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低生育率問題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我也寫過不少文章分析低生育率問題。關于低生育率的成因,有人引用《動物世界》節目里的一句話說:“當生存環境惡劣的時候,動物會自動減少生育。”那么,近年來生育率下降,是因為生存環境惡劣嗎?
我不知道“當生存環境惡劣的時候,動物會自動減少生育”這句話是否符合事實,但我知道“當生存環境惡劣的時候,人類會自動減少生育”這句話不符合事實。下面我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來分析。
橫向來看,根據聯合國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2023年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平均生育率如下:
發達國家和地區(More developed regions)的平均生育率為1.45,
欠發達國家和地區(Less developed regions)的平均生育率為2.36,
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的平均生育率為3.94。
可見,從總體上來看,國家越發達,生育率越低。難道發達國家比不發達國家的生存環境更惡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例如,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3年德國的人均GDP為52746美元,生育率只有1.44;索馬里的人均GDP只有644美元,生育率高達6.13。難道德國的生存環境比索馬里更惡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縱向來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60年世界人均GDP為450美元,生育率高達4.70;2023年世界人均GDP為13138美元,生育率只有2.25。難道2023年的生存環境比1960年更惡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以中國來說,現在是有史以來平均生活水平最高的時代,但同時又是生育率最低的時代。
所以,無論是從橫向來看還是縱向來看,“當生存環境惡劣的時候,人類會自動減少生育”這句話都不符合事實。
我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當生育成本過高時,人們會自動減少生育。生育成本既包括養育孩子的直接財務成本,也包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時間成本包括看護孩子的時間、做家務時間的增加等等。機會成本包括:養育孩子導致有報酬工作時間減少,影響職場發展等等。
國內外的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生育孩子后,會面臨“母職懲罰”問題。母職懲罰是指,女性在生育孩子后,會在職場上遭遇工作機會受阻、收入減少等困境。母職懲罰主要是針對那些既要在外工作又要在家照顧孩子的母親。從收入方面來說,母職懲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就業率下降,二是有報酬工作時間減少,三是工資率下降。
在農業社會,生育和養育孩子的成本比較低,過去有句俗話說:“多生一個孩子不就是多添一雙筷子的事情嗎?”可見在農業社會,許多家庭只要能把孩子養活就行,至于孩子能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這些事情都不用考慮。因此,那時一個家庭往往能養活四、五個孩子。但在現代社會,孩子受教育年限越來越長,生育、養育、教育成本越來越高,所以,雖然現代社會比農業社會富裕得多,但普通家庭養育兩個孩子就會感到經濟壓力很大,更別提養育三、四個孩子了。
多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例如,七普數據顯示,按受教育程度區分的15-64歲婦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數(活產子女數)如下:
小學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1.97個孩子,
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1.55個孩子,
高中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94個孩子,
專科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78個孩子,
本科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63個孩子,
碩士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57個孩子,
博士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0.63個孩子。
可見,統計數據確實顯示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會降低生育率。但也有一個例外,博士文化程度的女性平均生育的孩子數稍高于碩士,與本科文化程度的女性生育的孩子數持平。
為何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原因是,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通常收入也越高,導致生育孩子的機會成本也越高。
當然,生育成本過高,只是生育率下降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而不是唯一原因。要提高中國的生育率,需要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減輕育兒家庭的生育、養育和教育成本,而不能通過降低女性受教育程度來提高生育率,正如不能通過倒退到農業社會來提高生育率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