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for baby
前言
隨著冬季的悄然降臨,氣溫的驟降使得兒童保暖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在中醫育兒理念中,保暖不僅關乎外在衣物的增減,更關乎內在陰陽平衡與氣血調和。遵循“三暖二涼”的保暖原則,結合中醫理論,我們可以為孩子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保暖策略。
背部保暖:固護陽氣之要
背部,作為人體陽氣的匯聚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醫有云:“背為陽,腹為陰。”背部受寒,則陽氣受損,易引發感冒、咳嗽等外感疾病。因此,在冬季,家長應特別注意為孩子增添背部保暖措施,如穿著高領衣物、佩戴圍巾等,以防止寒風侵襲。同時,需留意孩子背部是否出汗,及時更換汗濕衣物,以免濕氣滯留,損傷陽氣。
腹部保暖:護佑脾胃之本
腹部,脾胃之所在,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保持腹部溫暖,有助于脾胃功能正常發揮,促進消化吸收。兒童脾胃嬌嫩,易受寒邪侵襲,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家長應確保孩子穿著長衣長褲,睡覺時可用肚兜或薄被覆蓋腹部,以護佑脾胃免受寒氣侵擾。
足部保暖:激發經絡之氣
足部,作為人體最末端,其穴位眾多,與全身臟腑經絡緊密相連。中醫有“寒從腳下起”之說,足部受涼,則經絡氣血運行受阻,易引發全身性疾病。因此,保持足部溫暖對于兒童健康至關重要。家長應為孩子選擇保暖舒適的襪子和鞋子,避免赤足行走。睡前可用溫水泡腳,促進末梢血液循環,激發經絡之氣,增強體質。
頭部適度涼爽:調和陰陽之氣
頭部,為諸陽之會,陽氣旺盛。中醫講究“頭為陽,不宜過熱”。孩子頭部散熱較快,若穿衣過多,易導致心煩意亂、頭暈目眩。因此,家長在給孩子保暖時,應注意保持頭部適度涼爽,選擇透氣性好、保暖適度的帽子。同時,應避免在寒冷天氣中讓孩子長時間暴露于戶外,以免頭部受寒。
心胸適度透氣:保持氣血流通
心胸部位,為人體重要臟腑所在,也是氣血流通的關鍵區域。中醫有云:“心火宜降,不宜升。”若穿衣過于厚重,心胸部位過熱,易導致心煩意亂、口干舌燥。因此,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時,應避免過于臃腫厚重,保持心胸部位適度透氣,以促進氣血流通,保持心情平和。
冬季保暖,是兒童養生的關鍵一環。遵循中醫“三暖二涼”的保暖原則,結合兒童生理特點與中醫理論,制定科學合理的保暖策略,有助于增強孩子體質,提高抵抗力,讓孩子健康過冬。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生病期間請及時就醫
劉醫生育兒社群
掛號咨詢+健康科普
已經入群的家長請勿重復進群
如果人數已滿請添加小助手
微信:15529552912
劉 鑒
個人特長
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過敏性疾病如兒童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濕疹、成人過敏性鼻炎;五官科、眼科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鼻竇炎、慢性霰粒腫、慢性麥粒腫;兒內科雜病如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抽動障礙、小兒厭食及便秘、急慢性胃炎、小兒汗證、失眠、小兒遺尿、性早熟等。
學歷及職稱
中西醫結合兒科副主任醫師
中醫兒科臨床碩士學位
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華民族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理事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
呼吸學組肺功能協作組委員
陜西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分會委員
陜西兒童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
中醫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陜西分盟成員
陜西省保健學會品牌建設與健康傳播
專業委員會委員
陜西省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西安醫學會基層兒科科學會常務委員
陜西兒童生長發育專科聯盟常務委員
著有:《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工作經歷
2005.9-2006.8 廣西中醫藥大學瑞康醫院 兒科(碩士研究生)
2006.9-2008.6 陜西省人民醫院 兒科(碩士研究生)
2008.7-2014.6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工作
2013.3-2013.9 西安市兒童醫院 PICU (進修)
2014.6-2020.9 西安市中醫醫院 兒科工作
2020.11-至今 兒科醫生劉鑒工作室成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