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藝術的宏大敘事中,每一個時代的變遷都深刻地影響著藝術的流向與形態。從遠古的洞窟壁畫到今日的數字化藝術,藝術的形式和內容都在不斷地演變,每一次變革都是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個宏觀的歷史流變中,個體藝術家的微觀實踐顯得尤為重要。他們不僅承載著傳統,更是在個體與微觀的層面上,對傳統價值與觀念進行解構與重建。
蕭芬琪,作為當代畫壇的新銳女畫家、策展人、專欄作家,她的藝術之路正是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展開的個人探索。她不僅繼承了家族的藝術血脈,更在國際藝術的舞臺上,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理解,展現了中西藝術融合的新境界。她的作品,如同她的人生,既有著東方的詩韻,又蘊含著西方的哲思。
本期專訪,我們將深入探討蕭芬琪如何在家族的榮光下,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聲,以及她如何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藝術的火花在跨文化的對話中綻放。
本文首發于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文字 | 溫碧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排版|初雪
名門之后:家庭熏陶與個人追求
蕭芬琪的藝術之路是在家族深厚的藝術底蘊中悄然啟程的。著名書畫家蕭暉榮先生是蕭芬琪的父親,在藝術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在書畫領域造詣深厚,也為推廣中華傳統藝術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做出了顯著貢獻。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蕭父以資助和幫助處于困境中的藝術家為己任,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并開啟了藝術品收藏的大門。蕭芬琪自幼便沉浸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之中,家中隨處可見的藝術品,宛如靜默的指導者,悄然激發著她對繪畫藝術的無限熱愛和探索欲望。
圖 |1985年,海派大師劉海粟教授訪港,蕭芬琪攜弟蕭揚獻花致敬。
圖 |2000年,蕭芬琪參加“新千年西湖國際書畫研討會”,和父親蕭暉榮教授及全國與會著名書畫家在西子湖畔唐云藝術館雅集。
上世紀80年代初,蕭芬琪全家移居香港,蕭父在劉海粟等藝術家的建議下創立了香港藝苑,這進一步拓寬了蕭芬琪的藝術視野。藝苑不僅是藝術家們的聚集地,也是蕭芬琪親眼目睹藝術前輩們創作過程的現場。盡管對繪畫抱有濃厚的興趣,蕭芬琪自認難以企及藝術大師的境界,因此選擇了一條獨特的道路——通過文字來服務藝術家。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她一路深耕藝術史論,同時積極參與家族畫廊的運營,從中學時代起便開始協助編輯畫冊、翻譯和主持活動,將服務藝術家的事業融入到自己的生命。
圖 |1992年,香港藝苑油畫館開幕,蕭芬琪主持開幕式,劉海粟大師和新華社香港分社張浚生副社長等任主禮嘉賓。
圖 |1992年3月,蕭芬琪和父親蕭暉榮教授與著名學者、書畫家黃苗子老師、郁風老師及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合影于香港藝苑。
在香港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后,蕭芬琪曾在香港佳士得拍賣行書畫部擔任專家,后在汕頭協助家族藝術產業的經營。在汕頭的日子里,她經常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進行繪畫創作。直到2018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蕭芬琪的藝術生涯迎來了轉折。由于一個活動的取消,同時蕭父發現了蕭芬琪積累的大量畫作,便建議她趁展廳此空檔舉辦個人展覽。雖然蕭芬琪對此感到猶豫,但在大家的鼓勵下,她最終決定展出自己的作品。
圖 | 2004年,蕭芬琪獲得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學位。
圖 |2019年8月16日,著名畫家羅宗海伉儷出席蕭芬琪畫展開幕式,對其作品贊賞有加。
這次個展不僅是對蕭芬琪藝術探索的一次總結,更是她作為藝術家身份的一次大膽宣言。展覽取得了巨大成功,蕭芬琪的作品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尤其是年輕收藏家的青睞,賣出了大部分作品。在家人尤其是堂弟蕭培揚的鼓勵下,蕭芬琪開始接觸市場,認識到藝術家與市場的互動對于藝術生涯的重要性。自此,蕭芬琪的繪畫藝術之路正式開啟,她以藝術家的身份,勇敢地踏上了屬于自己的藝術旅程。
圖 |2023年5月1日,蕭芬琪與堂弟蕭培揚身穿“芬琪”文創服飾在“第27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上。
荷塘詩韻:家園情懷與平和心境
在蕭芬琪的水彩畫作中,荷塘是一個不斷出現的靈魂元素,它不僅承載著她對故土的深情厚意,也映射出她對荷塘四季更迭之美的細膩捕捉。在她的筆下,荷塘的多樣風情被細膩地記錄,不僅再現了自然景觀,更傳遞出一份寧靜與和諧,讓每一位觀賞者都能感受到這份來自荷塘的平和氣息。在創作中,蕭芬琪超越傳統造型與材料的界限,使得水與色彩的自然交融,營造出一種難以言表、夢幻般的藝術境界。
蕭芬琪
五音繁會
57x19cmx4
2022年
于蕭芬琪而言,荷塘不只是自然景觀的簡單再現,它更是東方詩詞美學和中國傳統寫意精神的現代演繹。她用細膩的筆觸捕捉荷塘四季的風光、天空的光影變化,以及荷花與蓮葉的清新香氣,展現出一種動人的姿態和高雅的情趣。這些作品是她對荷塘美景深刻感悟的藝術轉譯,也是她對荷花情感的真摯表達。
圖 | 蕭芬琪在荷塘寫生
蕭芬琪
紅蕖脈脈
78.5x57.5cm
2020年
縱觀人類的藝術發展史,每位藝術家創作風格的形成往往與自身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經歷密不可分。細細梳理蕭芬琪的藝術創作脈絡,會發現她并沒有受到傳統學院派的嚴格限制,而是根據自己的情感和創意自由創作,并在融合中西藝術文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畫面既有西方藝術的形式感,又蘊含著中國的文化內涵。而這作品中流露出的自由、放松和平和的心境,正是蕭芬琪個人成長經歷的映射。
蕭芬琪
采芙蓉兮水中
57x38cm
2022年
回望蕭芬琪的成長經歷,無論是教育學習還是職業選擇,她總能如愿以償地進入自己理想的第一梯隊。在學業上,她的表現非常出色,獲得了豐厚的獎學金,并在獎學金的支持下完成了碩士和博士學位。這樣順遂的成長經歷讓蕭芬琪的作品帶有一種愉悅和放松的氛圍。
蕭芬琪
月明千里
78.5x57.5cm
2020年
從另一維度分析,蕭芬琪的藝術創作是個人情感與文化象征的深度融合,也是對中西藝術風格的獨特探索。她的生活體驗和情感深刻地影響著她的創作主題,尤其是荷花系列作品,其靈感源自她常去的荷花池,那里的寧靜與治愈力量成為她藝術表達的核心。荷花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樂,與蕭芬琪希望傳遞的正能量和積極向上的主題相呼應。
蕭芬琪
橫塘點碧夢三更
57.5x78cm
2020年
藝術心語:感性追求與理性探索
蕭芬琪對中國和西方藝術史的深刻理解,使她在選擇創作媒介時特別審慎。同時,在蕭芬琪看來,父親在中國書畫領域的卓越成就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于是她選擇了油畫和水彩作為自己的主要創作媒介,選擇自己更擅長和熱愛的領域來實現自己的藝術抱負。
蕭芬琪
凡心偶熾
78.5x57.5cm
2020年
盡管選擇了西方的繪畫媒介,蕭芬琪依然堅持將中國文化的詩情畫意融入作品之中。她在美國的一次展覽中展示了這種融合中西藝術元素的嘗試,并獲得了積極的反饋,這不僅證明了她的嘗試是成功的,也展現了她對跨文化藝術融合的深刻洞察。除了創作荷塘主題的水彩作品,葫蘆主題的油畫作品蕭芬琪也在不斷探索中,她期待能在成熟的時機與公眾分享全新的藝術成果。
蕭芬琪
荷塘月色
100x80cm
2017年
除了在創作中潛心耕耘,蕭芬琪還時常保持著對藝術的思考。蕭芬琪認為感性的表達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繪畫過程中,她更注重跟隨自己的感覺和情緒。她將藝術創作視為一個情感驅動的過程,藝術家通過顏色、構圖等視覺語言將內心的感受和體驗傳達給觀者。然而,在撰寫藝術評論或介紹作品時,她展現出更多的理性,從藝術理論的角度出發,分析作品的色彩、象征意義以及背后的文化含義,用邏輯和分析的方式向觀者介紹藝術作品,幫助觀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蕭芬琪
游山賞荷
100x140cm
2018年
對內思考感性與理性的關系,對外蕭芬琪則思考著作品與觀者之間的關系。蕭芬琪認為藝術家首先應該感動自己,只有自己被作品感動了,才能有信心感動他人。在蕭芬琪看來,藝術家和觀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藝術家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觀者則通過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來解讀作品。她相信藝術的力量在于能夠喚起觀者的共鳴,即使這種共鳴可能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
蕭芬琪
碧荷生清泉
50x50cm
2017年
總體來看,蕭芬琪的藝術生涯,是對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感性與理性之間微妙平衡的不懈追求。她的作品,如同她的人生,是對美、對情感、對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真摯表達。隨著她的藝術之旅繼續展開,我們期待蕭芬琪將繼續以畫筆為媒,創作出更多觸動人心的篇章,借由其作品,感受到生活的色彩,藝術的溫度,以及文化的力量。蕭芬琪的人生,是藝術與生活完美融合的典范,她的故事,將激勵著后來者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藝術家簡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
蕭芬琪,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畫壇新銳女畫家、策展人、專欄作家,擅藝術史論及書畫鑒賞,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曾策劃統籌藝術活動和展覽逾百個,編輯書畫冊近百部,公開撰寫發表藝術文化文章逾二百篇。著作包括《王一亭》《孫星閣》等。
1992 年,水彩畫《國際嘉年華》參加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中學生平面美術作品展”,獲優異獎。2014 年迄今,油畫、中國畫、水彩畫及雕塑作品分別參加近40 次由國家文化部、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央美術學院等主辦的大型展覽,尤其在美國舊金山加州政府大樓的展覽,獲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總領事極高評價,并獲美國加州參議院、加州眾議院、舊金山市政府、舊金山市議會頒發嘉許狀。
曾被聘為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中國書畫部專家。現任香港藝苑集團董事副總裁、汕頭藝苑文化廣場董事總經理、香港藝苑出版社社長兼主編、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常務副主席、《嶺東》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嶺東雕塑院執行館長、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副秘書長、美國潮商會理事兼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會員等。
2016 年入選首屆“全球華人杰出青年”,并獲“全球華人杰出青年藝術人物大獎”;2021 年獲香港江蘇社團總會“經貿文化杰出貢獻獎”;2022 年獲“回歸25 年影響香港‘杰出港人’之‘菁英人物大獎’”,并入編《杰出港人2022——獻禮香港回歸祖國25 周年大型人物畫傳》;2023年獲第二屆GZAF國際藝術大獎之“美學探索人物獎”。她的繪畫創作筑基于其美術史研究,多年來積極探研中國寫意畫與西方繪畫的融合,創造出獨具一格的藝術面貌,獲海內外藝壇高度贊賞,好評如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