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毛主席一生唯一一次落選給了他當頭一棒,隨后病重的毛主席和其已有三個月身孕的妻子賀子珍一行人,黯然離開紅四軍到閩西一面養病一面指揮工作。毛主席一直都是個閑不住的人,沒事的時候經常走到人民群眾中與他們交談。
不料,被當地一個極有眼力見的地主老財發現了身份,上報給了國民黨反動派,敵人立馬派遣兵力對毛主席所住的村莊進行地毯式搜索甚至喪心病狂地放火燒山,就在粟裕帶領保衛團安排轉移的時候,毛主席的瘧疾卻發作了。敵人步步緊逼,毛主席臥床無法活動其妻子又大著肚子,就在保衛團的行動漸慢就要被敵人追上時,一位名叫陳添裕的農民站了出來,背著毛主席一口氣翻過了三座山與部隊會合,幫助毛主席逃過一劫。
主席對此十分感激,給他寫了紙條要他在革命成功后來找自己。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特意派人找陳添裕到北京參加建國四周年的晚宴,想要當面感謝。經過工作人員的一番尋找,最終毛主席卻對來的人說:“你肯定不是背著我爬了三座山的陳添裕?!边@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毛主席和陳添裕的故事要從紅四軍的“七大”會議講起。1926年6月22日,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巖城召開,毛主席因一票之差遺憾落選紅四軍前委書記,作為紅四軍的締造者和最高指揮者,毛主席不得已離開了紅四軍。正巧閩西即將召開閩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會,時任閩西特委會書記的鄧子恢邀請毛主席到閩西指導工作,工作人員都覺得這對于身體欠佳的毛主席來說,是個休養生息的好機會,都勸說他去閩西?!捌叽蟆苯Y束后,毛主席和懷孕三個月的賀子珍以及譚震林一行人去了閩西蘇家坡。由于毛主席的身份特殊,當時環境并不太平,到處都是“剿紅”的國民黨反動派,出于安全起見,毛主席在蘇家坡用了“楊子任”這個名字。
閩西“一大”結束后,毛主席沒有離開,繼續留在閩西以特派委員的身份指導永定縣革命工作,這期間在永定縣政府主席張茂煌家里住。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心情不佳,毛主席患上了瘧疾,發病的時候讓人忽冷忽熱,極其難受。在那個醫療技術落后的年代這個病不僅難治愈,還有極高的傳染風險,同志們請來的郎中都被嚇得落荒而逃,生怕被傳染。工作人員們到處求醫問藥,“毛主席重病”的消息不脛而走,甚至越傳越離譜都傳到了蘇聯那里。保衛科的同志很快就意識到毛主席的位置可能已經暴露,于是將毛主席秘密轉移到位于岐嶺鄉金豐大山內的牛牯撲村里,山里位置偏僻,人員流動量也不大,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并且這個地方的擴紅工作比較完善,老百姓們對紅軍非常感激,聽說有個姓“楊”的領導病倒了,還自發組織起來搭建了一座用竹子蓋的“小別墅”,毛主席也對這間房子十分滿意,親自提筆為這棟房子命名“饒豐書房”。毛主席在這座“別墅”里休養了一兩個月,身體有所好轉,在沒發病的日子里,他總是會在房子里讀書看報,偶爾也會出門和當地百姓坐在一起聊天。當地百姓對這個平易近人姓“楊”的領導非常有好感,大家都很喜歡他。
相對的,老百姓們有多喜歡紅軍,地主老財就有多討厭紅軍。他們對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十分不滿,但知道自己不敢惹紅軍,所以只能將怨氣積于心中。這些人中有一個叫張克識的豪紳非常奸詐,他表面十分擁護紅軍,背地里一直在謀劃如何跟國民黨通風報信。9月份,毛主席用化名楊子任來到了他的家里,由于張克識十分善于偽裝,毛主席并沒有對他過于防備,只是耐心跟他講解革命道理。張克識表面聽得很認真,內心卻在慢慢琢磨一件事。這個姓楊的先生看起來氣宇非凡,他身邊跟著的警衛都是大官,一定是個大人物,隱姓埋名在這山溝溝里養病,想到這些后,張克識準備將這件事偷偷報告給國民黨反動派。想到這里,張克識借口自己家里有事,便向毛主席請求離開了,主席不疑有他揮揮手讓他走了。為了不被共產黨識破,張克識沒有直接去找反動派報告,反而先行回家,一直待到了下午才出門,確認沒有人再盯著他后,他一溜煙跑到本地的偽軍政府,將他對“楊子任”的懷疑告訴了反動派。國民黨人員一聽心中便有了判斷,這一定是個領導級別的人物,于是仔仔細細詢問了張克識此人的相貌口音等等,張克識照實一一描述,由此反動派確定這就是紅四軍的領導者毛主席。偽軍政府不敢耽誤,立馬向上匯報此事,經過討論,偽軍政府認為寧愿錯殺也不放過。于是迅速調動了周圍幾個縣的兵力聯合圍剿。為了讓計劃能順利進行,他們將行動日期定在了中秋節,一是因為按照當地人的習慣,當天能不出門就在家里待著。二是一般情況下,警衛人員都會因為歡度佳節的氣氛放松警惕,這確實是他們動手的好時機。
9月17日中秋節,反動派糾集了附近13個鄉的民兵團和周邊縣城600余人的保安團浩浩蕩蕩向毛主席所在的金豐大山一帶撲來。狡詐的反黨派聽張克識說盧其中是毛主席保衛團的一員,于是先到他的家里燒了他的房子,假意抓捕了他的妻子,又故意將其放走,跟著她的腳步向大山深處搜尋。偵察能力出色的盧其中第一時間就察覺這是反動派的陰謀,連忙向主管毛主席安保工作的粟裕匯報了此事。粟裕一聽,連忙帶領警衛排和赤衛隊占據附近的有利地形阻擊敵人,雖然他們只有不到200人,但是作戰勇猛,在粟裕的指揮下阻擋了敵人多次進攻。敵人見強攻沒有機會,便改變策略,用放火燒山這種更加狠毒的辦法逼迫紅軍撤退。無奈之下,粟裕只好命令隊伍撤退。粟裕知道現在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得不轉移的地步了,他和陳兆祥商量由粟裕留下繼續阻敵,為毛主席轉移陣地爭取時間,陳兆祥則帶領毛主席一行人迅速轉移。陳兆祥不敢耽誤,立馬去找毛主席,卻不曾想一打開房間門就看到毛主席在床上瑟瑟發抖,這情形一看就知道毛主席的瘧疾發病了。這是兩人都沒想到的最壞的情況,這個時候賀子珍也懷孕6個月了大著肚子的她已經將整體的行軍速度降低了不少,禍不單行毛主席偏偏又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病,這給部隊轉移增加了很大的困難。為避免行軍速度過慢而導致全軍覆沒,陳兆祥當機立斷,決定自己帶領一隊赤衛隊員掩護孕婦賀子珍轉移,另外又找了陳添裕等4名年輕有力的青年抬著毛主席轉移,并約定兩隊在雨頂棚會合。
由于抬著擔架目標太大,行動也不便,幾人抬著毛主席沒走多遠就被民兵團追上,危急關頭陳添裕背上毛主席朝著附近的山東跑去,進入山洞的時候,陳添裕把腰彎得很低基本沒有破壞洞口環境,后面追趕過來的民兵一看山洞口布滿蜘蛛網看都沒看就向領頭人匯報里面沒人。其他反動派不疑有他,換了個方向繼續追捕。確認敵人走遠了以后,陳添裕才又背著毛主席從山洞中出來和其他三人匯合。為避免再次遇到敵人,4人專挑荊棘叢生的小道走,一路都很順利沒有遇上追捕。但是到了楊婆寨的地方又遇到了新的問題,面前的大山極其陡峭,基本只能容下一人行走,擔架根本無法抬起,更別說保持平衡快速通過了。幾人商量之后,決定背著毛主席翻山。毛主席發病雖然身體不舒服但是意識還是清醒的,一聽幾人要背著自己翻山越嶺,抬起手虛弱地說:“要不得,要不得,我起來和你們一起走。”然后用盡全力支撐著自己坐了起來。一看毛主席掙扎著坐了起來,陳添裕直接彎腰將毛主席背到背上勸他“楊先生你就別客氣了,敵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追過來了,我背著你快點走。”
然后不等他反駁就一路小跑上了山。但是毛主席也是個身高馬大的漢子,饒是陳添裕這種從小跑山路的大漢,背著這樣一個人在山路上不停地跑還是有點吃不消,看著陳添裕滿身大汗,毛主席十分內疚多次要求陳添裕將他放下來,但是陳添裕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一心只想報答對百姓很好的紅軍,一定要完成組織交給他將毛主席送到安全地帶的任務,一路上跑丟了鞋也顧不上撿,一口氣背著毛主席跑到雨棚頂。一個小時,翻越三座大山,走了十多里山路,陳添裕將毛主席安全送達地點后,躺在地上什么話都說不出來。隨后趕來匯合的粟??粗飨K于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毛主席對他說:“多虧了這位陳添裕和牛枯樸的鄉親們啊!”等到陳添裕緩過勁后,毛主席上前緊緊握住了他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隨后他從本子上撕下一張紙,在上面寫了字交給陳添裕并說:“我忘不了永定的牛牯撲人!等革命成功了,你就拿著這張字條來找我,記住,你一定要來找我?。 彪S后紅軍部隊便和鄉親們分開離開了閩西地區。
陳添裕完成這次任務只是出于對紅軍的感激,并沒有將毛主席說的感謝放在心上,也不曾想過要什么回報。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時隔24年,新中國成立四周年,毛主席在北京設宴,親自派人去邀請他參加。陳添裕欣喜過旺但也沒忘記自己得了肺結核,他對前來邀請他的同志說:“我把毛主席給我的字條弄丟了,哪里還有臉去見他??!沒想到過去了24年他還記得我還請我去北京做客。但是我現在病成這個樣子,萬一弄到了毛主席的身上,我哪里對得起他!”無奈之下,工作人員只好讓他的弟弟陳奎裕代替他前往北京赴宴。1953年10月1日晚上,毛主席向宴會上的賓客一一敬酒,當看到陳添裕的牌子時他停下腳步,打量了位子上坐的人后,他笑著說:“你肯定不是那個背著我爬了三座山的陳添裕!”不待來人回答他又說“我個子這么高,如果24年前是你背我的話,我的腳一定會拖到地上去!”陳奎裕沒想到毛主席竟然一眼就看出自己不是24年前的人,摸了摸頭只好說他哥哥家里有事情,所以托他來北京赴宴。主席緊緊握住他的手說:當年在??輼愕慕洑v我終身難忘,我一直都惦記著你們,共和國也不會忘記你們!毛主席對恩人,對人民知恩圖報銘記一生的精神和氣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