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固陽縣人民法院
成功執結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件
法院干警化身“羊經濟”
以羊抵債靈活執行
巧解案件僵局
成功兌現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實現雙方利益“雙贏”
案情簡介
2020年,白某、張某夫妻二人向固陽某銀行借款5萬元。借款到期后,經銀行多次催收,白某與張某夫妻二人遲遲不履行還款義務。2021年,銀行向固陽縣法院提起訴訟,法院依法判決白某與張某夫妻二人償還銀行本金及相應利息、逾期罰息等。然而判決生效后,白某與張某夫妻二人仍不肯主動履行還款義務。2024年,銀行向固陽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雷厲風行查財產
強制執行護權益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干警多次網絡查控,均未查到被執行人白某、張某夫妻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干警繼續深挖其他財產線索,進行居住地社會調查及上門找人,發現被執行人家中飼養羊幾十只。經確認,該羊群為被執行人個人財產,在法律上可用于抵債。在法院干警和雙方當事人的共同溝通協調下,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決定“以羊抵債”,將生羊變現,售賣款項作為該案案款。
強化善意文明執行
司法溫度可感可觸
通過此次賣羊,執行申請人看到了被執行人生活窘迫,法院干警與其多次溝通后,同意為被執行人保留種羊和羊羔,用于被執行人以后繼續經營,其余30只生羊依據市場價格進行變賣。
變賣現場,法院干警協助當事人清點羊群數量、裝車、簽署相關執行文書,售羊款當場轉交申請執行人,該案件圓滿執結。
此次執行行動,執行法官通過對被執行人飼養的家畜進行“活畜變賣”,促使案件順利執結,突破了以房產、車輛等物為執行標的的常規執行方式,體現了執行方式的多元化,最大限度維護了申請人的勝訴權益。下一步,固陽縣法院將繼續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不斷加大執行力度,采取靈活的執行方式,用實際行動讓勝訴當事人的“紙上權益”加速變成“真金白銀”。
供稿:執行局 王德力
簽發:徐海龍
編輯:固法融媒體工作室
審核:朱麗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