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偉嘉
有關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有幾個重要的事實必須澄清。閑話少敘,直入主題——
事實一: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個概念嗎?
首先先把答案亮出來:肯定不是。
為什么鄙人要把這個放在第一個呢?因為后面所列的事實,很多都是要以這個事實來作為基礎的。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的話,那么對這段歷史就會產生許多誤解,就像網絡上出現的許多形形色色的言論。
切入正題。為什么不是?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從時間軸上來看:朝鮮戰爭爆發于1950年6月25日,而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于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
從參戰方來看,美國和朝鮮是從1950年6月25日開始從頭打到尾的,而中國是1950年10月19日參戰的。
從地圖上看,朝鮮戰爭打響于三八線,而抗美援朝戰爭則始于鴨綠江。
所以,朝鮮戰爭絕不等于抗美援朝戰爭。從數學上說,抗美援朝戰爭是朝鮮戰爭的真子集。可以說抗美援朝戰爭是朝鮮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你不能說抗美援朝戰爭就是朝鮮戰爭。這個大錯特錯。
對于美國人來說,他們打的是朝鮮戰爭,開始于1950年6月25日;對于中國人來說,我們打的是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于1950年10月19日。鄙人覺得,這是中美兩國對于這段歷史認知不同的一個原因所在。
事實二:抗美援朝戰爭阻礙了新中國解放臺灣?
有一種論點,認為我們不應該出兵抗美援朝。因為抗美援朝使得新中國把重心放在了東北方向,結果就耽誤了解放臺灣的時間,留下了一個延續至今的遺憾。
誰都希望臺灣盡早回歸,筆者也不例外。臺灣問題當然是遺憾沒錯,但是冤有頭債有主,真不是抗美援朝戰爭耽誤了臺灣解放。
還是從時間線上來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27日美國第七艦隊非法進入臺灣海峽。10月19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
毫無疑問,美國第七艦隊下場,標志著解放臺灣難度的飆升。但是此時,抗美援朝戰爭尚未打響。怎么能說是因為抗美援朝戰爭阻礙了解放臺灣呢?應該是朝鮮戰爭阻礙了解放臺灣。(所以說為什么要把概念區分放在事實一。)
可以說美國介入臺海阻礙了解放臺灣,也可以說蘇聯和朝鮮對中國隱瞞情況的行徑,阻礙了解放臺灣,但是你不能說是抗美援朝戰爭阻礙了解放臺灣,這個邏輯上是不對的。
其實,某種意義上,不但不是抗美援朝戰爭阻礙了解放臺灣,相反,反倒是美國介入臺海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毛主席做出了出兵朝鮮的決策:中國海空軍方興未艾,無法在臺灣海峽與第七艦隊正面交鋒。既然如此,不如發揮自己的長處,派出身經百戰的中國陸軍在朝鮮半島與美國直接對抗。美國作家大衛·哈伯斯塔姆在《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中,持的就是這種觀點。
事實三:中國和美國,誰才是戰爭的贏家?
有種說法認為:朝鮮戰爭停火線并不是三八線,實際上停火線大部分位于三八線以北,韓國的國土在戰后反而擴張了。因此,這場戰爭,是美韓贏了,中朝輸了。
這個觀點論據沒錯,但是結論錯了。
在事實一中,筆者指出:對于美國人來說,他們打的是朝鮮戰爭,開始于1950年6月25日的三八線;對于中國人來說,我們打的是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于1950年10月19日的鴨綠江。物理學上不是有一個參考系嗎。參考系不一樣,答案也會不一樣。
對于美國而言,朝鮮人民軍一開始高歌猛進,一直打到了洛東江。而后美國通過仁川登陸扭轉戰局向北推進:先是三八線,再是鴨綠江。而后向南又回到三八線,且戰線最終停留于此附近。不說韓國的國土面積增加了多少,至少美國最終抵擋住了朝鮮的進攻。如果社會主義陣營控制整個朝鮮半島,那么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基地——日本,怕是就不安全了。從這一點來看,朝鮮戰爭美國確實是贏家。
但是,中國難道就是戰爭的輸家嗎?錯。中國也是贏家。
就像前面說的,對于中國而言,這場戰爭始于鴨綠江而不是三八線。在中美兩國當時巨大的國力差距之下,中國將美國從鴨綠江推回了三八線附近,當然可以稱得上是勝利,而且還是偉大的勝利。至于最終的停火線大部分位于三八線以北,可以說這個勝利有瑕疵,并非徹底完美,但是依舊是勝利。
中國從鴨綠江打到三八線,美國從鴨綠江退回三八線,毫無疑問,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贏了,美國輸了。
這是從戰線上體現的。鄙人再將歷史引申到現實。如果沒有這場戰爭的勝利,2016年的薩德,就不是部署在三八線以南,很可能就是直接放在鴨綠江邊上了。這個勝利的偉大可見一斑。
美國打贏了整場朝鮮戰爭,但是單看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戰勝了美國。這就是事實3的結論。
事實四:美國對朝鮮戰爭感到后悔了嗎?
前面說了幾個事實,也都是大家喜歡聽的話。但是最后的事實4,可能大家就不太會那么愛聽了。
關于這場戰爭,很多人都喜歡引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利所說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以此來說明美國被我們打敗了,美國被我們打后悔了。
美國確實是被我們打敗了,但是說打后悔了只怕未必。這句話確實是布萊德利的原話,但是話沒引用全。布萊德利的這句話的前面還有個前提:“如果我們把戰爭擴大到共產黨中國。”
因為之前麥克阿瑟要求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因此布萊德利說了這句話。
所以,布萊德利說的,根本就不是在朝鮮半島上進行的這場戰爭,而是他假設中的中美全面戰爭。用這句話去論證美國后悔了,是站不住腳的。
而且,筆者認為,美國也并不后悔打了這么一場戰爭。就像筆者之前提到的:抗美援朝戰爭美國是輸家。但是整場朝鮮戰爭美國是贏家。對于自己打贏的一場仗,美國為什么要感到后悔呢?大衛·哈伯斯塔姆在他的那本書的結尾部分寫道:美國人去那里(朝鮮半島)打仗是正確的。既然如此,何談美國后悔呢?美國并不后悔,這是我們應當注意到的。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也是當之無愧的立國之戰。我們完全有理由,也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誤判對手。
我們要做個理性的愛國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年的對手如今依舊存在,且依舊強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清楚對手的真實想法,無疑是很重要的。
(本文作者:曾偉嘉,“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編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