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國家高度重視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但相關的高端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和自主培養體系非常短缺。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作為國家新型科研平臺,始終牢記使命,勇挑重擔,自應國家號召發布“芯征程-百城千校 青少年人才培育計劃”起,已基于國創芯課堂平臺自主開發并推出“芯征程”系列科普創新研學、科研課程等活動,助力拔尖創新人才的早發現、早培養,加速推動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等問題貢獻堅實力量。
“芯征程-科創課題營”是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面向青少年的高端科研創新活動,從去年舉辦至今,被來自上海中學、復旦附中、南洋模范、星河灣雙語、萬科雙語、民立中學等全國各地家長和同學稱贊為“mini大學”,獲得了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中科院、華為公司、《科學畫報》等來自產學研各界的積極關注與支持,一批優秀同學嶄露頭角。在各方觀眾與家長群體的熱切呼喚下,2025芯征程-寒假課題營應運而生。此次課題營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專業的態度精心籌備。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發布青少年人才培育計劃
活動背景
本次計劃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至 23 日進行的青少年寒假科創課題營活動以培育“面向未來的創新素養”為核心,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豐富而富有挑戰性的課程內容。依托復旦大學優質資源和集成電路產業課題,讓學生們深入接觸前沿科研領域,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
·復旦大學答辯專家團 對話芯青年·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將充分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潛力,有機結合基礎教育階段青少年知識儲備、成長特性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等多維度目標,使學生在體驗科研閉環過程和樂趣的同時,發掘自身科創興趣與特長,全面提升科研創新的綜合能力。
·真實情境中的獨立思考與團隊協作·
活動結束時,學生們將完成高質量獨立課題報告,為自己的科創之路留下堅實的足跡。
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以培養青少年面向未來的創新素養為目標,幫助學生經歷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
·在實踐中創新 在學習中進步·
在此過程中融合跨學科的知識技能,采用科學研究的方式探索并解決問題,并形成相應的研究報告。
·跨越學科界限 融合科學知識·
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群體合作交往的能力。
·從設計到調試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
活動收獲
體驗科研閉環過程和樂趣,發掘自身科創興趣與特長;
提升科研創新綜合能力: 問題定義、科研協作、寫作和表達;
完成高質量獨立課題報告,強化優質強基綜評素材;
高校導師課題答辯面試,積累稀缺綜評模擬經驗;
創新拔尖的同學有機會獲得導師特別指導和推薦;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頒發的課題營結業證書。
家長反饋
課題特色
活動課題強調在真實問題中運用科學思維和方法進行持續探究,對標包括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內的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教育理念, 以提升解決復雜社會和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向導,并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課題根據青少年知識儲備優化,給不同基礎學生適配教學支架,并包含項目開題、理論學習、方案設計、實驗實踐、科研報告撰寫、項目面試答辯、研究小組協作和個人研究的豐富體驗。
課題營開啟“mini大學”模式。利用4天提前體驗大學4年的【通識大課】【專業分班】【理論學習】【科研實踐】【課題報告答辯】的全階段,宛如身處“mini復旦大學校園”。提前體驗大學學術生活和科研創新生活。時間緊任務重的高中生同學,亦能在中學階段獲得高考綜合評價面試、本科甚至研究生論文答辯的親身經驗,有助于后續的深造選拔。
課題由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復雜情境下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認知及腦機制研究項目組的跨學科專家指導開發。
課題簡介
課題EE01 AI for Science
深度學習與圖像處理
AI視覺革命 - 為你奉上一場盛大的AI 視覺盛宴
2024年諾貝爾三大科學獎項中,兩大獎項與人工智能研究相關,先是物理學獎頒給了曾獲圖靈獎的機器學習先驅,緊接著化學獎也將一半頒給了“人工智能”。本課題將帶你深入學習和實踐圖像處理的基本原理,讓你深入理解圖像的奧秘,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緊跟科技前沿潮流。了解深度學習在現實中的強大應用,尤其是 AI for Science 領域,拓展你的知識邊界。更令人興奮的是,你將親自動手實踐,完成人臉識別或人體姿態識別的模型訓練與部署,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課題EE02 人工智能與科技向善
用AI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AI 技術助盲出行研究- 你可以成為他們的英雄。本課題體驗全流程科研與極客產品原型開發實踐,快速掌握新知識并學會有效遷移到新領域。深入剖析人機語音交互技術,從發展歷程到關鍵技術,從豐富的應用場景到應對挑戰的解決方案。同時,在目標檢測的重要領域,帶你詳解 Yolo 算法,了解其核心理論、實踐應用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探索大數據時代下,算力芯片與計算機視覺的奇妙關系。
課題EE03 數字電路與芯片設計
硅基智能的文明基礎
解密AI智能的底層
為何沒有生命的硅基計算機竟能像人一樣“思考”?本課題將帶你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與硅基數字文明的算力底座,從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出發解構芯片,借助第一性原理,從“硅基文明大腦"的最底層細胞-晶體管開始,從0到1,帶你親手設計芯片中的基礎數字模塊并使用仿真工具對數字電路進行功能驗證與性能優化,以小見大,體驗芯片設計——創造硅基生命的核心過程,成為最酷的芯芯少年。
課題EE04 AI覺醒與EDA建模
硅基智能進化論
AI:助推人類進步or取代人類工作?
芯片的性能提升反過來促進芯片設計的效率,用計算機的智能替代重復的工作,不斷挑戰人類的智力去同時開發更好的芯片以及開發芯片的工具——EDA。本課題將帶你體驗獨家設計的集成電路電路自動化生成方法研究和芯片設計 EDA 工具研發實踐,真正感受快速學習與快速應用的未來能力成長。介紹 MATLAB這個強大的科學計算語言和編程環境,帶你掌握芯片設計的關鍵知識和技能,提升科學計算能力,為未來的科技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課題EE05 電子皮膚與納米柔性觸覺傳感器
當機器人走進生活
本課題深入淺出講解電子皮膚技術以及未來可穿戴設備和機器手及人形機器人交互的發展方向,同時,零距離接觸智能家居時代,智慧之家中的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技術應用,洞悉發電機制與傳感機制的奧秘,感受新型材料科技創新的魅力。有機會親自動手,從材料選取到制備摩擦層等體驗完整實驗過程,記錄發電效果數據。探索 TENG 信號輸出特點,掌握單片機采集高阻抗高電壓弱電流信號的方法,利用采集板觀察不同條件下的波形輸出。模擬智能家居搭建電子器件,通過 Arduino 編程實現圓盤對多個外設的控制。最后,繪制采集的數據,呈現 V - t 圖、mapping 圖等。通過跨學科知識的綜合,動手實踐,不僅培養科研思維,為理科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活動安排
整個活動周期分為線上和線下,形成閉環。
線下活動安排:
1月20日 D1: 開營破冰、科研通識、課題開題、小組協作
1月21日 D2: 課題理論學習、小組協作、試驗實踐
1月22日 D3: 課題理論學習、小組協作、試驗實踐、小組答辯指導
1月23日 D4: 成果答辯、模擬面試及論文指導
線上部分安排:
學員在2周內 完成課題報告寫作并遞交;
遞交后2周內 導師提供一次書面詳細反饋。
部分課題需要學生自帶筆記本電腦。
以上為基本安排,導師與課程小組根據課題實際進度調整,每天課后可能需要參與同學閱讀相關材料、準備小組任務。
活動相關信息
課程對象:高中一、二年級;學有余力、有科創基礎、愿意接受挑戰的初中高年級同學。(本次寒假營課程和項目活動基于高中階段設計。初中及小學階段的活動請咨詢小芯老師。)
課程形式:8-16人的大師小班 ,2-4人科研小組。
課程日期:2025年1月20日-23日,9點-17點
課程成果:科創成果和獨立課題報告
課程安排:4天線下集訓+線上課題報告指導
成果展示:小組答辯面試
活動地點: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張江總部,丹桂路999號,C5棟
活動報名
請聯絡
小芯老師微信
芯征程合作咨詢
上述內容及商務渠道等合作咨詢
請聯系芯征程張老師
郵箱:tina@shnicic.com
本次活動由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聯合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嘉善復旦研究院、《科學畫報》和鈦學堂共同為青少年引路“芯征程”。
集成電路領域雙科融合示范基地
集成電路領域雙科融合示范基地,是在浦東自2021年開展的“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融合發展示范區”(簡稱“‘雙科’融合”)建設背景下,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于2023年獲批建設的科普陣地。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建設教育培訓品牌——“國創芯課堂”,配合推進學科建設,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學校主陣地與社會大課堂有機銜接,為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共同努力。
上海集成電路科創教育基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 ‘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的要求,上海市科創教育指導委員會命名了一系列上海市學生(青少年)科創教育基地。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于2023年獲批建設“上海集成電路科創教育基地”。基地以培養青少年創造和思考的能力為目標,通過提供健全的課程體系、豐富的科創教育活動等形式,鼓勵青少年在集成電路應用領域進行創新和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核“芯”人才培養的溫床。現已上線上海市學生體育藝術科技教育平臺(https://shsunshine-zp.shec.edu.cn/kcw/#/home)并接受團體預約。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
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Innovation Center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是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于2018年由復旦大學、中芯國際和華虹集團三家單位共同發起建設。
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是一個具有獨立性、開放性、實體性的國家級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致力于解決我國集成電路主流技術方向選擇和可靠技術來源問題,為產業技術升級、大生產線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知識產權保護;打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項目國創“芯”課堂,通過前沿技術課程和專業培訓,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輸送精英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