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所有個性化汽車品牌的粉絲。
福特、馬自達、阿爾法·羅密歐、鈴木、蓮花,這些注重操控的品牌,不論調性如何、是否高端,它們都能把汽車造得“不止于一臺汽車”。
因為從我個人的主觀情感角度來說,汽車本身就不應該只被定義成一個玩具。
在我的經歷中,在我父輩們的經歷中,汽車更像是一位伙伴。只要你能夠與汽車完成溝通,那你就掌握了汽車的奧義。
對于馬自達這個品牌,我認為它旗下的產品,帶來的情緒價值遠大于實用價值。
即便是進入到令日系品牌們十分痛苦的新能源時代,馬自達依然在堅持自己想堅持的、表達自己想表達的。
10月26日,馬自達首款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車——EZ-6正式上市。在這里,我先不說它的價格,并且把對價格的評價權留到最后,交給大家去言說。針對這款車本身,我有很多想要說的。
EZ-6,給日系新能源的設計打個樣
從比較主觀的角度來說,筆者并不喜歡大部分的日系新能源汽車。包括馬自達前期生產的EV車型在內,很多日系新能源都難以避免地會采用“塑料金屬感”的設計。
相較于美系車和歐系車,日系車本身的車身設計都比較單薄,不夠厚重。正是這樣的傳統,日系新能源車們大多給人一種“不夠扎實”、“看著車皮就挺薄”的感覺。這種感覺放在厚重的電車時代,不是一個好現象。
所幸,馬自達在打造EZ-6這款全新產品的時候,借鑒了合作伙伴長安汽車大量的中式設計思維。
它堅持了馬自達“6系列”始終堅持的長車頭設計,使得整車曲線看起來十分舒緩。同時,EZ-6也和大部分國產電動轎車一樣,車體變得越來越寬、下盤越來越敦實。
這樣的設計,使得馬自達的“魂動”風格變得別具一番風味。光影在寬厚且優雅的車身線條中開始流淌,質感從車頭一直延續到車尾。
對于熟悉馬自達的人來說,魂動設計得到了進階;對于不熟悉馬自達的人來說,這就是一款比例協調,精致飽滿的中高端新能源轎車。
進入座艙內部,馬自達EZ-6也在變。
繁雜的按鍵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由HUD和14.6英寸大屏組合呈現的簡約科技風格。傳統馬粉,可能會認為這樣的新設計,丟失掉了原本的馬自達風味;但對于更大多數人而言,更高級、更科技的內飾設計,顯然可以讓多數人接受。
不止于此,在內飾用料層面,馬自達EZ-6用了很多高級材料。比如Nappa真皮和可再生麂皮絨,絕對意義上呈現出了“輕豪華”的質感。在看到這臺車的內飾之后,筆者內心沉吟了一會兒:這不就是當年馬自達“輕豪華”主張的具象化體現嗎?
日系中型車們,是時候改變一下了
其實在近兩年以來,日系巨頭們的中型轎車,迎來了集中的換代。本以為,它們可以徹頭徹尾地改變一下自己。但現實往往會打臉。
可能為了照顧到北美或本土市場的需求,更新換代后的日系中型轎車,仍然更愿意采用自己原本的油混技術、采用自己的智能化技術。進入中國市場,只是象征性地加一塊大電池,或者搭載與友商合作的智能系統。
汽車不是搭積木,這種“靈活搭建”的方式,解得了一時之需,舒不了一世之困。
顯然,馬自達在本土化這件事兒上,更加靈活,也更有自己的想法。EZ-6這款車,可以說是合資2.0時代背景下,一款誕生于中國、服務于中國用戶的產品。
論智能化技術,馬自達自己可能不行,但長安一定行。
14.6英寸屏幕的背后,其實是以高通驍龍8155芯片為基礎的第三代驍龍數字座艙平臺。
無感人臉識別登陸、四音區智能語音識別、全場景可見即可說,使得馬自達EZ-6的座艙智慧程度領先于市面上大部分的合資中型轎車。這是中國消費者希望看到也樂于看到的,更智能的車機,就像是好用的智能手機一樣,已經成為了現代出行生活的剛需。
不僅如此,馬自達EZ-6還很徹底地擁抱新能源。
基于新能源專屬平臺,新車衍生出超級純電和無級增程兩種動力模式。前者擁有3C超充技術加持的騏驥電池、后者擁有無痛點的續航和補能體驗。
而且,在新技術的刺激下,馬自達EZ-6還采用了CTP電池集成化技術。車身與電池融為一體,除了更換維修成本更大之外,可以帶來更低的重心、更穩固的車身,好處多多。
可以說,在目前的主流日系中型轎車里,馬自達EZ-6不僅是唯一一款提供純電、增程雙動力的產品,更是首款基于新能源專屬平臺打造,擁有一線技術水平的產品。
馬自達的堅持,在新時代仍有價值
不知道你是否已經疲倦了新能源汽車如同電子游戲、電動玩具一樣的駕駛感受。
在新能源時代,很多汽車有了智能的靈魂,但少了機械的靈魂。而父輩教導我們,人與車在駕駛層面的溝通與交流,是最重要的。
筆者個人認為,馬自達EZ-6的精髓,在于駕控。
這款馬自達與長安共同打造的新能源轎車,采用了長安的電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說得文藝一點,長安為其打造肉體,馬自達為其注入靈魂。
如果從只引述數據,那么馬自達EZ-6可能并不是太有說服力。
最高160kW/190kW、320N·m的動力儲備,再加上前麥弗遜懸架和后H臂多連桿懸架,僅僅只能讓EZ-6的“參數排名”在同級別中比較靠前。
但馬自達對這款車的調校,很用心。
據傳,馬自達為了調好EZ-6這款電動轎車,在研發測試階段,把日本本部的所有技術大佬,全部請到了中國參與研發工作。
這款車的調校,并不在于注入了多么極限的動力性能、擁有了多么高級的懸架結構。而是細致到每一個踏板行程、每一組襯套應力甚至是前后每一個車輪的配重,都力求在物理規則的限制內做到最完善。
在上市前期,筆者也去試駕過馬自達EZ-6這款車。它所呈現出的駕駛感受,并不是極致的快感,而是人與車可以靈活的溝通、靈活的控制。如果說小米SU7四驅版,就像是暴躁的駕校教練,會一股腦地給你灌輸很多駕駛技巧;那么馬自達EZ-6,像一個貼心的男友,溫柔地指導著剛拿到駕照的你。
這種感覺,更多的其實是輕松和愉快,并且適合大多數人。而這,其實也是馬自達始終堅持的愉悅駕駛理念。
不僅如此,馬自達還致力于用科技讓駕駛更輕松。
這款車搭載了5個百萬像素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智駕系統的感知元件??伤闹邱{系統,并不是讓駕駛者完全不用接管,而是通過人機共駕的方式,讓駕駛不無聊也不疲憊。
比如在出行的時候,這套智駕系統雖然可以接管城市通勤場景,但它仍然鼓勵駕駛者自己操作、自己感受道路狀況。而在停車場景下,它可以識別超過150種不同的車位,讓人放心地把停車這件事交給馬自達EZ-6。
也就是說,這樣的智駕模式,與問界、小鵬等品牌是不同的。業內的高階智駕,是讓你把車輛的控制權交出來,它可以開得比你更好;而EZ-6的智駕邏輯,是幫你看著、盯著道路中的復雜環境,并且給予合理的關照,但是車輛的主控權仍然在駕駛者手上。經歷了EZ-6這樣的智駕,就像每一天都在上駕駛培訓課,只是教練更有耐心、更加溫和。
對于使用者而言,這種模式其實可以收獲更多。
你可以逐步地讓駕駛技術成長起來、逐步地收獲人與車溝通的快樂、逐步地感受到駕駛的愉悅。所以,馬自達EZ-6既不是一臺適合下賽道的性能車,也不是一臺擬人化的“AI汽車”,它只會成為普通人每天出行的陪伴者,有溫度、有親和力。
結語: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時代,但并不是一個屬于汽車機器人的時代。因為技術的發展,遠遠沒到讓汽車承載萬物功能的能力。
馬自達深知這一點,所以它會在現有的技術范圍內,把汽車做得更好。我不敢說馬自達EZ-6在電動化汽車產品中,是一款多么頂尖的產品。但它的改變、它的堅持,倒也還原了汽車的本質,讓新能源時代的汽車設計,可以多一條路徑。
至此,馬自達EZ-6依然純粹。而這臺純粹產品的價格,最低只需要13.98萬元、最高也不過17.98萬元。你覺得這個價格,在新能源中型轎車里,競爭力又有多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