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夢歸離》一如既往延續了郭敬明那骨子生硬無比的“裝X感”,看得人是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如坐針砧,如喪考妣......
網上吐槽男主侯明昊兩頰凹陷、聲音不堪入耳,吐槽女主陳都靈硅膠感滿滿、臺詞像是在棒讀,但如今整體看來,演員簡直是蒙受了無妄之災的“背鍋俠”,因為導演編劇的問題著實大到不可掩蓋。
讓人一目了然也最致命的是,導演壓根不會講故事。
貪多求全,什么都想插一腳,結果就是主線不清,看得人是云里霧里;本來一兩句話幾分鐘就能交代的事情,他能足足給你耗上一個小時;能用畫面交代的背景情節,他全堆放在長篇累牘的對話里。
節奏安排不考究,劇情推進慢得離譜,一倍速看得人覺得在浪費生命,二倍速看得人昏昏欲睡,三倍速還徒增煩悶,一集看完腦子像被奪舍了一樣只覺內里空空如也——其信息量之少、節奏之慢可見一斑。
這對重點關注“劇情”的看劇黨十分不友好,因為《大夢歸離》根本就沒嚴謹情節可言,就算有,導演也沒能駕馭好這龐大的敘事,導致劇情尤為稀碎。
開局,沒有前因后果,沒有鋪墊旁白,文瀟和訛獸的情感刻畫就很生硬——文瀟莫名其妙就舍身救人了,莫名其妙就上演了一番“生離死別”的悲情戲碼,但重點是這兩人非親非故的,幾分鐘前甚至還是陌生人,能如親姐妹一般如此難舍難分、情意綿綿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得摸不著頭腦。
然而,諸如此類的無比生硬、套路化、工業化、流水化的為了推動劇情的“工具化類”無腦劇情在劇中是比比皆是。
這是一部專門拯救“尷尬癌患者”的“神劇”。
只需看完五集,你的抗尷尬水平就能得到指數級上升,臉皮不薄了,腳趾也不摳地了,面也不改色了,一代“尷尬大師”橫空出世了。
不僅劇情玩尬的,它的配樂也尬出了天際。
《大夢歸離》里,配樂和劇情在很多時候是存在著很突出的違和感和割裂感的。
背景音樂一般是為了烘托情緒而存在的,但由于這部劇愛玩尬的,劇情不走心,情緒根本鋪墊不起來,所以配樂就顯得很多余且突兀,甚至更反襯了劇情的空洞。
打戲是慢悠悠還比不上三腳貓功夫的功夫,不是實實在在的拳拳到肉,像是隔靴搔癢的小打小鬧,數不勝數的慢鏡頭堆砌出來的是蒼白無內容的所謂美感,但爽感、熱血感和腎上腺激素飆升的刺激感沒有,只讓人覺得扭捏造作。
熱血、中二、燃炸風的音樂搭配上如此“萎靡”“無張力”的所謂“打戲”,又怎么不讓人滿腦子都是問號呢?
同時,由于劇情不給力,情感的刻畫不夠細膩,演員的演技不夠有感染力和引人共鳴,所以搭配的催淚的音樂也很形同虛設,為了煽情而煽情,結果就讓人十分膈應和尷尬,腳趾常常能摳出“三室一廳”。
當然,臺詞也是“玩尬的”的“重災區”。
“他急了。”
“好好好,這么玩是吧。”
“我祝你們成功吧。”
這簡直是互聯網過時爛梗的回收站,低智也低幼,中二感十足,廢話一大堆,完全沒有古人古韻,看得出來臺詞沒有進行精心雕琢和考究,像是老人家硬是要趕年輕人潮流想著照貓畫虎卻因為有“代溝”顯得反類犬的“自以為幽默”的幽默之作。
心智成熟的人看這部劇是對自我的折磨,畢竟由奢入儉難,你會時不時被這些一言難盡的爛俗臺詞所背刺,然后渾身起雞皮疙瘩,如坐針砧,全身刺撓。
“裝X感”是本劇一以貫之的靈魂所在。
不是說裝X不行,你能裝出一定高度是會讓人心服口服的,但是導演顯然力有不逮,裝得尤為拙劣,尤為漏洞百出,結果不但沒能“高級感滿滿”,反而更多成了“玩尬的”的小丑行徑。
就比如為了營造恐怖氛圍,無意義的所謂高級鏡頭對觀眾進行了輪番轟炸,但最后卻完全沒有一點驚悚感,技術尤為平庸和三流,雷聲大雨點小,讓觀眾時常有種上當受騙感。
同樣要刻畫詭譎感,《大夢歸離》比《唐朝詭事錄》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作為觀眾,無時無刻都在感覺到導演的“炫技”,因為光是時不時亂入的空境、回憶分鏡、長鏡頭、慢鏡頭就是一大堆了。
只是華而不實,這些所謂技法看著高級,但對劇的加成效果其實很捉襟見肘,沒有扎實的劇情做支撐,這些花里胡哨的表面功夫只會讓人更加不知所云,給人的觀感就更像是“一坨有著精美巧克力包裝的翔”了。
很難不懷疑,演員接這部戲,得被認定受了工傷——在拿腔作調、矯揉造作、故弄玄虛、云里霧里、無病呻吟、磨磨蹭蹭的本劇氛圍里,不少演員的也不由自主“端”了起來。
出場就領盒飯的“兔妖”就“裝感”滿滿。
她把瞪眼式演技進行了最大化發揮,同時配合上過于“濃墨重彩”的“網紅”妝造給人的感覺就偏驚悚和不適了,像是仿真人,像是人偶娃娃,恐怖谷效應拉滿。
不得不說,這部劇的妝造有些時候是用力過猛了,尤其是當演員過于“幼化”的時候。
“白玖”這個角色讓人很難受,他在妝造過于“厚重”“死白”、濾鏡過于“磨皮”和“死亡”的情況下,性別被模糊了,同時臺詞吐字不清,聲音也極為聒噪,動不動就尖聲大叫,不像是少年,倒像是少女。
別的偶像劇里,你會看到大量“男對女”的“男凝”鏡頭,在這部劇里,你同樣也能看到不少“男凝”的鏡頭,只不過很多是“男對男”的那種,這就很有“男人像公公”“女人比男人像男人”的既視感。
《大夢歸離》炒CP炒得明顯,炒得刻意,炒得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完全喪失了曖昧的令人上頭感,太過直給反而廉價無比。
尤其是同性CP,其中,主要是“男男”居多,“女女”也有,不過只是稍加點綴,沒有男男那么“大肆鋪張”。
只是可惜,男一男二之間的情感張力不夠飽滿,CP感弱了些。
相較而言,田嘉瑞著實被侯明昊碾壓了。
眼神呆愣無神,毫無波瀾,不在狀態,主打的就是一個一視同仁地接不住戲,拍MV都不太合格。
連扮演高冷射手的程瀟都比他來得有吸引力。
當然也不是說,侯明昊有多無可指摘。
他的臺詞就有點虛弱無力,同時,可能因為減肥太狠,瘦得有些兩頰凹陷、法令紋突出,但整體上他的演技和顏值還是可圈可點的。
侯明昊飾演的男主短短幾集就立住了,腹黑、囂張、狂妄、可愛、搞笑、機靈、狡猾、深情,男主的復雜性被勾勒得很具體。
雖然他在大張大合的演繹上差了點火候,但他擅長內收,含蓄、抖機靈的部分把握得較為爐火純青,侯明昊身上的破碎感適配了這個有著悲劇底色的“大妖”角色。
不過,其實這部劇最值得稱道的是男女主角渾然天成的“CP感”。
在劇中,身為男女主的侯明昊與陳都靈出乎意料地很好磕。
雖然陳都靈這部劇也能看到一絲“面部饅化”的傾向,尤其在一些懟臉鏡頭里,顏值會有點崩壞,但大多數時候,這是無傷大雅的。
陳都靈本身就很貼合角色,高智感,無辜感,甜妹感,軟萌感,可愛感,狡黠感,聰慧感不缺,常常在淚盈眼眶的時候像是眼睛里有一團濕潤的濃霧,楚楚動人,我見猶憐,她撐得起女一號。
陳都靈和侯明昊磁場是合的。
這部劇大多數時候情節設置粗糙潦草,但唯獨男女主感情的鋪陳算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初相遇”兩個人就有一眼萬年的心動感,各種橋段的設置也尤為“瑪麗蘇”。
這很俗套,不可否認但卻是百試百靈,很是戳中觀眾心坎,同時,演員自然鮮活的演繹也起到了錦上添花的賦魅效果。
男主看著無堅不摧但有著不為人知的破碎的一面,女主看著虛軟無力但內核強大穩定,兩個人強強對峙,有來有往。
他們有平淡之中不失浪漫的愛意的流動,有相愛相殺的調情氛圍,有天雷勾地火的宿命感和推拉感,也有“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感。
好磕的點在于男主的區別對待,她鬧他笑,在尊重欣賞的底色上對其極盡寵溺,而且兩個人在一起就自動豎起屏障構建起獨屬于自己的小世界,恍若無人地打情罵俏、談情說愛,仿佛全世界都是他們PLAY的一環。
所以兩個人相處的劇情總能讓人忍不住“姨母笑”也“嗷嗷亂叫”,這的確能給人創建一個理想愛情的烏托邦,給予其精神慰藉和情感寄托。
在這部彌漫著“死人”氣息的劇里,男女主這條感情線是抹亮色,讓人耳目一新,是看點所在,希望后期不要走向崩壞。
如果你是“顏狗”,那在同行襯托下,人美畫面美,這部劇也的確算是“顏狗天堂”;
如果你是無腦追劇的唯愛追cp愛磕糖的觀眾群,那這部劇并非一無是處,還是能讓人泛起情緒上的漣漪的;
如果你要看劇情盤邏輯,那就不要來“沾邊”了,因為那會讓你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
如果你本就不愛看《云之羽》,那《大夢歸離》也得遠離,因為它是超低配版《云之羽》。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