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眾跑者而言,每天10公里配速6分鐘,絕對算是跑團中的佼佼者了。
有跑友就計算了:按照這個配速算,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按照理想情況跑下來,也至少需要4小時15分,實際賽事多是410到500左右的成績,一般430左右居多。
這么看的話,對于大眾健康跑的跑友而言,如果沒有針對性的馬拉松訓練,在馬拉松的賽道上,4 小時仿佛是一座難以逾越大關。
實話實說,全馬4小時,對于許多年輕的大眾健康跑者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那么,就有跑友問:年過 50 歲,全馬跑進 4 小時,還有可能嗎?
山東一跑團,就在本地跑友中,做過一項 50 歲以上跑者在全馬比賽中的平均完賽時間通常在 4 小時 30 分鐘以上。
這似乎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不太樂觀的信號,讓人覺得 50 歲后全馬破 4 小時簡直是鳳毛麟角。
然而,大眾跑者 50歲+突破 400 ,真的就沒有可能了嗎?
咱們來瞧瞧那些不服輸的“馬拉松大齡勇士”。
比如說,我身邊的跑者老張,52 歲的他在堅持科學訓練三年后,55歲成功在全馬比賽中跑進了 4 小時。
他的秘訣是什么?那就是合理的訓練計劃和堅定的信念。
50 歲之后,身體機能確實有所下降,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肌肉力量不如從前,恢復速度也變慢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就只能對 4 小時的目標望而卻步。
日常健康跑步中,許多普通跑友,很少進行專業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因此在馬拉松賽道,更多是依靠平時健康跑的身體底子來完成比賽,這也是破4的難點之一。
你想想,如果平時跑步的配速都不具備全馬400的配速標準,在馬拉松賽想突然達到400的配速標準,這個難度跑步的人想必都清楚吧,是很難為人的,即使能做到也是非常艱苦的和稀少的。
50歲跑者要實現全馬破 4 小時,關鍵在于科學訓練。
首先制定一個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訓練計劃。絕不能盲目跟風年輕人的高強度訓練,得循序漸進,逐步增加跑步的里程和強度。
飲食也不能馬虎,要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還有心態,這可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別總想著和年輕人比速度,要和自己比進步。每次能比上一次跑得更輕松一點,那就是成功。
年過 50 歲,全馬跑進 4 小時,雖然困難重重,但絕非不可能。
只要有科學的訓練、合理的飲食、良好的心態,夢想就有可能照進現實。
也有跑友就說了:自己身邊甚至有幾個 50 多歲跑友,跑進330的呢!還有一個叔叔54歲進300了!!真的很厲害,但是他們平時跑步也確實比大多跑友多流了很多汗水。
400如果是大眾跑者的奮斗夢想的話,330絕對就是大眾跑者的天花板了,300更是大眾跑者中的天花板中的天花板了,要想像大正一樣跑到國家健將,靠跑步養家糊口,那難度就是業余挑戰專業的難度,難于上青天,除了拼還是拼。
真的是,你跑步的步,你流過的汗水,不會騙你。
難怪跑友說,對于大眾跑者,平時只是跑步作為健身的跑友而言,他們如果沒有針對性的馬拉松訓練和練習,想突破400,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馬拉松專業競技領域,或有特別訓練的業余精英,可能400是小菜一碟,屬于熱身水平,但是在普通跑友領域,雖然達不到不上跑步大神級別,但已經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了。
跑友們要知道,很多大眾跑友,跑步許多年,都達不到400這個成績。
無論跑的快或者慢,但是大家同樣也奔跑的很開心,成績多少是和自己比的,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說對不對。
因此,對于普通跑友 “全馬400” 的含金量,其實真的已經很高了,對于 50 歲以上的跑者,全馬破4小時,絕對是同齡人的“佼佼者”了。
對大眾跑者而言,全馬跑進 4 小時,在大眾跑步圈,絕對算得上是一個“黃金段位”了,在跑團中也絕對是跑團的中流砥柱級別人物了。
其實,身邊很多人50多歲,都感慨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不像年輕時候一樣健壯了,現在不是這病就是那不舒服。
而跑步的你,卻壯的像一頭牛犢,一家伙跑10公里還不帶大喘氣的,在同齡人的眼中,打心底其實是很佩服你和羨慕的你,在心里默默視你為偶像的或者是一束光,并期望著向你學習,像你一樣身體棒棒的。
可能跑步的你還不知道,你的跑步散發的光芒,正在默默的照亮身邊很多人。如果說跑友有意義的話,這算一點。
親愛的跑友們,你全馬最佳成績PB多少?
全馬破4,你身邊的人有幾個?
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