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開國大典前夕,此時,喜悅歡騰的氣氛已充斥全國大街小巷,人們歡欣鼓舞,熱鬧非凡,其中,安徽無為縣馬家壩村也不例外,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村民們臉上都掛著難以掩飾的笑容。
可就在這時,一位郵差急匆匆趕至,慌張的神情令村民不由緊張起來,連忙上前問道:你找誰?最終在村民們的帶領下,郵差來到一家看似極為簡陋且破舊的房屋門前。
可是,家中仿佛空無一人,大門緊閉,郵差趕忙上前輕輕敲了敲,等待數秒后,主人緩緩打開門,郵差小心翼翼將信封交至主人手中,主人對此十分好奇:我們這種窮苦之家怎么會收到書信呢?
郵差詳細解釋后,主人及旁邊的村民都驚訝萬分:竟然能收到開國大典的邀請函?而且受邀者還是家中14 歲的小姑娘。
馬三姐
不僅如此,眾人在打開后,發現此邀請函并不簡單,在內容的最下方落款處還寫著“毛主席”三個大字,竟然有毛主席的親筆簽名,這在當時,能收到毛主席親筆簽名的邀請函,簡直是天大的喜事,村民們都七嘴八舌羨慕道:這下了不起了!
可是,誰料,家中14歲小姑娘在看到后,不但臉色異常淡定,而且當場予以拒絕,人們紛紛疑惑不解:毛主席的親自邀請也敢拒絕,能夠參加開國大典是多么榮光的事情啊,不少人想參加都沒機會呢!
那這名小姑娘是誰?為何會收到毛主席的親筆邀請函呢?而后又為何拒絕呢?
這一切還要從小姑娘的成長歷程說起,小姑娘名叫馬三姐,1935年生于安徽省無為縣馬家壩村的一個漁民之家,自幼家境貧寒,家中兄妹8人,排行老三,所以取名“馬三姐”。
開國大典
由于家境貧寒,馬三姐幼年不但沒有上過學,而且還被送至鄰村做了童養媳,父母本以為女兒這樣便可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沒想到,命運總是愛開玩笑,馬三姐在婆家不僅經常冷寂挨餓,而且還常年遭受冷眼及打罵,生活苦不堪言。
馬三姐一度忍無可忍,曾數次想要逃離此地,但是,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一個嫁出去的女人,如果經?;啬锛遥厝粫艿街車说姆亲h。可是,勇敢的馬毛姐偏就不怕這些,毅然決然收拾行李,逃離此地,不過,也正是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為她之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礎。
1948年,安徽得到了解放,馬三姐再次回到父母身邊,重新回歸自由的她,無憂無慮,整日悠閑自在,游走于大街小巷,或許是命運的安排,一天,馬三姐一次不經意的好奇,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
那是1949年2月的一天,馬三姐所在村中無意間來了不少身著綠色軍裝的戰士,年少無知的她并不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只是覺得雄姿英發,手握長槍,神采奕奕。
而當時,不少村民在看到我軍戰士后,十分害怕,因為早年在地主和軍閥的壓迫下,他們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生活苦不堪言,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解放軍戰士來了之后,不僅幫他們驅趕了軍閥,而且還幫助他們興修水利,改善農村的生活,百姓們這才漸漸放下戒心,與我軍戰士打成一片。
渡江戰役
年少的馬三姐更不例外,曾數次對家人說道:我想加入解放軍,和他們一起打敵人!可是,父母看著她年齡尚小 ,身體矮小,更沒有什么經驗,便堅決拒絕。
雖然,馬三姐的想法沒能得到母親的同意,但是,她仍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整日跑到部隊中間,為戰士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軍戰士看著這樣一位小姑娘很是心疼,曾數次阻攔,但馬三姐卻不予理睬,始終埋頭搬運著的東西,這一切軍中領導均看在眼里,對馬三姐更是由衷的喜歡。
也許是這種艱苦勤奮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不久,馬三姐與哥哥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在路過一根電線桿時,無意間看到一張告示,趕忙好奇上前一探究竟,馬三姐由于沒有上過學,不知道告示上寫的什么,最終在哥哥的解釋下,她明白了原來是解放軍想要征用村中的小漁船
“那為什么要用小漁船呢?”,馬三姐疑惑不解地問
面對妹妹的詢問,哥哥也不厭其煩地答道:
“解放軍想要通過小漁船渡長江,來一舉消滅江南地區的敵軍,經過之前的遼沈、平津、淮海三次大規模戰役后,敵軍主力部隊已全部被解放軍消滅,這時,蔣介石為了贏得時間,依托長江南部的半壁江山,想要重整軍力,東山再起,所以,解放軍此時正是要借船渡過長江,來一舉殲滅他們,解放全國”
蔣介石
眾所周知,安徽無為縣馬家壩村地處長江沿岸,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漁村,村民們常年靠捕魚為生,所以,漁船對他們而言,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
馬三姐在聽完哥哥的解釋后,豁然開朗,連忙激動道:把我們家的船全部借出去!
可是,僅僅靠小漁船是遠遠不夠的,長江作為我國的第一大江,江面寬達2至10余公里,水位不僅在汛期猛漲 ,而且風浪極大,屆時漁船將會受到影響,所以,必須要找到水性較好的人。
然而,就在我軍為此事發愁之時,另一邊狡猾的蔣介石也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我軍渡江,不僅派出敵軍二把手李宗仁假裝與我軍和談,來為自己拖延時間,而且還任命湯恩伯為京滬杭警備司令,專門打通長江要塞,為自己重振江山創造條件。
雖然,此時,蔣介石敗局已定,但仍不甘心的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重回高地,于是,在長江沿線先后投入了70萬軍隊及百余艘艦艇,甚至派出300余架飛機,想要憑借自己堅實的武裝力量,徹底殲滅我軍,曾數次看著自己所打造的防御體系,洋洋得意道:“就憑解放軍一百萬的大軍也想與我軍抗衡,也不看看自己的人數及能力!"
李宗仁
的確,我軍雖然僅有一百萬的軍隊,同時還不擅長水上作戰,但是有全國人民的擁護與支持,再大的困難,在我軍面前都將迎刃而解。
這時,包括馬三姐在內的村民,了解事情原委后,深知我軍是為人民服務的好軍隊,于是,紛紛將自家的漁船貢獻出來,同時還幫忙向其他地方借助,年僅14歲的馬三姐在得知后,更是火急火燎趕回家,再次向母親提出:我要隨軍過江,打蔣介石!
在祖國危難之際,孩子想要加入軍隊,貢獻自己的力量,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戰爭的殘酷性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料的,更何況馬三姐此時年僅14歲,與眾多父母一樣,馬三姐父母也不愿意看到孩子上陣殺敵,遇到生命危險,于是再次堅定道:不允許!
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兒女的,她深知以馬三姐的性格,肯定會偷偷前去報名,于是,便守在報名處旁邊,心想這樣便可予以阻止。
可是,她完全低估了自己女兒的能力,聰明的馬毛姐深知母親會前來阻撓,于是,靈機一動,輾轉數十公里,與哥哥一同前往隔壁的鳳凰井村報名,當時,馬三姐連蹦帶跳跑至報名處,激動道:我和哥哥要報名!工作人員看著這樣一位斗志昂揚的小姑娘,深感欣慰,不禁贊揚道:好樣的!你們是第一個前來報名的同志!
馬毛姐
雖然瞞著父母順利報上名,但是眼下又有一件事情令他們焦急萬分。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發現報名處的名單一直停留在三四家左右,村民們個個面對戰爭有點無能為力,畢竟不僅需要船,還需要會劃船,水性好的百姓,加之,對岸的敵軍手中拿著長槍,稍有不慎便會有生命危險,那該怎么辦呢?
這時,馬三姐勇敢站出來道:我去動員鄉親們!說著,便轉身消失在路馬毛姐的盡頭,挨家挨戶,宣傳我軍的斗爭精神,果然,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不到一個星期,便有200余船及經驗豐富的船工紛紛前來報名。
然而,困難總是一波接一波襲來。此時,船和人的問題雖已解決,但是人們的戰斗能力還十分欠缺,需要一定的訓練,那誰來做這名教練呢?
就在我軍領導人一籌莫展之時,馬三姐再次勇敢站出來說:我可以!
渡江戰役
就這樣,年僅14歲的馬三姐成為了戰士們的教練,不僅教他們游泳劃船等基本技能,同時,還會鼓舞大家的士氣,通過唱軍歌等形式 來激發他們的斗志,同時,我軍戰士也會毫不吝嗇,教馬三姐一些槍法及手榴彈的使用,以防不時之需,很快,戰爭悄然打響。
4月20日下午,我軍戰士仍為進攻做著最后的準備,就在這時,一名戰士突然神色慌張跑來通知:即刻前往部隊開會!馬三姐頓時明白戰爭將要打響,果然,所有人迅速前往部隊飯后,在陣陣歡聲笑語中,我軍領導緩緩站起來宣布:馬上渡江!現場歡樂的氛圍瞬間緊張起來。
軍中領導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派四條船組成突擊隊,率先出戰。
大家都知道,此次突擊絕非易事,一旦加入,必定兇多吉少,舉手報名也將直接意味著要直面敵軍的槍林彈雨,任務十分艱險,所以,眾多漁民在聽到軍中上級的話后,紛紛低下了頭,一言未發,現場頓時鴉雀無聲,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尷尬的氣氛。
渡江戰役
這時,勇敢的馬三姐挺身而出打破了這份寧靜,說:“我來!”
這樣一個小姑娘竟然首當其沖,就連軍中領導都露出驚訝的神情,連忙夸贊道:“姑娘人不大,膽量卻不小!
過一會兒,馬三姐的哥哥及三個水手也紛紛舉手報名,在馬三姐的影響下,陸陸續續,不少漁民也隨之沖在前面,就這樣,突擊隊正式集結完畢。
黃昏時分,渡江戰役正式打響,馬三姐早早便站在船頭等待軍中領導的命令,眼神格外堅定,望著遠方的敵人,就在這時,軍中領導無意間看到她,連忙上前一把抓住道:你一個小姑娘,趕快下去!
馬三姐即馬毛姐
但馬三姐此時內心異常堅定,無論誰說都堅決不會下船,領導的阻攔在馬三姐這里全當耳旁風,沒有任何作用,無奈之下,領導只好轉換思路,威脅道:“你不下去的話,我就不用你們家的船了!”
這一威脅,果然奏效,馬三姐聽后,焦急直呼:“不可以,我走我走?!?/p>
其實,馬三姐這是采用的緩兵之策,先下了船后,再趁領導不注意之時,伺機跳上去,但是, 想象總是過于美好,馬三姐剛下船,領導便下令出發,看著船漸漸離去,馬三姐頓時不知所措,這該怎么辦呢?
突然,她靈機一動,隨手撿起一根竹篙,用力支撐后,憑借敏捷的水上功夫,猛然一躍,剛好跳入船的后艙中,當時,所有人都沒有任何察覺,只見哥哥正拼力劃著槳,對妹妹的前來,根本不曾知曉,直至船駛入江面,一團激流涌現后,眾人這才發現馬三姐正坐在船艙后側,同樣拼盡全身力氣,一前一后劃著槳,馬三姐這時才小心翼翼走出后艙,嚇得哥哥猛然一驚,哥哥一邊極力劃槳一邊大聲說:你怎么來了?
渡江戰役
可還沒等馬三姐回復,船的四周便爆炸聲四起,水花更是肆意飛馳,一度模糊了大家的視線還沒等反應過來,數名戰士就相繼落入水中,旁邊兩條突擊船也在一片混亂中沉入水底。
戰爭固然殘酷,但是如此險峻的場景,讓馬三姐也沒有想到。就在這危急時刻,馬三姐卻表現出超出年齡的膽識與能力,她深知哥哥視力不好,二話沒說,火速跑至船艙后側,負責掌舵,哥哥也隨即跑至前艙,負責升篷。
在兄妹二人的默契配合下,馬三姐所在的船作為第一艘成功渡江的船,到達對岸,同時還將數十名戰士毫發無損地送上岸,之后,該船被稱作“渡江第一船”載入史冊。
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馬三姐不僅會劃船,做起向導來也是游刃有余。
當時,作為首支登陸的部隊,馬三姐憑借自己對長江沿岸地形的熟悉,勇敢擔當向導,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甚至用手中的手榴彈炸毀敵人的一個碉堡,消滅了敵軍的一個機槍手,這一舉動令在場的無數男戰士,紛紛驚呼:真是巾幗英雄!
渡江戰役
這天晚上,馬三姐與哥哥兩人是整個隊伍中最忙的人,他們先后六次往返長江,90多名戰士被成功送上岸,之后,又一刻不停歇,繼續為我軍運送戰士,正是有馬三姐兄妹二人,我軍才能的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渡江戰役結束后,馬三姐的哥哥被授予“一等功”,而馬三姐卻因為年齡尚小,沒有獲得任何殊榮。但即便這樣,馬三姐心中也絲毫沒有覺得不公平,而是始終認為:為國家做貢獻,不需要任何回報!同時,決口不提此事,默默埋頭插秧,為父母減輕負擔。
這種覺悟,根本看不出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但是,國家怎么會埋沒這樣一個為國勇敢沖鋒的小英雄呢?
一天,她如往常般在田間埋頭插秧,這時,村中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好奇的馬三姐連忙跑至村口一探究竟,沒想到,這陣陣鑼鼓聲竟然是為自己而敲,因為她在渡江戰役中的優秀表現,被授予“特等英雄”稱號。村民們紛紛前來為之道賀,此事跡也火速傳遍全國各地,當地政府還特意為她舉辦了慶功會,以示鼓勵。很快,此事也迅速傳入一向體恤愛民的毛主席耳中。
毛主席
9月,遠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對她的壯舉表示肯定,并當場說:馬上就是開國大典,請她前來北京參加吧!說著便提筆書寫了邀請函。
能夠參加開國大典是一件多么值得驕傲的事情??!不少人都躍躍欲試,想要前去參加,可是,馬三姐在收到信件后卻婉言拒絕,那這究竟是為何?
原來,馬三姐母親認為此時女兒只有14歲,一個人去北京不放心,便予以拒絕。
直至1951年,我國成立兩周年紀念日之際,毛主席再次想到這個安徽14歲的小女孩,當場說道:我得見見她!于是,再次提筆為她寫了一封邀請函,明確道:請你前來北京參加國慶觀禮!
馬三姐再次收到毛主席的親筆信,很是感動,自己一個普通小女孩竟然能讓毛主席兩次為自己寫信,還能讓毛主席一直銘記于心,簡直是莫大的殊榮,想著,不禁淚流滿面。
毛主席
于是,次日,便收拾行李,與安徽代表團一同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車。9月29日,毛主席在北京舉行國宴,招待各地英雄及功勛,馬三姐也作為其中之一,莊重出席,對她而言,這是與毛主席真正意義上的初次見面,心情說不上來的緊張。
宴會開始后,毛主席手握酒杯,向每個代表團代表敬酒,當毛主席走到安徽代表團面前時,馬三姐主動上前,舉著酒杯,但是要說什么,此時大腦一片空白,緊張的一句想不起來,連自己名字都沒有介紹。
毛主席看著眼前這個小女孩,如此緊張,連忙主動道:我看看,這該不會是我請了兩次的小姑娘吧?
馬三姐頓時微笑道:是的是的!
隨后,毛主席仰頭大笑道:這酒我必須喝啊!話音未落,便一飲而盡。
毛主席接見代表
馬三姐以為毛主席只是一些客套話,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卻令她大為驚喜。
國慶觀禮結束后的10月3日, 毛主席邀請各代表看京劇,就在眾人紛紛落座后,只見毛主席與周總理之間的座位一直空著,就在大家紛紛好奇:“這個座位誰會坐下呢?
這時,馬三姐緩緩走來,在找尋一番后,發現自己的位置竟然在毛主席身邊,這令她自己都驚訝萬分。
不一會兒,毛主席對著馬三姐親切問:你叫什么名字呢?
這是,馬三姐第一次這么近距離與看毛主席的眼睛,不禁滿臉通紅道,磕磕絆絆說:我沒有名字,在家中排行老三,眾人都叫我馬三姐。
毛主席聽后笑著說:小英雄怎么能連名字都沒有呢?
說完,便陷入了沉思 ,馬三姐也不以為然,繼續沉浸在京劇的角色中,誰料,次日,毛主席親自邀請馬三姐前往家中做客。
毛主席與周總理
這是多大的榮譽啊,馬三姐自己都難以置信,要不是一個小戰士親自前來送給她一張通行證,自己都不敢相信,眾所周知,毛主席的住所豈是人們想進就能進的?一般都是重要人物才能有幸進入,現如今,馬三姐受邀前往,這也足以看出毛主席對她的重視程度。
說著,便跑入廚房,端出自己親手做的幾道菜,并招待馬三姐坐下來,席間,毛主席不僅悉心向馬三姐夾菜,而且還說道:“你沒有名字,以后就叫馬毛姐怎么樣?你姓馬,我姓毛,合起來就叫馬毛姐吧!
能讓毛主席親自為自己取名字,馬三姐聽后,激動地淚流滿面,不知該說什么。
在臨行前,毛主席順手摸了摸馬毛姐的衣服,眼看著一天天變冷,毛主席深感她的衣服過于單薄,便趕忙令警衛員找人為她做了一套呢子衣服,馬毛姐感動萬分,回家后一直當做禮物珍藏于箱中,舍不得穿。
馬毛姐
此外,當時毛主席還特別關心她的學習,反復問道:“你想不想留在北京讀書呢?”
眾所周知,北京作為大城市,能夠留在此地學習,無論是對人生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幫助,可是,馬毛姐卻接連拒絕了毛主席的邀請:“我還是想在家鄉就讀,離父母近一點!
毛主席聽聞后,也并未多加強求,為了鼓勵她努力學習,更是親手送給她一本筆記本,并醒目寫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幾個大字,此話最早便是出于這里。同時還反復叮囑:不能因此驕傲啊,一定要謙虛!
回到家鄉后,馬毛姐始終銘記毛主席的話語,并將筆記本衣服收藏起來,在生活中,積極幫助困難群眾,繼續發揚自己舍己為人的精神。
馬毛姐
可是誰料,1954年,長江發洪水,毛主席贈送的所有東西全沖得不知所蹤,馬毛姐心疼萬千,曾數次前往政府請求支援,可是最終還是沒能找回,這些在自己看來,比命都重要的東西竟然離自己遠去,馬毛姐痛苦萬分,但也只好將它作為永遠的記憶藏于心底。
1957年,馬毛姐畢業后,便毅然決然投身于國家建設中,進入麻紡廠擔任支部書記及車間主任等職,多年以來,她并未將自己當作英雄,而是始終低調做人做事,踏踏實實,為人們做實事,在子女的教育上,她更是反復囑咐:一定要踏實,勤奮刻苦,憑借自己的力量為祖國是做貢獻,無論是什么職業,都要靠自己打拼!所以,她的子女均工作于普通工廠,在最平凡的崗位,做著不平凡的事情!
就連退休后的馬毛姐,本可以享受清靜生活,但她卻一刻不閑,每天堅持前往街道,打掃衛生,做了一名環衛工人,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數節目邀請她參加,她都婉言謝絕。
正是因為馬毛姐這樣艱苦樸素的精神,為我黨事業堅持奉獻的美好品質,才深受毛主席的親賴,受到眾人的喜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好榜樣,是我們心目中最可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