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水軍的“黑色生意經”,不僅誤導了消費者,也傷害了廣大商家,嚴重擾亂網絡秩序和市場環境,各地網信和公安部門正在持續展開打擊行動。同時,網絡平臺也應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精準識別網絡水軍的特征和行為模式,及時進行攔截和清理,斬斷他們唯利是圖的生意經。(央視新聞10月27日)
所謂網絡水軍,是指在網絡上被雇傭來發布特定信息或評論的人員。這些人員偽裝成普通用戶,活躍在社交媒體、論壇和電子商務平臺,發布、回復和傳播內容,以影響公眾輿論或推廣特定產品和服務。例如某網絡公司開發的“金牌試客”APP,偽造虛假買家秀,以免費試用為誘餌,為網店刷單沖高銷量。截至案發,該APP共吸引36000多家網店注冊會員、60余萬網絡水軍參與刷單、虛假刷單2億4千萬多單、交易金額47億多元、非法獲利4000多萬元。網絡水軍“黑色生意經”的社會危害極大。
網絡水軍“刷量控評”、擾亂市場秩序。消費者網上購物時,總要翻看其他消費者對該商品的評論作為參考,決定是否下單。而網絡水軍的海量虛假評論、點贊和轉發,淹沒了先前消費者的真實評價,妨礙了后續消費者的正確判斷,誤導了消費者的網購行為。重慶張先生在某網購平臺看到一款標價799元的手持金屬探測儀,看了下面許多評論,都說這款探測儀很好值得購買,可是買來后發現探測不怎么靈敏,與評論里的描述差別很大。“一人傳虛,百人傳‘實’”,網絡水軍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狀況,擾亂了市場秩序,瓦解了公眾對市場的信任。
網絡水軍“買賣鏈接”、獵取商家錢財。網絡水軍不但為網店刷單牟取非法利益,而且也尋覓機會薅網店的“羊毛”。尋覓到“薅羊毛”的機會后,就在自己特定的微信群或QQ群販賣獵取到網店商品鏈接,價格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買家拿到鏈接后,就對該網店下手。浙江劉女士不久前就中了招,她開的竹木家具生意網店,突然得到近200筆買家訂單,剛剛心頭一喜,卻發現這些買家瞬間發起退款并要求賠償,理由都是“賣家拒絕發貨”。不到兩小時,劉女士損失了11萬元。這就是網絡水軍利用平臺規則的漏洞,通過賣家“拒絕發貨”自動觸發賠償機制。
以法治利劍斬斷網絡水軍“黑色生意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絡水軍的不法行為,網信和公安部門正在持續展開打擊行動。目前“雙11”網購狂歡節正熱火朝天,有必要開展針對網絡水軍的專項行動。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向主要電商平臺發布《“雙11”網絡集中促銷合規提示》,要求規范促銷經營行為,維護“雙11”期間網絡交易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廣大消費者要增強維權意識,遇到違法行為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或有關主管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我們相信,通過多方合力依法進行網絡治理,“網絡水軍”必將無處藏身,爽朗的網購環境必將帶來更加火爆的網購熱潮和放心消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