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部《偽裝者》還不夠,還有一部《瑯琊榜》,讓胡歌、靳東、王凱三人火遍全國。
只是如今9年過去,胡歌依然是80后演員中的佼佼者,而且已經為人父。
稍大幾歲的靳東也不甘落后,雖然被吐槽演什么都一個樣,但也身兼多職,
已經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團長。
而王凱呢?在《歡樂頌》《如果蝸牛有愛情》《大江大河》之后,事業似乎又回到了不溫不火的狀態,
最近兩年也只有兩部劇開播,電影則一部也沒有。
有人說,他在競爭激烈,新人不斷涌現的娛樂圈已經涼了,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殊不知,和胡歌同歲的王凱,正在經歷胡歌的老路,現在的他,正在完成一場無聲的蛻變。
別看王凱現在五官帥氣如斧削,可小時候,卻是一個小眼睛,大鼻頭的丑小孩。
但是,他卻有一個別人都不敢有的想法,那就是當演員。
中學畢業后,對上大學不感興趣的王凱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新華書店接了父親的班,小小年紀就捧上了鐵飯碗。
用父親的話說就是:“穩了。”
可王凱想的卻是:“完了。”
父親希望,他能跟自己一樣,老老實實上班,結婚生子,過四平八穩,撐不著也餓不著的日子。
王凱一直記得,有一天他上夜班的時候,書店突然來了一大批貨,一摞一摞的,全部都是用牛皮紙打包好的書,
司機說,這些書目測有15噸。
因為當時只有他一個人,他就只能一趟一趟的往倉庫搬,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反正一直從晚上卸到清晨才卸完。
雖然完成了任務,但王凱的手已經遭殃,手指關節處全部水泡。
他回到家想對父親撒一個嬌,讓父親安慰一下,可父親卻不咸不淡的憋了他一眼,然后波瀾不驚的說:
“這才哪到哪,這都是小意思,你多適應適應就好了。”
看著父親的背影,王凱頓時陷入了沉思,難道他這一輩子,也要像父親一樣,每天在書店搬書,打掃倉庫,值夜班,喝茶,
然后幾十年后也讓兒子接班嗎?
王凱雖然不喜歡這份工作,但也有好處,那就是他在無聊的時候讀了很多書,也寫了很多東西,
一段時間后,他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時間不能這么浪費。
思來想去,王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瞞著父親辭掉工作,到北京報考表演類的學校,等考上了,再向父親攤牌,
反正工作已經辭了,父親也不能把他怎么樣。
可是,王凱還是想的太簡單了,時間倉促,沒有學過表演的他很快就被刷了下來,這時,父親也知道了他辭職的消息。
回到家里后,王凱正準備迎接父親的狂風驟雨,可父親卻鮮有的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與他交談,
并且支持他到上海戲劇學院的進修班進修。
經過一年的努力,王凱在2003年的時候同時被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錄取,
本著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的想法,他選擇了中戲。
2006年,王凱即將畢業,他運氣不錯,在電視劇《寒秋》里飾演了一個配角,這也是他第一次和王子文合作。
大學畢業后,王凱因為顏值出眾,氣質冷峻,被華誼兄弟簽到了旗下,
那時的王凱信心滿滿,十分沖動的讓父母為他在北京付了首付,
而他,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畢業后整整一年,王凱都沒有接到一部戲,而他內心的期望值也一降再降,
他不敢期待演偶像劇,也不敢期待演男主角,房貸、生活費、電話費,各種費用把他壓成了小老頭。
2008年,王凱去《丑女無敵》劇組面試,不僅面試成功了,而且還得到一個戲份不少的角色,
可王凱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只因為這個角色就是“陳家明”,是一個缺少陽剛氣的娘娘腔。
王凱雖然心中不樂意,但著實眼饞這個角色的片酬,此時的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甚至都有了把房子賣掉回武漢的打算。
迫于生活的壓力,王凱也是硬著頭皮接下這個角色,第一天拍完后他去看回放,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導演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只能瘋狂給王凱畫餅,每天收工都會夸他演的好,甚至還會提出讓他更“娘”的建議,
最終,王凱為了生活,差點把自己掰彎。
這部劇播出之后,事業一直沒有什么起色的王凱竟然獲得了一些關注度,但讓他哭笑不得的是,
他接到的角色千篇一律,都是和“陳家明”一個類型的。
王凱心想,如果照這么演下去,雖然能暫時緩解生活上的壓力,但自己的演員生涯可就完了,
到時候戲路固化,難道真要去演“東方不敗”?
想到這里,王凱暗下決心,一定要等一部真正適合自己的戲,
只要這點片酬還沒花完,還有飯吃,就一直等下去。
可能是他的決心真起了作用,又沉寂了兩年之后,他終于等到了《知青》。
這是一部年代劇,拍攝條件非常艱苦,冰天雪地的,想吃一口熱乎的都難,因此很多年輕演員都不想演。
可是,王凱卻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在觀眾心目中“娘”了這么久,這是成為熒幕硬漢的好機會。
在片場,王凱把吃苦耐勞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獲得了制片人和導演的一致好評,他也因此得到了另一個機會,
那就是孔笙導演的《北平無戰事》。
果然,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王凱也體會到,在演員這個行業里,是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稍有松懈,就會被后來者超越,甚至取代。
在之后的幾年里,王凱成為了工作狂,不是在拍戲就是在拍戲的路上,各種類型的影視劇他都愿意嘗試,
如果不嘗試,又怎么會知道哪一片云彩有雨呢。
就當王凱一心撲在事業上的時候,父母發起了牢騷,責怪他太久不回家,太久不休息,太久沒有陪伴家人,
就連他的妹妹也對他產生意見,不再喊他哥哥,而是直接喊“大忙人”或者“大明星”。
王凱也意識到,自己確實忽略了家人,便找了一個機會和父母談心,向他們認錯,可父母卻說:
“你真的很辛苦,我們對你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你能把身體保護好。”
王凱聽了,既感動又愧疚,但身為演員,而且還是事業上升期的演員,他真的別無選擇。
2015年,是王凱的成名之年,先有《偽裝者》珠玉在前,又有《瑯琊榜》緊跟在后,
不管是重情重義,身手矯健的“明誠”,還是驍勇善戰,訥于言敏于行的“蕭景琰”,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他還收獲了一大批“靖王妃”的追隨。
2016年,王凱的事業終于到達巔峰,他和王子文等人合作,不管是《歡樂頌》還是《如果蝸牛有愛情》,
都是當年最火的電視劇,引發上億觀眾的關注。
此時的王凱終于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的滋味,他每到一處,都會有大批粉絲接機,引起機場混亂,給其他旅客帶來不便。
這讓他非常不習慣,而且壓力很大,他只當自己是一個演員,這些追星行為讓他感到非常不適。
于是他開始了他的謎之操作,他買飛往各處的飛機票,最后又全部退掉,然后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悄悄去坐高鐵。
從始至終,王凱都是一個很正經的演員,不管是炒作還是緋聞,都是他所不屑的。
可是,就當他想要停一停,冷一冷,讓自己好好沉淀一下,消化一下的時候,父親卻突然病倒了,
而且還是令人談之色變的癌癥。
直到此時王凱才明白,他雖然是一名演員,但拍戲并不是他的全部,除了工作和名氣,他還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
2017年春節,王凱和胡歌一起登上央視春晚,演唱了歌曲《在此刻》,低沉溫柔的嗓音,讓眾多觀眾迷醉。
可下場之后,王凱就火急火燎的往醫院趕,因為此時,父親的病已經到了很嚴峻的地步,他們一家人的春節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該做的,王凱都做了,可還是沒能把父親留住,剛過春節沒多久,父親就抱憾離世了,沒有抱上孫子成他最大遺憾。
父親去世之后,王凱成熟了太多,比之前也更加內斂,在演員的道路上,他想追求更深刻的東西,
相比演一些偶像劇,他更想演一些有血有肉的平凡角色。
但真正促成王凱蛻變的,是一次體檢。
就在父親離世的第二個月,他在體檢時查出了肺部結節,在是否惡性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王凱就做好了最壞打算。
但萬幸的是,他的病情是良性的,只需要做手術就可以解決,可就算是這樣,也讓王凱有一種死里逃生,再生為人的感覺。
出院之后,王凱感嘆劫后余生,此時的他和當年的胡歌很像,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胡歌對演員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而此時的王凱,就是在重復胡歌當年的歷程。
康復之后,王凱在事業上的腳步緩慢了很多,每年也只有一兩部劇開播,2023年干脆沒有,
這讓喜歡他的觀眾有一種錯覺,是不是他真的已經涼了?
其實,王凱并沒有淡出影視圈,他只是找到了讓自己更加舒服的狀態。
王凱越來越像胡歌,不接廣告,也不炒作,在公眾場合也很少露面,即便露面,也是保持沉默,要多低調就有多低調。
出道十幾年,王凱也深感娛樂圈的復雜,特別是輿論環境,也幾次讓他陷入困境,
明明他已經很低調,可還是被人無中生有,有了陳喬恩、王子文、蔣欣、王鷗等緋聞女友,
這讓他不得不一次次的站出來解釋。
除了這些,王凱在演技上也面臨一些爭議,就比如有觀眾認為,他大部分角色在氣質上非常接近,
看的多了,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而且在表演上的很多細節,都有待提高。
還有就是,王凱這些年主要是耕耘在電視劇方面,并沒有通過電影大銀幕的考驗,
拍過的幾部電影全部撲街,反響平平。
但對于這些爭議,王凱選擇了沉默,現在的他除了拍戲,已經很少露面,正在嘗試做一些幕后工作。
王凱相信,一個演員能征服觀眾,讓觀眾永遠都記得的,只有作品,
在沒有遇見適合自己的角色前,他會一直安靜等待,
就像當年的胡歌一樣,沉寂多年,然后華麗轉身,完成了從“李逍遙”到“梅長蘇”的蛻變。
期待他在未來,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作品和驚喜,
也祝愿他能和胡歌一樣,在某一天突然宣布結婚生子的好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