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院的巡回審判車又來了……”
“聽說是劉大娘把她兩個娃兒告上了法庭,今天就要開庭了?!?/p>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看法官是啷個說的。”
天鵝村村民委員會門口,一群老百姓圍在那里議論紛紛。
原來,89歲的劉大娘因身體原因無法勞動,生活起居需要人照料,然而,在如何贍養老人的問題上,兩子女卻互相推脫責任,無奈之下,劉大娘一紙訴狀將自己的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子女履行贍養義務。
廖法官受理該案后,考慮到處理贍養糾紛,不僅要解決履行法律義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修復親情關系。于是,廖法官首先找到村干部溝通,詳細了解劉大娘的情況;后又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背對背”調解,但雙方始終各執一詞,調解未果。
為推進糾紛順利化解,考慮到劉大娘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廖法官決定到村里開展巡回審判。
庭審過程中,廖法官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意見,耐心向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一方面,反復給兩個子女做工作,從情理、法律等不同角度向其釋明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另一方面,又同村干部一起勸導劉大娘要多體諒子女的難處,多些寬容,少些責難,努力與子女協商解決糾紛以安享晚年。最終,在法官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雙方當事人的“心結”逐漸打開,兩子女承諾在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老人。至此,老人的贍養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庭審結束后,廖法官趁熱打鐵,結合該案向旁聽的群眾及村干部宣講《民法典》中相關法律規定,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巡回審判車將法庭開進村莊、田間、農家,把便利的司法服務“裝上車”“送上門”,真正打通了司法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鄰水縣法院將繼續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強化“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讓群眾“零距離”感受司法溫度。
文稿|楊穗
編輯|廖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