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雜志的一篇文章論述了腫瘤免疫療法所面臨的十大挑戰(zhàn),其中“可靠的臨床前動物模型”位居榜首[1]。一般的小鼠模型難以完全復制人類腫瘤微環(huán)境中復雜的細胞相互作用;為了更接近臨床表現(xiàn),研究人員通常選擇在小鼠上同時構建人的免疫系統(tǒng)和人的腫瘤細胞/組織來開展實驗,即人免疫系統(tǒng)重建(HIS)小鼠+CDX/PDX的“強強聯(lián)合”模式。
但要構建接近人免疫系統(tǒng)的小鼠需要較高技術門檻;GvHD的存在也嚴重影響到了實驗窗口期;同時,隨著免疫重建小鼠的應用日益廣泛,研究人員需要獲取更全面的人源免疫細胞亞型。如何構建一個能重現(xiàn)人類免疫-腫瘤相互作用的臨床前模型?如何根據(jù)不同人源化模型的復雜性和局限性進行選擇?這些都將成為研究過程中的重要命題。
10月31日云課堂,由賽業(yè)生物腫瘤藥效研究高級科學家于婧博士主講,聚焦「人免疫系統(tǒng)重建(HIS)小鼠在腫瘤免疫治療研究中的應用」主題,從基礎研究講起,梳理不同類型HIS小鼠的特點與模型優(yōu)勢,及其在腫瘤疫苗、細胞治療研發(fā)中的應用方向,同時分享新一代全免疫系統(tǒng)重建小鼠的相關服務案例。「碼」上報名,相約云端!
#01
知識要點提前掉落
1
免疫重建小鼠的特點、構建與選擇
2
新一代全免疫系統(tǒng)重建小鼠的開發(fā)
3
免疫重建小鼠的應用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4
常見問題解答
#02
講師簡介
于婧 博士
賽業(yè)生物腫瘤藥效
研究高級科學家
上海理工大學博士,專注于免疫重建、腫瘤模型、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動物模型的研發(fā),在藥效驗證方面具有多年豐富的經(jīng)驗。
#03
人免疫系統(tǒng)重建
(HIS)模型推薦
#04
課程回顧
賽業(yè)云課堂持續(xù)推出腫瘤模型與藥效評價相關課程,希望對大家的研究有所啟發(fā),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掃碼進入B站視頻專題頁回顧精彩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Hegde, Priti S., and Chen, Daniel S.. "Top 10 Challenge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Immunity 52.1(2020):17-3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