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背景、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的多重因素下,我國開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中,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因此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為了提升大學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創新活力,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我國不僅相繼出臺了多項措施與法規,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問題,還通過各類競賽的形式進一步激起大學生們對于創新創業的熱情,也促使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明確創新創業目的,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10月15日晚,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總決賽落下帷幕。本屆大賽,大連理工大學參賽項目榮獲金獎4項、銀獎3項,創下了該校在這一項賽事的歷史最佳成績,書寫了在該賽事的新紀錄。
據悉,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共有153個國家和地區的514萬個項目、2083.6萬人次學生報名參賽,其中國外學生報名參賽人數達到38380人,涉及1993所學校的12063個項目,覆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等152所世界前100強高校(QS/THE/U.S.News/軟科四大排行榜排名前100高校共計152所)。其中1410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參加決賽階段現場比賽。
那么,從該賽事的參賽規模、參賽范圍、參賽國際學生數量、參賽高校層次以及入選比例綜合來看,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真正成為了世界青年高度關注、廣泛參與的國際創新盛會,擁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和權威性,并且賽事的競爭相當激烈,國內外頂尖名校學子摩拳擦掌。
基于這一情況,大連理工大學能夠過五關、斬六將,在與國內外超500萬項目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在與哈佛、麻省理工等頂尖名校的過招中,最終斬獲7項獎項,足以說明該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競賽指導水平、實踐教學等方面都實力在線。
本次總決賽中,大工機械工程學院的“智孔無憂——航空裝備小型自動制孔設備創領者”項目、“形云流水—流體壓力成形全球領航者”項目、化工學院的“摩塑科技——耐熱耐磨復合材料引領者”項目;力學與航空航天學院的“航宇助農——航天溫控技術賦能冰溫冷庫引領者”項目獲得金獎;機械工程學院的“百吸成鋼裝備——輔助大型薄壁工件高精高效制孔引領者”項目、建設工程學院的“知汛常安——AI賦能的洪水預報與調控解決方案引領者”項目、生物工程學院的“食來云轉——開發特色健康食品、助力云南鄉村產業”項目獲得銀獎。
事實上一直以來該校都享有“學在大工、創新在大工”的美譽,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顯著,每年大工學子在“挑戰杯”“互聯網+”等頂尖賽事中,捧回榮譽超1000余人次,在獲獎數量和質量上均位列全國高校前列。
僅在9月開學季,大工在“天正設計杯”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特等獎、現場答辯優秀獎、全國總決賽一等獎、最佳組織獎;在第七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在第十九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總決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在第三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匯總斬獲全國特等獎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
以上這些榮譽正是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勛章,我們也相信在大工這片創新創業沃土上,會有更多大工學子在國家級、國際級賽事中一展身手,成長為高質量創新性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