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24日凌晨攻占總統府,南京解放,蔣介石費盡心機想要促成的劃江而治也失敗告終。面對國軍的節節敗退,蔣介石不得不選擇退守臺灣,保存實力。為了不讓解放軍順利接管政權,蔣介石臨走之前,做了三件大事,圖謀東山再起。
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
1、發動宣傳戰
蔣介石
蔣介石在敗退臺灣前,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貼滿傳單,傳單上寫道“美國馬上就要進行第三次世界大戰,委員長中秋節就要回來吃月餅”。為了達到制造混亂的目的,蔣介石退出大陸之前,將南京監獄里面的所有地痞、流氓釋放,妄圖大陸治安越加混亂。
2、帶走大量的黃金和文物
蔣介石帶走的黃金和文物
1949年蔣介石敗走臺灣,為了洗劫財富,蔣介石全然不顧幾億國人掙扎在生死線以下,下令將國庫金銀珠寶,故宮價值連城的古董字畫全部搬空運往臺灣。據說,蔣介石運送到臺灣的金塊有227萬兩(1兩約為37.5克),以現在的價值來說,約為2500億元,而就當時來說,價值則更高。
晚年的蔣介石和宋美齡
至于文物,從戰事潰敗的那天起,蔣介石對故宮文物早已虎視眈眈,并早已下達明確的指示。國軍將故宮文物分三批由南京遷往臺灣。據統計,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五千四百九十六箱,并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最有特色的精品。蔣介石曾說過:“凡是能帶走的堅決帶走,帶不走的統統毀掉。”
3、全國部署潛伏特務,為反攻大陸做準備
國民黨特務劇照
蔣介石退守臺灣前,曾命令國民黨各大特務機關在全國部署潛伏特務,為未來實現反攻大陸,做長期準備。當時潛伏大陸的國民黨特務數量龐大,僅南京一個城市的特務就多達3000多人。1949年4月24日,在一片歡呼聲中,解放軍進入南京城,然而此刻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似乎隱隱透露出一絲絲不安,在慶祝的人群中,偶爾能發現幾雙陰冷的眼神,那些秘密潛伏在南京的三千多名特務開始蠢蠢欲動。
國民黨特務劇照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逝臺北士林官邸,柩厝市南慈湖畔,享年87歲。從1949年撤退到臺灣后,蔣介石再也沒有回歸故里浙江溪口。當然蔣介石去世后魂歸故里,也成為是一種奢望和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