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1875年出生,家境貧寒,幼年僅上過幾年小學,沒有多少文化,被清廷收編后升遷很快,歷千人管帶升旅長。北洋政府當政時,張作霖任奉天督軍,成了“東北王”,為東北奉系軍閥開山祖,俗稱張大帥。
張作霖
1928年6月4日凌晨5點,“東北王”張作霖乘坐的豪華列車正朝奉天方向駛去。當行至皇姑屯火車站的三孔橋時,一聲巨響,車頂棚和車窗瞬間被炸飛,大帥張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少帥》劇照
臨終前,張作霖掙扎著向身邊的人交代說:“告訴張學良,讓他趕快回奉天!”說完,這位北洋軍閥的末代統治者含恨而逝,終年54歲。
此時的張學良強忍悲痛,他非常明白,如果一旦發喪,那么虎視眈眈的日本侵略者肯定會借機出兵,東北局勢不可想象。為了爭取時間,張學良與家人商議后作出決定:對于父親的死,密不報喪。
《少帥》劇照
按照當時的東北習俗,父母去世,親人不準理發。而一向風流倜儻的張學良,為了麻痹日本人,把頭發理去。張學良此舉,實際上就是表示父親仍然健在,以此來掩人耳目。
1928年6月17日,京奉鐵路線上,一隊奉軍登上了開往奉天的火車。張學良一身伙夫裝扮混在隊伍中,通過士兵們的巧妙掩護,他一次次地躲過了日本人的盤查。1928年6月18日,張作霖遇害后的14天,張學良終于安全回到奉天。
張學良
回到奉天后,張學良馬上模仿父親張作霖的筆跡,草擬了一份手令:本上將軍正在病中,所有督辦奉天軍務一職不能兼顧,著派張學良代理。
張作霖生死不明,日本關東軍不敢輕舉妄動,日本內閣會議否決了關東軍出兵的議案,東北軍政權得以安全的過渡。
張學良和蔣介石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此舉標志著北伐的結束,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