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原圖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轉載!
1961年 劉文選攝
洑陽縣建筑木器廠積極趕制農業運輸工具,支援農業生產。這是工人們在趕制小推車。
1961年 唐茂林攝
封丘縣應舉公社化工廠的工人們正在制作混合化肥,迎接小麥返青。
1961年 唐茂林攝
蘭考縣三義寨人民公社西馬莊生產大隊第七生產隊,認真實行勞動定額管理和評工記分制度,定期公布工分賬目,促進了社員出勤率的提高和生產隊的生產。
1961年 詹耀福攝
濟源縣承留人民公社玉陽大隊認真貫徹“三包一獎”和按勞分配等各項政策,發動群眾討論和制訂了“五好”競賽條件,作為評比的依據,并堅持每月評比,對“五好”社員給予表揚獎勵。
1961年 唐茂林攝
偃師縣翟鎮人民公社寇圪垱大隊第一小隊的九姐妹,大都是1957年以來的高小、初小畢業生,半年來,九姐妹中有四個被評為生產隊、生產大隊的勞動模范。
1961年 虞耀福攝
汝陽縣三屯公社三屯村明錄支部的27名團員,大部分都是由學校畢業回鄉參加生產的青年學生。從1957年以來,一直擔負著生產大隊的小麥品種試驗任務,取得了相當好的成就。
1961年 嚴世昌攝
我國烤煙主要產區之一的襄城縣王羅莊公社馬園大隊,在春夏受到嚴重干旱的影響,生長不及往年。經過廣大社員抗災保收的頑強斗爭,取得一些成效。
1961年 楊丙文攝
河南鶴壁陳家莊煤礦、領導干部和科室人員深入實際,并充分發動群眾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全面、細致地摸情況,總結經驗,從中找出關鍵性問題,對癥下藥,及時解決。
1961年 楊震河攝
洛陽第一拖拉機廠機修車間的機電工部,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和師傅教徒弟的辦法,讓工人有步驟的學習、安裝電氣線路圖和各種機床原理等維修技術,提高機電維修質量。
1961年 張青云攝
扶溝縣泛區中學師生,積極開展農業科學研究活動,試制成可以助長麥苗拔節孕穗健壯生長的生物刺激素。圖為師生們在研究進一步提高生物刺激素的功能。
1961年 趙金城攝
開封市郊區陳留鎮綜合商店積極組織工業品下鄉供應農村人民需要。除了增設18個門市部外,每天還派出10多輛流動貨車和一些貨郎擔,游鄉串村方便群眾購買。
1961年 謝志珍攝
欒川縣被服廠皮革車間,抓緊時機生產皮繩和鞭子,供應農村“三秋”生產使用。
1961年 趙金城攝
博愛縣共有竹林一萬畝左右,當地人民公社是著名的竹器產區,竹編藝人積極生產傳統產品,供應市場需要。
1961年 唐茂林攝
儀封園藝場自1950年春建場以來,在黃河故道荒蕪的沙區上開展植樹造林,11年來已造防風林28000畝,果園7000畝,和沙區各人民公社所造的一排排林帶、林網連結一起,形成了豫東的一條綠色地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