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2日至17日,中蘇發生珍寶島沖突。在各類媒體的報道中,中方視角的珍寶島戰斗過程已經相當明晰,但是來自俄方的相關資料卻寥寥無幾。俄羅斯軍事學者弗拉迪斯拉夫·莫羅佐夫,利用俄羅斯國防部中央檔案館剛剛解密的檔案,披露了珍寶島沖突期間的沖突狀況。
珍寶島
珍寶島位于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中國一側,但蘇聯官方堅持主航道中心線不是國境線,國境線應是中國一側江岸的切線。
俄方檔案這樣表述珍寶島沖突具體過程:
1969年3月,中蘇因珍寶島爭端局勢嚴重惡化。起初蘇聯邊防軍試圖在不開槍的情況下,將中國人趕出珍寶島,于是雙方經常在烏蘇里江江面上發生推嚷和互毆現象。
中蘇雙方互毆
3月2日,蘇軍再次前往江面驅逐中國的邊防軍,與中國軍隊發生交火。當天晚上,兩軍在互有損失的情況下脫離接觸。
3月13日,中國軍隊在炮火掩護下再次登上珍寶島。兩天后,至少有一個連的中國軍人第三次登上珍寶島,蘇聯邊防軍第69邊防總隊的摩托機動隊發起攻擊。在他們沖擊登島的過程中,遭到數倍于己的解放軍猛烈打擊。此時的解放軍動用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導致蘇軍損失慘重。后來,蘇聯動用正規軍第135摩步師,投入了冰雹齊射火箭炮。蘇方聲稱,成功將中國軍隊驅離珍寶島。
3月16日至17日,中蘇兩軍動用身管火炮、迫擊炮進行對射,但雙方不再發生接觸。
珍寶島戰役蘇軍T62坦克
沖突結束后,蘇聯國內謠言紛起,有人甚至以親歷者的身份胡說八道,聲稱蘇軍在進攻時動用了激光武器,甚至電磁脈沖武器,同時還出動了伊爾-28轟炸機。實際上,蘇聯在整個沖突過程中只投入了米-4直升機,之外再無任何軍用航空器參戰。
蘇聯檔案里的蘇軍陣亡士兵
關于蘇軍陣亡的人數,蘇方聲稱正規軍和邊防軍合計陣亡58人,但莫羅佐夫從俄羅斯國防部中央檔案館里獲得了完整的陣亡名單。通過這份名單,莫羅佐夫發現了一系列過去被忽略的細節。
一、珍寶島地區實際上只發生了兩次戰斗,即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但整個沖突時長超過了兩周。
二、中國軍隊沒有用特意向蘇聯方向烏蘇里江東岸開火,而之前許多蘇聯和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軍隊向蘇聯一側進行了侵擾性的射擊。
三、盡管中國在沖突爆發之初便將火炮和迫擊炮送上了珍寶島,但蘇方并無有關中方炮彈落入烏蘇里江東岸并造成人員傷亡的記錄。
珍寶島
珍寶島沖突蘇聯雖然口頭上聲稱自己勝利了,但是珍寶島最后還是落入了中國人的手中。1990年,珍寶島歸屬問題得以解決,1991年俄方承認珍寶島屬于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