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實踐中,一些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對經手的涉密文件疏于管理,被別有用心之人輕易獲取后,拍攝上傳至互聯網引發泄密。其疏忽大意的行為雖無主觀故意,但卻為泄密后果的發生大開方便之門,既危害了國家安全,本人也受到紀律處理。
案情回顧
案例1:2023年1月,某單位工作人員張某按領導安排,外出領回1份涉密文件。張某將涉密文件送科室負責人閱知后,即按要求辦理有關事宜。隨后,張某將涉密文件放在辦公桌上,被不明人員用手機偷拍并發送到多個微信群。案發后,張某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相關部門負責人也受到相應處分。
案例2:2019年8月,王某參加某專項工作會議后,將1份涉密文件帶回家中。其妻趁王某不注意,使用手機對涉密文件進行拍照,并在參加聚會時將文件照片擴散。案發后,王某被給予降級處分,調離工作崗位;有關分管負責同志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案例3:2021年2月,白某根據工作安排到單位保密室抄寫文件。因文件內容較多,白某趁文件管理員于某臨時外出辦事,用手機將3份涉密文件進行拍照并上傳到微信工作群。白某受行政記大過處分,于某受行政警告處分,相關科室負責人也受到相應處分。
案情分析
上述泄密案件的發生,主要有以下3個共同因素:
疏忽大意的持密人。3個案例中,對涉密文件負有管理責任的張某、王某和于某,在辦理、保存或傳閱涉密文件時疏忽大意,管理松懈,被人趁其不在現場或不注意之機,用手機偷拍后上傳到互聯網泄密。已經泄了密,而他們卻渾然不覺,事后追查時又茫然不知,及至追責時才大呼冤枉,悔不當初。
別有用心的竊密者。案例中的“竊密者”,或為我內部人員出于炫耀交流、學習使用等目的,如案例1、3中的不明人員和白某;或為體制外人員意欲竊取我內部政策以獲取特殊利益,如案例2中王某之妻。由于他們的作案動機比較隱蔽,事前沒有計劃,往往是臨時起意、見機行事,其竊密行為往往難以察覺。同時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也為其竊密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工作中如不加以防范,稍有不慎就給人可乘之機,導致失泄密案件發生。
形同虛設的保密制度。在上述3個案例中,機關單位的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均未得到落實。案例1中,張某領取涉密文件后未交文件管理員統一登記就直接呈辦,離開工作崗位時也未將涉密文件保存至保密柜中;案例2中,王某違反規定將涉密文件帶回家中;案例3中,白某違規將手機帶入保密室,于某對此熟視無睹。如果有關工作人員能夠嚴格落實保密制度,上述泄密案件就不會發生。
警鐘長鳴
造成相關工作人員疏忽大意之舉的原因主要有4個方面。
意識薄弱。保密意識薄弱,對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保密工作往往重之于言而失之于行;防范意識薄弱,毫無敵情觀念,將保密規定拋之腦后;紀律意識薄弱,無視保密紀律的嚴肅性,沒有想到過失泄密也要受到紀律處分,嚴重者甚至要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缺失。有的工作人員政治站位不高,不能將保密工作從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去看待,缺乏做好保密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盲目信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認為對方是可信可靠之人,就忽視保密紀律要求,沒有做到提醒、監督,及至案發時才追悔莫及。國家秘密必須嚴格控制知悉范圍,使用國家秘密必須嚴格落實保密制度。切不可盲目信任,將國家秘密置于危險之中。
僥幸心理。保密工作沒有一萬、只有萬一,來不得半點兒虛假。有的人一兩次保密違規沒有發生問題,就以為自己是幸運的那一個,經常以“放松一下沒關系”“下次好好做”來麻痹自己。殊不知,僥幸正是不幸的開始,沒有人能一直幸運下去。
每一名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都要自覺做國家秘密的守護者,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將各項保密要求落實于細節、付諸于行動。機關單位要引以為戒,深刻分析人員在思想、意識和行為中的失泄密問題隱患,針對性采取防范措施,嚴格保密管理。
來源:保密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