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梁山108好漢大聚義,在梁山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過著連神仙都羨慕的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由于宋江想要過一把官癮,于是帶著梁山眾兄弟接受朝廷招安。在招安后,梁山軍被朝廷當槍使,攻打遼國,征討田虎、王慶、方臘三大寇,自身傷亡慘重,高達七成,還有部分好漢退隱江湖,最后只有27人回到京城接受朝廷封賞。
然而,《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的下場還不是最壞的結局,在另一部由俞萬春著作的小說《蕩寇志》中,梁山108好漢在大聚義之后,與朝廷官軍的作戰中大批陣亡,其他人被生擒活捉,押解入京被梟首示眾,那么梁山108好漢在蕩寇志中的結局都是如何呢?
36人被押解到京城慘遭凌遲處死
蕩寇志《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這一回中,張叔夜在平定梁山后,押解著宋江、盧俊義等36人前往京城,向皇帝獻俘虜。這36位被俘虜的梁山好漢以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四人為首,接下來是小旋風柴進、李逵、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石勇、段景住、李俊、穆洪、張橫、張順、朱仝、雷橫、史進、戴宗、黃信、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李立、朱貴、張青、孫二娘、裴宣、歐鵬、燕順、朱武、樊瑞、鮑旭、李忠。
朝廷對36位被生擒的梁山好漢處置簡單粗暴,“均屬罪無可逆,合擬凌遲”。可憐的梁山36條好漢都被押解到菜市場,凌遲處死。除了被俘虜赴京處死的36條好漢外,其他好漢大多是在戰場上被殺的,還有部分是被生擒后虐待致死。
被生擒后虐殺3人:孫立、石秀、杜興
孫立、石秀、杜興三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梁山好漢攻破祝家莊的關鍵人物,其中孫立是祝家莊教師欒廷玉的同門師兄弟,他上了梁山后,臥底祝家莊,和梁山好漢里應外合,一舉攻破祝家莊。孫立的行為令人感到恥辱,即使是宋江也對其沒有好感,將其排擠出36天罡,屈居地煞之中,即使在地煞之中,也不是第一,而是地煞第三。
俞萬春對孫立的印象自然更差,安排死里逃生的欒廷玉折磨被擒的孫立,其中過程非常血腥,恐引起讀者不適,不宜詳細敘說,總之要多慘,有多慘,最后被欒廷玉活活折磨死。
三打祝家莊時,石秀故意被孫立生擒活捉,進入祝家莊之中,充當內應,攻破祝家莊,殺了莊主祝朝奉,因此祝家莊眾人對石秀的印象很差。在《蕩寇志》這本書中,石秀被真大義砍斷左臂生擒,交給祝家莊莊主祝朝奉二弟祝萬年,被其割去舌頭,最后被取出心獻祭莊主祝朝奉。
杜興也是如此,他是梁山好漢和李家莊莊主李應的引薦人,被生擒后,由祝家莊莊主的三弟祝永清處置,被他用刀一頓亂割,取出心肺,獻祭于祝朝奉靈位前。
傷重、吐血、氣絕而亡3人:關勝、林沖、魯智深
關勝在和云天彪的對戰中將其擊敗,追殺云天彪的時候,被傅玉以飛錘暗算打成重傷,不治身亡。林沖被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人身攻擊,被罵得昏厥,后看到仇人高俅的首級后,感覺自己一生都因為全家被害一事憋悶,怒氣攻心吐血而死。魯智深在和張叔夜的兩個兒子張伯奮、張仲熊激戰后,體力不支,陷入癲狂,大鬧忠義堂后,氣絕而亡。
剩下的66位梁山好漢陣亡
在《蕩寇志》中,梁山好漢如同紙糊的一樣,很容易便被三十六雷將所殺,而三十六雷將如同神仙附體,個個刀槍不入,直到最后也沒有一個折損。梁山好漢中,死得最有尊嚴的當數我們敬愛的打虎英雄武松了。
蕩寇志中,武松并不是在單打獨斗中被殺的,而是和唐猛,龐毅、聞達三人車輪戰之后,力盡而亡。武松首先和唐猛展開激戰,兩人大戰三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隨后龐毅替換唐猛,和武松廝殺在一起。龐毅的武功比唐猛只高不低,和武松一百回合戰平。武松看到對方兩人輪番和自己交手,于是突出重圍,想要逃走。武松剛從秦封山上跑下來,還沒喘口氣,唐猛便抄近路下山,等待武松多時。
武松和唐猛大戰二百多回合,聞達恰巧路過,替下唐猛,大戰武松。武松經過連番大戰,體力嚴重透支,已經是強弩之末,在五十多個回合后,大吼一聲仰天嘆道:“我武二一生正直,不料今日如此”,隨后借著一陣怪風,逃到拔松山,氣絕身亡。
其他梁山好漢大多死得很慘,如秦明被顏樹德一刀斬于馬下,其他好漢大多也是悲慘命運,不在這兒一一敘說了。
結語
《蕩寇志》中,俞萬春顛覆了眾人對梁山好漢的形象,嚴重貶低梁山好漢,將108好漢全部寫死,因此這本書不被眾人所認可,文學價值和《水滸傳》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