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 低空經濟 廣州
字數:1490 閱讀:3分
“廣州制造”的飛行汽車,即將“啟航”。10月27日,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式動工,這是全球首個利用現代化流水線進行大規模量產的飛行汽車工廠,將用于生產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的飛行體部分,規劃年產能1萬臺。據介紹,“陸地航母”計劃在今年年底啟動預售,其飛行體預計在2025年10月拿到型號合格證,2026年“陸地航母”將啟動交付,首先應用于飛行營地等“野外飛”場景。
“(飛行體)核心零部件都將在智造基地自產,并采用全流程、全周期、可追溯的生產管理模式,工廠從零部件供應鏈端到整車最終交付端,都建立了精準的生產制造追溯系統,讓每一個零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動工儀式現場,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介紹,基地遵循“精致、智慧、綠色”理念,堅持產品核心技術全棧自研,核心零部件通過在智造基地自產,同時零部件可追溯等,能更好地確保品質標準和成本可控。同時,他透露,“陸地航母”的陸行體部分將由小鵬汽車制造。
據悉,坐落于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整體項目,由中建四局承建,首期占地面積約18萬平方米,規劃布局復材、連接、涂裝、總裝四大生產車間及附屬設施。基地融合航空高質量要求和汽車規模化制造的特點及經驗,相比傳統航空業制造,能夠達成更好的質量一致性、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交付周期,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與低空經濟產業的融合互補式發展。同時,全廠規劃采用光伏發電,針對高耗能設施全面配備節能設備,并采用數字化能源管理系統,大幅減少碳排放。
廣州低空經濟正乘勢起飛
2024年被視為“低空經濟元年”。隨著低空經濟持續升溫,飛行汽車也從概念邁入商業化前夕。
記者留意到,今年以來,小鵬匯天、廣汽集團等企業紛紛加速飛行汽車產品的研制、試飛及取證進程。3月,廣汽首款飛行汽車GOVE在廣州CBD上空成功進行飛行驗證。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透露,公司正開展復合翼構型飛行汽車開發,可飛行150公里,未來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出行需求。9月,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首次亮相,是目前全球首款能裝下飛機的汽車,該“陸地航母”由一臺新能源汽車(陸行體)與一個飛行體構成,其中飛行體可以“回收”到車輛后尾箱,同時充電。趙德力透露,“陸地航母”將在11月12日舉辦的中國航展上進行全球公開首飛,并展示陸行體和飛行體自動分離結合過程。
企業“騰飛”背后,是廣州市持續為建設“天空之城”筑牢地基的戰略定力。
今年以來,圍繞無人機配送、飛行汽車等低空經濟產業與基建,廣州持續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立法,推動低空出行新業態的發展。4月,國內首個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島在廣州落戶,eVTOL行業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企業也在廣州;5月,《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出臺;7月,首條市區低空飛行航線“廣州塔—海心沙”完成跨江飛行演示;11月,《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擬進行第二次審議并交付表決,為低空經濟發展立法,逐步開通市內、城際、跨境等低空客運航線。
廣州統計局統計顯示,廣州低空經濟正乘勢起飛,目前廣州擁有低空經濟相關企業300多家,其中核心企業69家。其中,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已形成集設計研發至應用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匯聚50家重點企業,產業規模近130億元。
工信部下屬機構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26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達到10644.6億元。
2024年以來,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迅速騰飛發展壯大。社會各界普遍認為,2024年是低空經濟商業化元年。同時,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之一,有帶動低空飛行、制造、基建、保障等諸多產業發展的潛力,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能制造基地的投建,從低空經濟產業角度來看,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意味著以飛行汽車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已逐步走進現實,這也使得在不久的將來,低空經濟的配套設施會越來越完善。
為了規范和助力低空經濟發展,《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擬于2024年11月進行第二次審議并交付表決。10月22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在官網公布了《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共8章43條,內容包括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飛行服務、產業發展、安全保障、法律責任等。其中明確,廣州將有序推進城市空中交通試點工作,逐步開通市內、城際、跨境等低空客運航線,推動發展交通聯程接駁、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飛行等低空出行新業態。
此外,《征求意見稿》也關注到了低空經濟目前發展面臨的基礎設施建設、適航審定等難題,明確廣州各區要統籌土地,加強地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適航審定上,條例明確,支持本市從事設計研發和生產制造的低空經濟領域企業開展適航審定,并推動適航審定等相關標準制定。
《征求意見稿》指出,廣州將探索低空飛行在各領域的場景創新應用,包括空中交通、物流、文旅體、應急處置、醫療救護、農業、政務服務等領域。
法規明確,廣州將逐步開通市內、城際、跨境等低空客運航線,推動發展交通聯程接駁、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飛行等低空出行新業態。
目前,我國低空飛行面臨的一大困難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而此次立法中,專設一章關注低空飛行的基礎設施建設。
聲 明:原創文章,歡迎聯系獲取轉載授權,并注明來源通航在線;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更正或刪除。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本平臺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