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元宇宙、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游戲化等新興技術和趨勢正在使教育行業充滿活力和創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為現代教育中一項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并為教育科技初創公司創造了機會。
多鯨注意到,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下,有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涌向AI+教育賽道。在教育科技的推動下,海外和國內的教育科技市場情況是什么樣的?又會有哪些創業機會?
放眼國外的教育科技投融資市場,今年6月,由 Adam Turaev 創立的沉浸式語言學習應用Praktika 獲得 A 輪 3550 萬美元投資,由Blossom Capital 領投。自 2022 年 5 月 26 日推出以來,Praktika 致力于通過 AI 技術模擬真實對話場景,幫助英語學習者提升他們的語言技能。Adam Turaev 如此闡述過他創立 Praktika 的初衷:「如果一個人不在母語環境中頻繁練習,他的語言技能就很容易退化。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因為時間和資金的限制,很難負擔得起與母語人士的面授語言課程。Praktika 旨在為那些沒有現實對話伙伴的用戶,提供一個低成本、流利運用語言的機會。」
同月,特斯拉前人工智能主管、OpenAI 研究員 Andrej Karpathy 在特拉華州注冊了自己的 AI 教育公司—— Eureka Labs ,一個「人工智能原生」教育平臺,這是一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從頭開始構建的教育公司。公司的愿景是將高質量的課程材料與人工智能助教相結合,創造理想的學習體驗。這種方法旨在解決專業人類導師稀缺的問題,同時提供個性化、按需的大規模教育。
團隊將 Eureka Labs 定義為一個「人工智能原生學校」。它的出發點針對于目前傳統學習體驗上的枯燥、同質化問題,以及師資短缺的問題,利用 AI 為每個學生創造理想的學習體驗。
目前, Eureka Labs 正在研發它們的第一款產品 —— 人工智能課程LLM101n。作為一門本科課程,指導學生訓練自己的人工智能,類似于人工智能教學助理本身的縮小版。在本課程中,公司將構建一個 Storyteller AI 大型語言模型 (LLM),教師們將能夠與 AI 一起創建、完善和闡釋小故事。課程內容也將從基礎知識開始,使用 Python、C語言和 CUDA 構建類似于 ChatGPT 的可運行 Web 應用程序,并且只需要最少的計算機科學先決條件就能完成。到最后,每位學生都將對 AI、LLM 和深度學習有相對深入的了解。
今年 8 月,兒童 AI 教育平臺 Heeyo 獲 OpenAI 350 萬美元種子輪投資。Heeyo 是一家初創公司,由 Xiaoyin Qu 創立,它打造了一個專為 3 歲至 11 歲的孩子設計的AI 聊天機器人,提供超過 2000 種互動游戲和活動,包括書籍、知識問答和角色扮演冒險。
到 10 月,初創公司 Anchor 創始人 Zicherman 將其公司出售給 Spotify 后,便轉身投向開發了一個名為 Oboe 的人工智能教育初創公司,目前已獲得4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Oboe 團隊設想了一種產品,可以讓更多人參與到「主動學習旅程」中,通過提供學習工具來優化課程開發,并進行個性化學習。據 TechCrunch 報道,Oboe 將只針對幾個垂直領域,從自學編程的人到補充課堂經驗的大學生。例如,這些首批課程將專注于 K-12 年齡段以上的學習者,但 Oboe 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讓人類更聰明」的使命。
除了 AI ,NFT 和區塊鏈等 Web3 技術也正在發揮作用。最為重要的是,能夠賦能教育工作者的去中心化系統。TinyTap 是一家領先的用戶生成教育游戲教育科技平臺,它正在與 Open Campus 合作,為教育工作者提供賺錢機會和自己內容的所有權。教師可以賺更多的錢,激勵他們創作更高質量的內容,并促進更公平的教育體系,獎勵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曾經被視為教育威脅的事物現在越來越多地被視為創新機會。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教育機構采用AI,為教師和學習者帶來更好的整體成果。
回歸國內,中國國內的教育科技公司在AI技術的應用上同樣取得了顯著成就。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背景下,中國的教育科技公司積極探索,將 AI 應用于教育領域,推出了多種創新產品。這些產品涵蓋了從兒童陪伴到語言學習,再到個性化學習工具等各個方面,精準契合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在兒童陪伴方面,2024年2月,上海噗噗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噗噗故事機,通過 AI 建立啟發式提問 + 想象入畫 + 陪伴式導師的模式,讓寫作技巧與寫作過程相融合,解決作文輔導長期以來的問題;躍然創新(Haivivi)的BubblePal則基于AIGC技術進行Al交互式對話,它利用AI大模型技術,讓毛絨玩具變身為能與孩子自然對話的智能伙伴。
在AI 語言學習方面,美奇互動致力于將AI、教育和游戲結合,產品名為VALA世界,專為8-12歲兒童打造虛擬語言學習世界,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知識;小盒科技的創業項目Vision Flow (目的涌現)瞄準AGI原生學習應用,通過3D虛擬世界的場景對話,結合社交與游戲玩法讓用戶練習口語。
在AI 工具方面,AskSia 是一款基于 GPT-4 模型的 AI 學習工具,專為學生設計,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它通過提供快速、準確的學習輔導,幫助學生在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主流學科中取得進步;北京紙鳶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高考紙鳶」產品,想用AI Agent的方式來解決高考志愿個性化的難題,以期用「更技術的方式幫助幫助學子做高考志愿規劃,讓他們實現更好的人生」。
與以往教育行業相比,新一波的教育創業者更加注重激發學習動機與興趣,他們致力于涉及個性化的產品,讓學習不再只是單純的知識獲取,而是充滿樂趣與自主性的探索過程。隨著生成式AI的浪潮,新一輪范式變革已經開始,將進一步打開教育與AI結合的想象力。
據一份面向創始人論壇的教育科技未來報告的數據顯示,從 2018 年到 2022 年,風險投資公司對全球教育科技 (EdTech) 初創公司進行了10,600 多項投資,總額超過 622 億美元(846 億澳元)。
尤其,繼 2021 年飆升至 200 億美元之后,全球教育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已恢復到 2018 年之前的水平(約 50 億美元)。估值、投資總額和市場整體交易數量均有所下降,這表明隨著決策過程放緩和風險投資家變得更加挑剔,教育科技市場日趨成熟。
如今,仍有潛在的投資者在尋找投資具有強大價值主張的教育科技公司的機會。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究竟怎樣的初創公司能夠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人工智能無疑是一項變革性技術。尤其是在當今的教育科技領域,似乎每家初創公司都在以某種形式利用人工智能。
我們需要相信,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師和學生可以踏上個性化的探索之旅。然而,要想在這種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初創企業必須利用人工智能等變革性技術,并展示出能夠提供可衡量成果的明確能力,以引起投資者和用戶的共鳴。
隨著創新不斷推動教育科技的進步,熟練駕馭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取得切實成果的公司不僅有望蓬勃發展,而且還能夠塑造教育本身的未來。
大咖云集、資源豐厚、服務高端,秉持促進跨國教育交流、聯結中外教育資源的初心,AES 教育探索之旅再度踏上征程。有意者請抓住機會盡快報名,11 月 4 日— 11 月 8 日,相遇楓葉燃秋之季,「日本AES教育之旅」期待您的參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