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經常提前放風的外媒發了一條王炸消息:規模可能逾10萬億元人民幣的新增財政刺激方案,將被考慮在11月初的重要會議被批準。
計劃在未來幾年發行超過10萬億元的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財政刺激方案將包括6萬億元用于地方政府化債和至多4萬億元用于土地和存量商品房的收儲。
同時消息還說,如果特朗普當選,可能會推出更加強有力的刺激方案。
這意味著,史無前例的刺激計劃可能要來了,將為中國經濟帶來一場及時雨,它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宏觀經濟與國運走向,還有我們每一個人。
個人選擇的結果往往會受宏觀與大趨勢的影響。正如1911年進宮做太監、1948年加入國軍、2022年還加杠桿炒房高位接盤的人,最終注定是損失慘重。
01
我們該怎么看這個事情呢?
首先,如果真的落地,10萬億絕對是超預期的資金規模。
在9月末央行推出一些列重磅貨幣政策后,市場就一直期待有大規模財政救市政策出來,但后續財政部召開了發布會,因為程序原因只是公布了政策重點:化債和支持房地產,并未公布具體的金額。
當時機構普遍預計,財政部推出的一攬子政策規模在5萬億元或6萬億元以上。
所以說,如果能推出10萬億刺激計劃,已經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
10萬億規模是什么概念呢?去年我國GDP是126萬億,10萬億占到了它的8%。
上一次這么大規模的救市計劃是在2008年,當時推出了4萬億的刺激計劃,相當于當年GDP的12%。
其次,這次的刺激計劃和美國大選息息相關。
11月初,也是美國大選的時間,大選的結果對宏觀經濟影響巨大。
相比于民主黨,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對華貿易政策更為激進和充滿敵意。
現任的總統拜登在貿易政策方面對中國僅僅是部分產品構筑超高貿易壁壘,剩余產品則繼續貿易。例如,雖然其任內對中國進一步加征了關稅,但范圍僅涉及約180億美元的新能源車、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
而特朗普則宣稱,若當選,將自華進口關稅一律提升至60%,廢除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針對中國車企在墨西哥設廠“繞道”出口美國的汽車,征收200%的關稅。
若特朗普重返白宮,對我國經濟及出口的影響將是巨大的,中國供應鏈可能也會加速向海外轉移,同時就業受到沖擊。
因此,這也是為什么說若特朗普當選,這輪經濟刺激的規模將會更大,不止10萬億。
最后,10萬億的刺激政策如果能出來,對當下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盡管近期樓市股市有了一些熱度,但當下的宏觀經濟,仍處在谷底,增長乏力,面臨通縮壓力,且就業情況不容樂觀。
9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降幅較8月擴大9.3個百分點。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
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3059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31715億元,同比下降5.3%。
9月份,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7.6%,仍在歷史高位。
前三季度,全國GDP增速為4.8%,其中第三季度為4.6%,低于全年5%的預期目標。
史無前例的困境,就需要史無前例的計劃來刺激。
02
這10萬億中,有6萬億用于化債,4萬億用于收儲土地和存量商品房。
可以看出來,主要核心還是化債和救樓市。
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和投資是主要引擎,而投資中又以政府投資為主。
但在過去一些年,地方已經累計了大量的債務,再加上近年賣地收入銳減,債務償付已經非常吃力,甚至有些地方連利息都快付不起了。
尤其是一些小城市,財政收入可能只有十幾億,但債務規模卻高達大幾十億甚至百億。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政府法定債務余額70.77萬億元。其中,國債余額30.03萬億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余額40.74萬億元。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隱形的可能還有更多。
光這些債務大山已經壓得地方喘不過氣來,更別說去新增投資了。
地方債務問題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堵點。
這也是要花大力氣去化債的原因。本質還是孩子干了錯事,父母來買單擦屁股。
除了政府投資,樓市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
在眾多產業中,房地產仍是支柱產業,對GDP貢獻最大,但是目前房地產仍在ICU中。
為了拯救樓市,官方下場收房從5月起就成了被祭出的大招之一。
最初僅有央行支持,給了3000億的再貸款支持。如今可能有4萬億加碼,則意味著這件事要全面加速,并在全國鋪開。
這將大大加快去庫存的進度,緩解供過于求的矛盾,同時推動樓市止跌企穩。
對房企和工薪階層來說,是好事。房企賣不出去的房子會有官方來收,然后被用作保障房,提供給工薪階層來住。
在未來,我國目前的房子庫存將很大程度上轉變為保障房,這也預示著我國的地產模式可能正向新加坡靠攏。
但是,刺激計劃也并非全是好處。
這么多錢,都是要發債募集,根上來看這又加大了債務,本質上還是債務轉移。
另外,借的錢總是要用收入來償還,對政府來講,這個收入就是稅收。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李嘉圖等價定理”。
李嘉圖認為,公債無非是延遲的稅收。在某些條件下,政府無論用債券還是稅收籌資,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價的。
從表面上看,以稅收籌資和以債券籌資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債券發行都體現著將來的償還義務;從而在將來償還的時候,會導致未來更高的稅收。
從這個定理的角度來看,發債還債行為最終何嘗不是由全民買單?
總結語
10萬億刺激計劃如果落地,將是史無前例的力度,影響巨大。
背后也折射出,當下經濟問題之嚴重,也是空前的。
這是繼9月末重磅的貨幣政策出爐后財政政策的 接力 ,直指地方債務和樓市高庫存兩大核心癥狀。
另一方面,這也表明,工具箱里的工具已經不多了,新一輪救市三板斧即將出盡,所以必須 重 拳出擊。
時間上來看,大洋彼岸,漂亮國的大選即將塵埃落定,結果對中國來講意義非凡。
這也是中國的國運之戰?!盎鸺病毙顒荽l,這艘巨輪未來將駛向何方?我們靜觀其變。
歡迎加入我在知識星球的付費社群,里面會及時推送樓市、宏觀政策、小道消息等財經內容;
你能看到往期被刪文章、付費文章,還能看到《國家為什么會失敗》等最新經濟相關電子書,還可以免費咨詢各類問題。
想加讀者群交流的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好友邀請進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