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奶這一細分品類近兩年在市場中發展態勢強勁,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的加入,對植物奶原料的探索及應用形式也越來越深入。除了常見的燕麥奶、巴旦木奶外,更多由小眾原料所制成的植物奶出現在市場中,在茶飲、咖啡行業中的運用也更加廣泛。尤其是當下消費者更加崇尚健康飲食理念,對植物奶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
前段時間,泰國的咖啡和飲品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曼谷舉辦了一場活動,推出了三款新型植物奶產品,展示了這三種植物奶在咖啡飲品中的獨特風味。這不僅可以為植物奶行業內的各個品牌提供創新方向,也可以為咖啡行業內帶來新的商業機會和創意。雖然植物奶咖啡這種創新品類更符合健康潮流,但在口感等方面也存在一定挑戰。
Section 1
泰國咖啡館推出三款融合植物奶的限量特色飲品
在曼谷的Sukhumvit 33街區,泰國知名的咖啡及飲品解決方案供應商Boncafe(Thailand)Ltd.旗下Bottomless咖啡館近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今日之選:植物奶體驗”。此次活動的主角是The Alternative Dairy Co.的新品:燕麥奶、巴旦木奶以及豆奶。
擁有超過32年歷史的Boncafe,不僅深耕于咖啡和咖啡機的銷售,更在提供全面的咖啡解決方案方面卓有成效,滿足了廣泛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而Bottomless咖啡館自開業以來,其的人氣一直居高不下,在此次“今日之選:植物奶體驗”活動中,自然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活動期間,Bottomless咖啡館的負責人帶領參與者進行了一場充滿趣味的幸運大轉盤游戲,并現場展示了使用這些植物奶進行拉花的技巧。現場還為參與者準備了“品鑒體驗”環節,參觀者可以挑選喜愛的咖啡豆,并搭配新型植物奶制作個性化飲品。值得一提的是,咖啡館還特別推出了三款融合了這些植物奶的限量版特色飲品。這些互動環節極大地提升了參與者的熱情,使他們能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產品,從而為潛在的購買行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活動的目的或許正是如此,旨在將The Alternative Dairy Co.的植物奶系列產品推向市場前沿,并利用咖啡館的人氣吸引更多的參觀者。Boncafe的首席執行官在活動中表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和選擇日益重視,植物奶無疑為現代生活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選擇。而植物基產品的興起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為咖啡行業帶來了新的商業可能性。”
從他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窺見公司希望通過此次與咖啡產品的結合來提升品牌知名度。畢竟,當前的咖啡市場正蓬勃發展,并且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據數據顯示,全球咖啡市場規模在近幾年已超過5000億美元,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以約6%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在健康潮流的推動下,加上咖啡市場的持續熱銷,植物奶咖啡的發展前景看好。
Section 2
植物奶市場發展潛力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植物基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起來,其中植物奶作為一個重要的細分品類也實現了較快的增長。據統計,全球植物奶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超過30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500億美元。其中,中國植物奶市場也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2023年我國植物奶市場規模達到530億元,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達到20%以上。
在泰國本地,由于消費者習慣的不斷變化以及政府對技術進步和生產創新的支持,泰國植物基市場顯示出增長趨勢,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450億泰銖,在這樣的趨勢下,作為細分品類的植物奶市場也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從客觀條件來看,泰國確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優勢,比如在原料上,泰國作為農業大國,擁有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如小麥、高粱、大麥和玉米等,具備供應高質量植物奶原料的潛力。
而且為了順應趨勢,泰國也在不斷完善政策來加速發展植物基食品產業。目前,泰國商業部貿易政策與戰略辦公室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建議,旨在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生產效率、市場擴展能力以及技術創新水平。比如在技術和創新領域,計劃通過與科研機構和企業合作,推動創新技術的應用,促進植物基食品的質量提升和生產效率。
在法律法規上,對現有的農業和植物基食品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審查和更新,以確保泰國的產品符合國際標準并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還將建立一個全面的農業產品和植物基食品數據庫,為未來的農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并鼓勵國內企業加大對植物基食品產業的投資,增強產品的競爭力、質量和可持續性。這都為植物奶的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
Section 3
植物奶為咖啡行業注入新活力
國內消費者接觸植物奶往往是從一杯燕麥拿鐵開始,到后來越來越多消費者點單會有意識地將牛奶換成燕麥奶。其實植物奶在咖啡行業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只不過近兩年被當作一種“新鮮事物”推廣。部分原因在于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使得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關注并逐漸接受植物奶。還有部分原因在于,植物奶產品對于競爭日益激烈的咖啡行業來說,也是差異化的存在,有充分的創新空間。
咖啡行業近些年雖然發展強勁,但高速發展的背后一些問題也逐漸顯露,比如產品同質化問題,許多咖啡品牌在產品、服務、營銷策略上趨于同質化,導致消費者難以區分,品牌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比如“生椰拿鐵”產品,在某品牌推出取得不錯銷量后,便有不少品牌跟風模仿,幾乎大多數咖啡連鎖品牌也陸續上線了生椰拿鐵這一產品。在這樣的市場大環境下,以牛奶為基底的咖啡品類似乎已經被眾多品牌挖掘至深,植物奶的出現便為咖啡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比如燕麥奶,巴旦木奶、杏仁奶等常見的植物奶基底已經被眾多咖啡品牌應用到產品中推出“燕麥拿鐵”“巴旦木拿鐵”“堅果拿鐵”等等,并取得不錯的銷量。某品牌“巴旦木奶”選擇從咖啡搭檔的角度進行切入后,與咖啡相搭配的組合為其貢獻了大部分的銷量。隨著一些品牌對植物奶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小眾原料被挖掘并作為新品類在市場中銷售,比如黑芝麻奶、火麻仁奶、稻米奶等等。
而且目前在植物奶原料的探索上還有進一步的發展空間,也就意味著還可能會有更多小眾植物奶品類被挖掘,而這也會為咖啡行業帶來更多元化的產品。但需要品牌注意的是,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需要在創新的同時保障產品的品質和口味,因為一些植物奶可能在口感及味道上較特殊,與咖啡融合后可能會掩蓋咖啡本身的味道,還需要品牌嚴加把控,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創新的產品。
Section 4
不同種類口感、營養價值有所不同,與咖啡搭配需注意
相較于傳統的牛奶、羊奶等動物乳制品,植物奶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奶”,而是采用豆類、谷物、堅果等植物原料,通過磨漿、均質或是酶解等工藝,形成一種類似奶的植物蛋白飲品。常見的植物奶大體可分為豆奶、堅果奶、谷物奶、蔬果奶四類,比如杏仁奶、燕麥奶、椰奶等等。植物奶只是同“奶”的形態相似,在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都有較大的不同。
在營養價值上,植物奶通常在蛋白質含量及必需氨基酸種類上稍顯不足,而且不同種類的植物奶也各有不同。大多數叫“豆奶”的產品是指用黃豆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單從原料來說,豆奶一般是各種植物奶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的,且含有大豆異黃酮。燕麥奶在營養價值上的優勢就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尤其是其中的β-葡聚糖,但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
杏仁奶通常蛋白質含量不如豆奶,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低脂肪含量也不高,整體熱量低。盡管植物奶原料先天的營養價值比不上牛奶,但可以人為添加,還可以應用精準的酶解、發酵等工藝手段去除原料中的一些影響消化吸收的成分,改善口感和質地。
在口感上,電商平臺中植物奶產品關于口感的宣傳主要強調無糖和不同的植物特點,包括“無糖輕飲”“0蔗糖也清甜”“細膩回甘”“杏仁本味”等。在口味上,不同種類的植物奶各自帶有其植物原料特有的香氣和獨特口感。
這不僅是不同種類植物奶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會對應用植物奶的飲品風味帶來一定變化。比如一些植物奶品類由于本身味道較大,與咖啡融合后會掩蓋咖啡的氣味,所以并不適用在咖啡飲品中。相比于豆奶,燕麥奶和杏仁奶在咖啡行業中更加常見,因為燕麥奶和杏仁奶與咖啡的融合度較高,即便本身味道較重,但二者經過一定比例調和后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Section 5
咖啡市場對植物奶需求依舊高漲
咖啡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以牛奶調制的奶咖為主,植物奶的出現,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創新口味,還為咖啡品牌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向。植物奶健康、營養、環保的特性,既符合全球植物蛋白迅猛增長的趨勢,也受到咖啡愛好者的關注。在健康意識快速覺醒的今天,植物奶咖啡在行業內備受消費者青睞。
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植物奶品類被應用到咖啡行業中,比如“巴旦木拿鐵”“核桃杏仁dirty”等等,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多樣的選擇。但在眾多植物奶品類中當中,燕麥奶依然是現在世界各地的咖啡店的非牛乳類用奶的優先選擇,其次近兩年興起的還有杏仁奶等。之所以燕麥奶可以在咖啡館當中較為流行,可能是因為燕麥奶本身確實是比較中性的味道,如果比例適當,并不會遮蓋咖啡的風味。
還有就是其打法奶泡的效果還不錯,雖說沒有牛乳效果,但微泡沫的感覺也能達到美觀效果和良好的融合。前段時間,泰國咖啡和飲品解決方案提供商推出的三款新型植物奶產品就是燕麥奶、巴旦木奶和豆奶。在活動中通過試飲體驗來突出其產品綿密奶泡保持時間更長,增強了飲品的香氣和口感,而不會掩蓋咖啡本身的風味。
雖然現如今市場對于植物奶咖啡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對于產品口味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之前某品牌巴旦木奶雖在市場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其負面評價集中于口感味道,部分消費者不能接受其口味,認為難喝。除此以外,社交平臺中諸多植物奶測評也有消費者反饋巴旦木奶味道不佳、不符合口味需求。對于植物奶品牌而言,還需要將開發重點放到口味改進上。
Section 6
植物奶品牌動作頻頻
在天然營養、健康飲食、素食主義、環保消費等消費大趨勢之下,可以說植物奶的流行成為了在全球范圍內的一種必然。這股風潮所帶來就是新老品牌紛紛入局,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5000+家植物奶相關企業,既包括椰樹、養元、露露等老牌植物蛋白品牌,又包括小麥歐耶、oatoat、每日盒子、奧麥星球等創業品牌,還有蒙牛、伊利、君樂寶、達利、達能、維他奶、喜茶等跨界巨頭。
這些品牌都有其重點發力的品類,比如以燕麥奶為主的某品牌,自年進入國內市場后,不僅將燕麥奶的品類心智打造得深入人心,還收獲了多個亮眼成績。從其產品宣傳來看,主要圍繞在“低脂、高膳食纖維”等消費者較為關注的點上。某品牌的杏仁奶更加注重“0膽固醇、0反式脂肪酸”來迎合當下新生代“輕負擔、輕養生”的消費潮流。
入局者越來越多,各品牌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一些新品牌在2020年獲得多輪融資,試圖在資本的幫助下,得以快速地搶占市場。但想要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也并不容易,從整體來看,中國目前整個的植物奶市場,呈現出細分領域集中度高、總體格局分散的特點。而且上文提到的國內植物奶各細分品類龍頭品牌,各自均在垂直領域擁有70%-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且仍在根據市場變化來不斷調整競爭策略。
比如某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改變策略,實施“三個一”戰略,即一個產品、一個渠道和一個城市。到今年4月份該品牌已經先后進入了中國10萬家咖啡館,賣出去的燕麥奶可以制作約10億杯燕麥拿鐵,光一款燕麥奶單品就已經創造了接近10億的銷售額。還憑借其獨特的文創IP戰略,成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場綠色消費的風潮,成為可持續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除了在營銷升級、包裝更迭外,還有品牌進行新品研發與升級,打破原有的產品邊界。比如某品牌近些年持續加大了研發投入,積極拓展產品線,在聚焦、深耕主業的同時,不斷研究和開發高附加值新產品和新品類,在推新上動作頻頻。在品牌的不斷努力下,植物奶品牌有望追隨時代發展而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Section 7
“植物奶+咖啡”的融合面臨一定挑戰
自從某植物奶品牌與咖啡館合作打開市場后,各大植物奶品牌嗅出商機,都紛紛開始和咖啡“綁定”。比如植物標簽PLANTAG與永璞咖啡深度合作,推出了“開間咖啡館”活動;Future Krop、Yeplant和SOYOG等新入局的燕麥奶品牌,都在主推適配咖啡場景的產品。在椰奶領域,菲諾和椰萃等品牌,幾乎都在用綁定咖啡品類或成為連鎖咖啡品牌供應商的方式,來搶占市場份額和加深品牌認知。
隨著越來越多咖啡品牌與植物奶品牌合作,越來越多以植物奶為基底的咖啡產品在市場中出現,其差異化的賣點自然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關注并購買。消費者在持續購買的同時對與植物奶咖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在“口感”“營養價值”甚至品牌宣傳上都會有一定的改變。
比如一些消費者對燕麥奶的營養價值提出質疑,目前Z時代和千禧一代正在引領植物奶的消費浪潮,年輕的消費群體有著自己符合時代的價值觀。這類群體之所以愿意選擇植物奶,是因為其蘊藏的營養價值。有調研發現,千禧一代和更年輕的Z時代相比于前幾代消費者來說,更看重植物奶是否健康、對環境是否可持續。
對于布局植物奶咖啡的品牌而言,強調產品的營養價值和健康標簽很重要,這就需要植物奶品牌通過技術來提高其營養價值,做到真正符合其宣傳的“無糖”“低脂”“高膳食纖維”等。而且在未來植物奶咖啡不僅僅是一種飲品,還代表了一種消費者綠色生活方式的消費選擇。基于消費者對環保及可持續的意識持續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選擇植物奶。植物奶咖啡或許可以通過周邊等形式,強調品牌的環保理念來吸引更多關注。
行業思考:在健康、環保趨勢下,植物奶作為植物基食品的細分品類在市場中獲得較快發展,燕麥奶、巴旦木奶、杏仁奶等產品涌現出來。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中掀起較大聲浪,也與品牌實施的“植物奶+咖啡”戰略有關,借助咖啡的熱度來拓展植物奶的熱度。這既為植物奶在市場中的發展鋪了路,又為同質化問題較嚴重的咖啡市場提供了創新方向。但未來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高,植物奶咖啡還需要在口感、營養價值等方面進一步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