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一個叫呂不韋的人召集了一堆門客,寫了一本書。
寫完之后,將全文寫在布匹上,掛在城樓上,讓來來往往的人都看一看,指出其中的錯誤。
如果能增刪改動一個字的,就送他一千金。
可來往人很多,卻誰也沒能改動一個字。
人人豎起大拇指:真是一本經典著作。
這本書就是《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到底講了啥?詩詞君總結了40句《呂氏春秋》的名句,一起感受下古人的智慧吧!
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荀子·榮辱》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會抱怨別人,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不會抱怨蒼天;抱怨別人的人則窮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進取。
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3、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5、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歲月不寒冷就無從知道松柏的堅毅挺拔,事情不危難就無從知道君子的志向遠大。
6、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道路雖近,不走就不能到達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不能取得成功。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色的細沙混進了黑土里,也會跟它一起變黑。
8、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邪色,口不出惡言。——《荀子·樂論》
君子耳朵不聆聽靡靡之音,眼睛不注視女子的美貌,嘴巴不說出不當言論。
9、不誘于譽,不恐于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荀子·非十二子》
不被贊譽引誘,不因為誹謗感到恐懼;按照道義行事,正直無私地改正自己的過錯。
10、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后為德。——《荀子·非十二子》
不知道的就要問,不會做的就要學,即使能做也要謙讓,這樣才能成為有德行的人。
11、巧而好度,必節;勇而好同,必勝;知而好謙,必賢。——《荀子·仲尼》
機智而又遵守法度,就一定能做得恰到好處;勇敢而又善于跟別人合作,就一定能勝利;學識淵博而又謙虛,就一定會有德才。
1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指出我的缺點而批評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贊賞又恰當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諛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賊。
13、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對別人說友善的話,比穿上布衣絲服還要溫暖;用惡語傷害別人,比矛、戟刺得還要深。
14、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人的本性是惡的,善良的人是通過后天努力達到的。
15、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大略》
滾動的球體掉進凹陷處會停止,謠言傳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傳了。
16、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勸學》
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
17、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士》
凡是沒有根據的流言、沒有根據的學說、沒有根據的事情、沒有根據的計謀、沒有根據的贊譽,沒有根據的訴說等等不是通過正當途徑經權衡過的話,君子對它們持慎重態度。
18、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茍》
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19、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荀子·性惡》
不了解某人,看看他的朋友怎樣就明白了,不了解某個國君,看看他的臣子怎樣就清楚了。
20、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荀子·修身》
不停地邁步,瘸腿的鱉也能行程千里;堆土而不停止,高山也能累積而成。
21、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荀子·議兵》
大凡事情的成功一定在于恭敬,失敗一定在于傲慢。
22、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荀子·不茍》
君子修身養性,沒有比真誠更好的了。
23、凡斗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荀子·榮辱》
大凡愛爭斗的人,一定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對方是不正確的。
24、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荀子·議兵》
智慧沒有比拋棄猶豫不決更高的了,行動沒有比不犯錯誤更好的了,事情沒有比毫無悔恨更美的了。做事到了沒有后悔的地步就到頂了,不能要求它一定成功。
25、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荀子·榮辱》
饑餓了就想吃飯,寒冷了就想溫暖,疲勞了就想休息,喜歡有利的討厭有害的,這是人生下來就具有的本性。
26、君子務修其內而讓之于外。——《荀子·儒效》
君子致力于內心的思想修養而對人謙虛辭讓。
27、君子時詘則詘,時伸則伸也。——《荀子·仲尼》
君子順應時變,該伸就伸,該屈就屈。
28、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荀子·大略》
災禍所產生的根源,都是產生于那些細微而難以覺察的地方。
29、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荀子·勸學》
君子安家,必須選擇良好環境;外出游歷,必須選擇結交賢士。
30、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荀子·勸學》
君子作學問,是把所學的聽入耳中,記在心中。
31、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富國》
老百姓貧窮則國家貧窮,老百姓富裕了國家自然就富足。
32、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荀子·正名》
沒有根據的言論,沒有見過的做法,沒有聽過的計謀,君子都應該謹慎對待。
33、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荀子·大略》
做君主的不能不謹慎地選擇臣子,平民百姓不能不慎重地選擇朋友。
34、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言。——《荀子·大略》
不付諸行動的人,說話時總是喜歡夸夸其談;不誠實守信的人,往往裝成誠懇的樣子來說話。
35、良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出色的醫生家門前會有很多求醫的病人。
36、少事長,賤事貴,不肖事賢,是天下之通義也。——《荀子·仲尼》
年輕的人侍奉年長的人,卑賤的人侍奉高貴的人,不賢的人侍奉賢能的人,這是天下的普遍原則。
37、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
38、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荀子·天論》
最大的技巧在于有些事情不去做,最大的智慧在于不考慮不應該考慮的問題。
39、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荀子·解蔽》
不羨慕過去,不擔憂未來,沒有憂愁憐憫的心情,適合時勢就行動,問題來了就處理。
40、芷蘭生于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荀子·宥坐》
白芷蘭草長在深山老林之中,不會因為沒有人賞識就不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