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一場旨在展示迎澤區建設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階段成果,倡導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活力的盛會在太原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主題是 “科學讓生活更美好”,由太原市迎澤區教育體育局主辦,迎澤區教研科研中心承辦,山西省科學技術館、山西訊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迎澤區區屬中小學校共同協辦。迎澤區開設了線上直播通道,開幕式全程在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第3協同組同步直播。本次展覽不僅是迎澤區科學教育實踐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對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一次深情獻禮。
開幕式由迎澤區教研科研中心主任程惠萍主持,山西省教科院、山西省科技館、太原市教育局、科大訊飛等相關部門領導,以及各學校校長、副校長、科學副校長、教師和學生代表近2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科學教育盛事。太原市第三十七中的學生們以舞蹈《太空你好》為開場,用歡快的舞步表達了對科學探索的熱情與向往,為開幕式增添了濃厚的科技氛圍。
迎澤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郭宏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成果展是迎澤區深化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實踐,通過“114N”館區合作模式,將學校、家庭、社會緊密融合,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科學教育網絡,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模式不僅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還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的熱愛和對創新的追求。
山西省科技館館長靳鵬對迎澤區的科學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迎澤區在科學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更重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能力,培養具有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未來人才。
展覽現場,迎澤區各學校展示了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科學項目,所有作品均由學生獨立完成。這些項目不僅體現了學生們在環保、能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更展示了他們在科學探索中的熱情和才華。嘉賓們與學生們親切互動,詢問項目細節,學生們自信地回答問題,展現出扎實的科學素養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本次展覽集科學性、藝術性、教育性于一體,通過跨學科融合的實踐項目,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科學的魅力,在團隊合作中體驗創新的樂趣,在成果展示中收獲成長的喜悅。展覽以聯盟片區的形式進行,打破了傳統教育的界限,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展覽以美術為翼,以科學為舵,以勞動為基,通過一系列公益美化創作、科學小發明、勞動創意故事等展示學生的才華與成就,更傳遞了一種理念:科學并非遙不可及,它就在我們身邊,是改善生活、創造未來的強大動力。
展覽中,各聯盟組亮點紛呈。有的生動展現生活中的科學魅力,如“搭高塔”和“紙船承重”;有的設立了豐富的互動區,如“問題墻”、機器人對抗、榫卯拼裝、3D打印等;有的將科學實踐的視角聚焦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如城市智能凈水器、隔音琴房;有的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與科技騰飛的贊美……本次展覽,是對迎澤區科學教育成果的檢閱,更體現了迎澤區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觀展者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體驗科學讓生活更美好的樂趣。
此次展覽的開幕式由太原教育新聞抖音號、新教育在線視頻號面向全國直播,在線人數五萬余人。展覽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迎澤區科學教育的豐碩成果,更激發了社會各界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和支持。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支撐建設教育強國是迎澤教育人的時代擔當。
未來,迎澤區將繼續秉承科學教育理念,不斷探索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徑,讓科學之光照亮青少年探索未知、創造未來的旅程,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貢獻力量。
來源:迎澤區教育體育局
攝影:田志忠
供稿:田敏
編輯:師曼
審核: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