紅海沿岸,通過襲擊過往的西方船只,通過打擊以色列的盟友來進行施壓,所以以色列回擊的時候,也只是派戰機到他們頭頂上搞搞空襲,雙方互相隔空比劃一下拳腳,就沒什么大動靜了。
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什葉派武裝,戰意濃烈但是實力有限,想偶爾來幾發火箭騷擾一下都費勁,因為那玩意兒貴!而伊拉克和敘利亞之前都被老美打殘了,家都沒建好呢,所以實在使不上勁,以色列背后有老美撐腰,對上他們完全可以單方面騎臉輸出,一打一個不吱聲。
至于伊朗,畢竟是區域性大國,中東村里的大哥,不會輕易大動干戈。
再來說說境內的。
約旦河西岸地區已經被以色列實際控制很久了,當地武裝力量雖然有反抗之心,但一直處在嚴密監視之下,很難有大動作,以軍時不時去扔點炸彈就能把他們鎮住。
總結來看,所謂的7線作戰其實真正能打的就兩條:南邊的哈馬斯,北邊的真主黨。
其中,哈馬斯所在的加沙一帶,早就被以軍翻了個底朝天,包括醫院、學校在內的基礎設施被摧毀了近7成,超過4.2萬人死亡、9萬多人受傷,相當于他們之前捅了以色列一刀,以色列就要把他們碎尸萬段,不管是平民還是哈馬斯成員都無法幸免。
如今的加沙,用地獄來形容都不為過,但是殘酷的炮火并沒有打垮巴勒斯坦人的抵抗意志,反而加劇了他們的憤怒和仇恨,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極端情緒正在加速升溫,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發酵成更多沖向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和暴力沖突。
這種血海深仇幾乎等同于死結,很難被化解,除非以軍真的能做到物理上的“種族滅絕”,否則但凡剩下一個巴勒斯坦人,他們此后很多年都難以睡個安穩覺。而沖突一日不平息,就會帶來更多的死亡和絕望,以色列方面需要面對的安全問題和國際輿論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最后還剩下黎巴嫩真主黨,這可是重頭戲,被看成是受伊朗支持的中東地區最有實力的武裝組織。
真主黨的成員很多,彈藥庫也很充足,甭管是不是夠先進,但數量上是足夠的。想想看,要是一千個炮仗都集中往你身上扔,跟吃一發炸彈也沒啥區別了。更何況,真主黨還擁有大量的導彈,武力值并不弱。
所以從今年9月份開始,以色列摁住加沙之后,就騰出手來重點收拾黎巴嫩真主黨。
以軍先是全線出擊,對真主黨地盤進行猛烈炮轟,然后又挨個把他們的高層給定點清除干凈了,連真主黨總書記也被成功‘斬首’。在那之后以色列還動用了非常有爭議的手段——大規模引爆傳呼機、對講機等電子設備!
盡管國際社會對此反應激烈,多國對以色列發起強烈譴責,但內塔尼亞胡視而不見,依舊強硬執行清除真主黨武裝的計劃,為此不惜傷害無辜平民。下一個階段,以軍將平推黎巴嫩南部地區,直接拿下真主黨核心成員并摧毀相關設施。
以色列這么做絕對不是腦子發熱,一方面能強力打擊外部威脅,一方面還能不斷試探伊朗的底線。只要伊朗表現得軟弱一點,影響到中東國家選擇綏靖政策,就無法形成統一戰線,那么以色列和老美就能繼續在這片地區稱王稱霸。
看起來好像很符合猶太人和西方的利益,但背后的代價是什么?是短暫贏了戰術,卻長遠輸了戰略!
以色列7線作戰自食苦果?陷入持久消耗,精英經濟加速外流!巴以矛盾雖然由來已久,但本輪沖突的起點,是2023年哈馬斯主動襲擊了以色列音樂節,事后以軍才發起猛烈報復。他們本來仗著軍力和先進裝備的優勢,想要在短期內速戰速決,誰知道卻越打越瘋,讓戰火不斷外溢到整個中東。隨著伊朗及其代理人勢力的介入,原本的短期局部沖突已經演變成了一場難以控制的持久消耗戰。
以色列現在陷入了7線作戰,不僅要面對無止境的“打地鼠”游戲,還面臨極大的內外部壓力。
首先是內部的精英流失和經濟衰退。
根據以色列國家經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自從2023年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動蕩的局勢讓以色列流失了4萬多名精英公民,而且這一外流趨勢還在不斷加重。以色列本就是個彈丸小國,合法國土面積只有1.5萬平方公里,實控面積也才2.5萬平方公里,還沒有咱們的海南省陸地面積大,人口也只有975萬。
他們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除了老美的扶持,還嚴重依賴于自身少數精英推動的科技創新,所以每一個尖端人才都很寶貴。現在這類人群大量流失,紛紛移居國外,將嚴重削弱這個彈丸小國的科技和教育基礎。在底層勞動力市場中,由于喪失了大量巴勒斯坦廉價勞工,以色列的建筑業和農業出現了用工荒,雇傭成本持續暴漲,行業發展不得不放緩甚至是暫停。
而戰局動蕩和人才流失,也會讓以色列的經濟收到重創。以旅游業為例,巴以沖突爆發后,到訪以色列的游客不到2022年的四分之一。根據他們中央統計局的數據,去年一年以色列的GDP就萎縮了21%,經濟增速從4.5%猛跌至1.5%,比世界平均增速還要低!他們的政府信用評級也在國際社會中下降了一個等級。
以上的每一點,都是以色列這樣的小國所不能承受的重創,而且負面影響是持續性的。
其次是外部輿論壓力。
在巴以沖突問題上,以色列目前實控的2.5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本就不占理。對于巴勒斯坦人來說,二戰后的猶太幸存難民是外來戶,他們沒有遵守1947年聯合國通過的關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號決議,幸運分到了1.5萬平方公里的合法國土面積還不知足,在后來的50多年里,不斷蠶食阿拉伯人的土地,非法建立猶太定居點,把自家實控面積擴張到了2.5萬平方公里。
不管是從情、理,還是法的角度,這2.5萬都說不過去。你一個外來戶,無視聯合國決議,非法侵占鄰居的土地和家園,而且還貪得無厭,不斷蠶食擴張,缺德事干多了,這才會遭到巴勒斯坦人的仇視,才會有了源源不斷的沖突。一味迷信武力解決問題,一味謀求擴大沖突范圍,必將遭遇激烈抵抗。
所以說,以色列現在陷入7線作戰的消耗困局,完全就是活該!除此之外,以軍越來越野蠻殘酷的軍事手段,也讓他們的國際形象越來越差,導致世界各地都掀起了反猶反戰運動,國際社會也不斷向以發出譴責。
巴以打到現在,為什么以色列面臨的外部輿論壓力越來越大?猶太人從最具財富智慧的民族,到二戰大屠殺受害者,再到“自由巴勒斯坦”,形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大家都在警惕猶太復國主義,世界各地陸續爆發反猶反戰的抗議示威游行活動。
在官方層面,9個阿拉伯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指責以色列,尤其是在以色列大規模轟炸襲擊黎巴嫩,甚至是聯合國維和部隊駐黎巴嫩營地之后,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三國話事人也忍不住出來譴責以軍的瘋狂行為,以色列面臨的外部輿論壓力越來越大。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在邪路上走得太遠了。
想要回歸“應許之地”、想要打擊極端恐怖組織,都沒問題,但必須要有底線,要講究方法策略和堅持國際正義,比如不侵占別人的家園,不向無辜民眾和孩童開槍,尊重聯合國通過的決議等等。
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多,比如外交戰、輿論戰、經濟戰、第三方調停等等,哪一個都比純武力有用。只有當所有的手段都不好使的時候,槍才是最后的手段。
以色列想要擺脫困局,獲得安寧,方法就是堅持國際正義,停止侵占別人的家園。可惜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沒有這種覺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