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包爸,母嬰教育公司創始人,樂于分享教育相關干貨。兩個兒子小小包與迷你包就讀于北京國際學校。
姐妹們好啊,包爸今天又來跟大家嘮閑嗑了。
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煩惱通過花錢就能搞定,但是報興趣班這件事兒,可能是個例外。
選不好興趣班,會讓快樂打折,結果就是花錢買罪受。
尤其是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報了一堆班,砸了不少錢,卻還沒見著孩子到底熱愛哪一個。費錢費時間不說,最要命的是性價比極低。
李玫瑾教授有一次談到興趣班時這樣說:
“挑興趣班一定要謹慎。很多班讓家長一邊燒錢,一邊親手把孩子推進坑。”
老實講,報班可能碰到的坑,我都幫你們踩過了。回頭看看這部“血淚史”,超級痛!
我們家小小包和迷你包,光上興趣班就花了50多萬。交足了學費以后,才有了比較清晰的路徑和思考。
今天,我就結合這些年報過的興趣班,給大家一個參考。
01
三年級前,主打見異思遷
給孩子選興趣班,我現在主要有兩個邏輯——
用年齡來劃分,我把三年級當作一個分水嶺。
三年級前廣撒網,主打一個見異思遷。讓孩子盡情挑選喜歡的,多去嘗試幾個。
三年級后精挑選,主打一個集中火力。挑選對學習、升學和綜合素質有幫助的。
三年級之前的學業還算輕松,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也充滿了好奇。這個階段最適合讓孩子探索和試錯,姐妹們可以參考以下兩點挑選興趣班——
挑選孩子喜歡的
選興趣班時,我們常常忽略孩子真正喜歡的,而選擇我們認為有用的。
但是,興趣培養不是特長培養,咱們不能要求短期的功利。
而且,興趣班從本質上講沒有好壞一說,孩子真正喜歡,才會有學下去的動力。
像我家倆娃,試過十幾個興趣班,包括體育的騎馬、圍棋、冰球、籃球、乒乓球,藝術類的架子鼓、合唱隊、電吉他、毛筆課、畫畫課,還有科技類的樂高和一直在上的機器人編程等等。
這些基本都是跟孩子商量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學,最后能堅持下來的就是大浪淘沙的結果,但也一定是孩子真正喜歡的。
我們要相信“天生我娃必有用”,在孩子小時候多做嘗試,萬一Ta在某個方面天賦異稟哪?
不過,也別一口氣報七八個興趣班,還是要給孩子的童年留白。可以先報一個,看Ta喜不喜歡。如果不喜歡,再去調換。
讓孩子與愛的東西相伴,Ta的幸福感就會飆升很多。
嘗試這兩類興趣班
雖然我們鼓勵孩子多嘗試,但也不能由著他們瞎挑。
有時候,也許僅僅因為體驗課上發了個小玩具,孩子就想報課。真學起來后就只剩下三分鐘熱度,當初哭著喊著要學的是Ta,沒幾天哭著喊著不想學的還是Ta。
再挑興趣班時,我們可以給孩子圈個大框框,提供兩類選擇,分別是體育運動類和藝術修養類。
藝術能讓孩子懂得欣賞美好的東西,對生活多一份熱愛,將來面對壓力時,也能找到一個支撐點。
體育里的團隊運動,比如籃球,能讓孩子學會和小伙伴們親密合作。而個人運動比如說下棋,可以幫孩子找到克服困難后超越自我的快感。
我家孩子目前還在堅持的有畫畫和籃球。畫畫讓他們有時間與自己獨處,還可以保護想象力;而打籃球對于提升團隊協作能力、身體素質都有幫助。
02
三年級后,主打集中火力
三年級以后,我們要把資源重點傾斜,把學習之余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一兩個孩子特別喜歡的,對學習、升學和成長有幫助的項目上。比如——
對升學有幫助
小升初如果想進牛校,一份優秀的簡歷必不可少。
前段時間,一份帝都牛娃的“完美簡歷”被瘋傳。
雖說我們不一定要讓孩子攢這么一大堆證書,但是奔著一些特長去發展,的確能對小升初有一定的加分幫助。
就比如科技特長類里面的機器人比賽、編程、科創類比賽等等。
我家小小包參加過機器人大賽,在里面當個隊長,還有一些領導力的學習。
2022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這里面的白名單賽事中,科創類的占比就非常大,除此之外還有人文綜合素養類、藝術體育類的活動。
如果姐妹們的確不知道三年級以后的興趣班可以選什么,那么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白名單賽事一起了解一下。
向下滑動查看
對學習有幫助
以前有個木桶理論,說是桶的容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所以建議學習上先補短板。
應該說,這樣報班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們要對結果降低預期。孩子學自己不擅長的,本來就是反人性的,挫敗感會很大,所以不要指望Ta能學多好。
我倒是覺得,人還是要活他的長板!
一個人只有在Ta的優勢區里,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快。就像鳥在天上飛,魚在水里游,而不是反過來,讓魚去上天,讓鳥去入水。
與其哪科不行補哪科,真不如把孩子有興趣、有天賦的那科搞到極致,把學習的體驗感和成就感拉滿。
一旦有一科達到了非常牛的水平,孩子慢慢也不會容忍自己其他學科拖后腿。最后即使短板搞不到那么長,但也不至于太短。
讓孩子受益終身的通識教育
說實話,咱們的孩子將來可不能當小鎮做題家,他們得是全面發展的人才。
所以,我們不能只盯著書本,更不能在適合培養綜合能力的小學階段,讓孩子圍著分數轉。
得讓他們從小就接觸通識教育,這不僅是為了學業和升學,更是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礎。
通識教育很難用分數衡量。它不是單一的科目,而是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框架。
通過一些非常好的通識課,比如科普、財商、表達、藝術鑒賞等,孩子可以接觸到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科學、人文等各個領域,學到學校里不教但非常重要的能力。
即便是普通家庭,也可以通過通識啟蒙,讓孩子從小就有開闊的世界觀,更寬廣的眼界,更健全的價值觀,最后發展出更高維度的認知。
03
給孩子選興趣班,不要忽視這兩點
第一點,不要為了堅持而去堅持,懂得放棄也很重要。
孩子對于興趣班總是三分鐘熱度。逼Ta堅持吧,Ta難受的樣子不像是裝的;讓Ta放棄吧,一方面心疼沉沒成本,一方面又怕孩子長大后怪你“當初怎么沒逼我一下”。
有些姐妹給孩子報班,想得特別長遠,比如奔著八級十級報了鋼琴班,沖著科技特長生報了編程課。
要不要再堅持一下,取決于孩子是不是熱愛。如果為了堅持而去堅持,就是舍本逐末。
拿練琴來說。
如果孩子能享受彈琴的樂趣,鋼琴成為Ta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那么練習遇到瓶頸的時候,對鋼琴的愉快記憶就會占據上風,孩子會因為喜歡而堅持下去。
反過來,如果練琴的過程就像童年的噩夢,孩子就算拿到了鋼琴十級,也會說放棄就放棄。
像我家孩子學冰球,他沒能堅持下來,主要是因為教練的教學方式讓他感到壓力山大。當孩子直截了當地說“我對這個沒興趣了”,我們就果斷放棄了。
“放棄”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消極,其實只是權衡利弊后做出的一個選擇。
冷靜想想,這個興趣班對現在的生活是加分還是減分,是給孩子帶來陽光還是陰影。
學會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放過孩子,放過自己,別讓家里被一個興趣班搞得雞飛狗跳。
第二點,要考慮經濟實力和時間成本。
市面上的興趣班特別多,越冷門、越小眾的越燒錢。最近,我就聽說了一個培養孩子興趣的新“三大件”——網球、高爾夫、大提琴。
這些項目需要請私教,每節課的費用都不便宜,長期學下來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我們得好好考慮一下,是否有足夠的實力為孩子的興趣班持續“供血”。
如果不能,那些入門成本很高,還需要勤學苦練的項目,我們就要謹慎進入。
另外一項就是時間成本,也就是參加興趣班占用的時間。
老實講,興趣不光是燒錢,有的也非常燒時間、燒精力。
就拿我家孩子后來沒再繼續學的馬術來舉例。
雖然孩子每次可能就練習一個小時,但馬場通常不會在鬧市,所以每次光是開車來回就要2個多小時。每周末這么一折騰,一下午就過去了,時間上損耗太大,所以也就暫停了。
而且,培養興趣光靠上課還遠遠不夠,功夫大都在課外。
想想日常練習的時間成本大人和孩子能不能承受。如果覺得吃力,就別學太深,免得日后放棄時心疼。
有些特長看起來很酷,可一旦開始,金錢、時間、精力這些投入都是無底洞。多想想“可持續發展”,就算孩子喜歡,我們也要量力而行,該退就退。
這世上有爛尾的興趣班,但沒有爛尾的孩子。
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還有千百種可能。
姐妹們要是真心為孩子好,就別急于求成,也不要過早消耗孩子的元氣,讓他們在興趣愛好里嘗到甜蜜和快樂,因為熱愛激發出真正的內驅力。
最后,祝愿每個孩子多學點東西,留下一兩個真正喜歡的興趣和美好的回憶,把以后的日子過得更加豐富多彩。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