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白女士,上海人,1981年生,新加坡留學,不婚不育。
曾是托福老師,課時費一小時幾千,后創(chuàng)業(yè)實現(xiàn)“財富自由”。
在20歲時查出罹患紅斑狼瘡,23年患病期間爆發(fā)了7次,于是,今年決定在父親的陪伴下、赴瑞士結束一生。沙白在安樂死之前,錄視頻說:她度過了極好的一生,不虧欠任何人,此生無憾。
她帶著一條fo圖案的項鏈,一本書和爸爸送她的一條圍巾,踏上了瑞士的單程之旅。
沙白在個人社交賬號上分享的生活來看,屬于標準的上海不婚不育的精致女性。
打卡40個國家的美食.......
她曾一年花費一百萬買衣服包包。
在生命倒計時,對著鏡頭說,LV的包與圍巾準備留給那誰。
1
選擇自殺的人
往往與父母的關系有問題
父親曾求她,再陪我好不好?
她說,不要。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tǒng)進行攻擊,好多人可以與這個病共存,活得長壽。
沙白白在病情不嚴重的時候,為了身材,美麗的考慮,沒有配合醫(yī)生治療。
今天,我特別想談談她與母親的關系。
在視頻中,她多次談及母親的冷淡,直言自己并不欠這個家庭什么,她覺得自己沒有盡孝的責任。
雅億刷了一晚上,把她前面視頻都看過。
我從她的視頻里找了一些細節(jié)。
最后一次犯病,沙白一直水腫,身體里的水腫不是軟的,是硬的,非常難受,她無法生活自理,于是她就搬去父母家。她媽媽見到她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你生這個病給我?guī)矶嗌俾闊﹩幔俊?/p>
沙白住院,母親從未打電話問候。
沙白的理解是:“媽媽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思維比較傳統(tǒng),總覺得我該給她打電話,而不是她給我打,但我連拿電話的力氣都沒有。”
在醫(yī)院的三個月里,沙白體重腫脹至140斤,她的大小便無法自理,翻身困難。都是父親在照顧,母親一次也未前往探望,給出的理由是自己不會打車。
在決定去瑞士之前,沙白通過基因檢測公司拿到一份報告,確定自己的紅斑狼瘡為母親遺傳,當她拿著檢測報告怒氣沖沖去找母親對質時,母親表現(xiàn)得很不服氣,甚至有些傲慢。
沙白希望得到“對不起”。
媽媽卻說這個病是從丈夫家族遺傳而來的。
這件事,激化了母女矛盾。
在沙白今年發(fā)病之前,沙白覺得母親“還是一個不錯的媽媽。”母親從小給予她很多陪伴,培養(yǎng)了她在音樂、畫畫、跳舞和演講方面的特長。
沙白說:“每次演講前,媽媽都會在家?guī)臀遗啪殹K屛铱粗难劬毩暎f只有在家里看著她的眼睛不害怕,才能在面對全班同學時不害怕。”
沙白說自己考得不好時,母親也從未在學習上對她苛責。
她和母親會像閨蜜一樣分享男生的八卦。
雅億感慨:閨蜜般的母女,如何在一年時間內,鬧得這么僵?
2
孤兒的心
讓你感覺自己不被愛
是仇敵最大的詭計
雅億為什么寫沙白?
因我深深被她父親吸引。我看了她前幾年的視頻,覺得她媽是愛她的。
比如,在沙白第一次生病時,母親流著淚告訴她得了紅斑狼瘡,勸她要聽醫(yī)生的話好好養(yǎng)病。
母親,是一個很有愛、懂陪伴、花了很多心思栽培女兒的女性。所以,沙白白會記得生病前母慈女孝的諸多細節(jié)。
母女關系,是什么時候變質的?
我猜測,應該是從沙白選擇不婚不育,并且把男人女人都當做“可以戀愛的對象”開始。
母親,是特別傳統(tǒng)的女性,怎么會接受女兒的重口味?
特別是女兒患病后,仍然要縱欲、喝酒、全世界到處玩,生活不規(guī)律、曬太陽,也不服藥,發(fā)視頻抱怨傷口耽誤性生活。
后來,犯病一次比一次嚴重。
母親心如刀割,感到很憤怒,理解不了為什么女兒要作踐自己的身體,以近乎自殺的方式來對抗?
病到生活無法自理,跑回家來,母親質問女兒,你知道生這個病給我?guī)矶嗌俾闊﹩幔?/p>
雅億覺得,母親在情緒里的,她想表達的是對女兒的心疼。但病痛中的沙白,心思意念里有很多的破口給仇敵攻擊了,謊言的ling進來了——這個謊言,是當年在yidian園子里的故伎重演。
撒謊者告訴女人——你不被愛,把你帶到世界來的這位,對你有所保留。
撒謊者繼續(xù)ta的謊言——既如此,你出走吧。
面對沙白提出去瑞士自殺的想法,母親更矛盾:若支持女兒等于眼睜睜看著女兒死,反對女兒又面對著她更大的悖逆。
我可以理解,為什么沙白白的母親一直在選擇逃避。
太愛、太痛、獨生女啊。
女兒這邊呢,一直活在我行我素中,她被撒謊者蒙蔽到內心只有一個感受:我不被愛,我沒有價值,我生不如死。
3
有些心理咨詢
會把人帶到分辨善惡樹下
大家要小心
沙白錄了視頻,有關心理咨詢的。
她在自殺前一年,多次付費跟心理咨詢師聊,她想搞清楚自己與母親等外界事物的關系。
咨詢的結果是一個悲劇性的指向,讓沙白明白感覺自己的母親不是因為我是誰而愛我,而是想讓我成為一個她心目中的我而愛我(沙白白的原話)。
就是說,咨詢的結果是讓她篤信“有一類媽媽就是天生不愛孩子的,而我的母親就是其中一位。”
雅億感覺,她被嚴重誤導了。
雅億不是質疑心理咨詢這個行業(yè),我自己也在學,我找督導,找咨詢師,受益頗多。我只是想表達,與心靈有關的學習要謹慎,這個行業(yè)魚龍混雜,督導咨詢師的根基與發(fā)心,太太太太重要了。
市面上有很多咨詢師毫無立場,純粹為錢而說你想聽的話,甚至用催眠冥想等方式“植入謊言”。
沙白覺得“不被愛”,咨詢師投其所好。一年不到的心理咨詢,抹殺了母親幾十年的養(yǎng)育之恩
沙白沒想過,如果母親只為打造她自己心中的孩子,那為什么在她成績考不好時,她從不責怪?
沙白沒想過,母親快八十歲了,老人接下來面對的死亡比她選擇的死亡,更悲慘、更凄涼。
沙白視頻在聲討母親。
我感覺,她是在呼喚親密關系,她渴望得到母親的回應。甚至她已經(jīng)決定自殺后,還做了很貴的基因檢測。
她想把檢測結果當作手段,希望媽媽多關心她一點。她的潛臺詞是:媽媽,我是因為你的基因才這樣,你能不能再愛我一點!
媽媽,已經(jīng)老了。
老,意味著她即使感覺到了,即使她想,但也會沒有能力去改變什么。所以,媽媽一直在逃避。
雅億覺得,媽媽有可能是支持丈夫去陪女兒走最后一程的。在最后的幾個視頻里,沙白白吐槽爸爸走到哪里先找?guī)0职直傅卣f,我老了啊,真老了啊,我明年還會來這里,以后我得了絕癥也來這里。
雅億看這些視頻,淚目了。
明明是彼此深愛的一家,為什么臨死前,有那么多怨懟與遺憾呢?
沙白說,自己這輩子沒有遺憾。
她高傲和執(zhí)拗的外表下,藏著最大的遺憾就是母女的關系。謊言一個接一個、誤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太難解開了。終其一生,她用各種zuozuozuo在爭取媽媽的一句對不起,而媽媽痛徹心扉又沉默不語。
沙白,簡直是現(xiàn)實版的電影《阿飛正傳》。
男主張國榮飾演的旭仔,從小被大戶人家拋棄,被交際花繼母養(yǎng)大。
租來的單身公寓,他搖搖晃晃地跳著曼波舞,一副魅惑人的面孔,舉手投足攝人心魄。
很多人來過這個公寓,性很多,愛很少,幾乎不知道何為愛。
他是個棄兒。他和養(yǎng)母幾番爭吵,找到生母成了他唯一的信念。后來,他終于來到了菲律賓生母的豪宅,生母讓庸人告訴他“她已經(jīng)不住在這里了”。
“尋而不得、無家可歸、無愛可以汲取”,成了他永遠的宿命。黃昏將盡的熱帶雨林里,他離開,沒有回頭他不讓母親看到他的樣子,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
演員張國榮的經(jīng)歷跟旭仔很相似。我看過他早年留學英國時期的資料,他是那么寂寞,那么孤獨……
《阿飛正傳》里,作者用一種寓言解釋命運:“我聽人家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地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旭仔緩緩死去時說:無腳鳥其實什么地方都沒有去過,這只鳥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死了。
犯罪后,找不到根,沒有方向,失去了愛的能力,不停地錯過、揮霍、尋覓又拋棄。尋找落腳處,卻因為各種原因,一次次投入到漫無目的的生活。
不知不覺中,將得救的賭注押給脆弱的自我意志。
當自我意志到極限的時候,選擇自殺。
沙白不也是這樣嗎?
這種純粹熱烈的人,注定是非黑即白,要么尋找到愛的源頭,要么往死里折騰!
ta需要一個命定,一個歸宿,一個榮耀的身份認同,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接納與愛。得之,他們就如使徒Paul那樣,上下求索百死不辭。不得之,他們定會成為——虛無者。在狂歡中,一直喊著我很愛自己,卻始終沒有真愛的能力。
很多這樣性格的人,在享受很多激情、賺得全世界之后,倏地,從這個聲色犬馬的紅塵中墜落……
如果,你我可以,拽住他們,告訴他們縱然你感覺親生父母不愛你,全時間都拋棄了你,還是有一位默默愛著你,還是有一條回家之路為你存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