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以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法院全面深化新時代院校合作 承擔法治人才培養共同責任的落實方案》,進一步加大院校互聘互派力度,10月28日下午,嘉定區人民法院舉行“于飛教授工作站”掛牌活動。嘉定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毛譯宇,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楊鷹飛,黨組成員、副院長章國棟,審委會專職委員胡飛兵、朱云龍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活動由楊鷹飛主持。
“于飛教授工作站”是上海法院第一批教授工作站之一,未來,“于飛教授工作站”將圍繞嘉定區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合作開展學術交流、理論研究、實務研討、人才培養、培訓授課等活動。嘉定區人民法院也將切實發揮第一批設站法院的示范帶頭作用,推動實現院校合作共贏。
毛譯宇院長、于飛教授共同為“于飛教授工作站”掛牌
于飛教授簡介
法學博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教育部第八屆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學名師、教育部寶鋼優秀教師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北京市青年五四獎章。
兼任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債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藥監局法律顧問等。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研究方向為民法學。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上獨立發表權威期刊論文9篇;著有《公序良俗原則研究》《權利與利益區分保護的侵權法體系之研究》等專著。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三次獲得“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
掛牌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開展座談交流,嘉定區人民法院政治部、審判監督庭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院校合作整體情況和上海法院數字經濟司法研究及實踐(嘉定)基地運行情況,同時,雙方就“于飛教授工作站”建設及工作方案等交換意見。
毛譯宇院長為于飛教授頒發上海法院數字經濟司法研究及實踐(嘉定)基地智庫專家聘書
于飛教授表示,院校合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人才培養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在人民法院設立教授工作站是對院校合作的創新探索,有利于推動司法實踐與法學理論研究的深度銜接。中國政法大學和嘉定區人民法院有著較好的合作基礎,他對雙方未來的合作充滿信心。他認為,院校雙方應積極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聯手打造更優質、更廣闊、更創新的合作項目,推動教授工作站的運行取得實質性成效。
毛譯宇院長對中國政法大學長期以來對嘉定區人民法院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并表示要在于飛教授的帶領下,將“于飛教授工作站”打造成推動嘉定區人民法院高質量發展的“智囊團”“思想庫”。同時,希望通過“于飛教授工作站”的設立,深化我院與中國政法大學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的共建共管,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法治人才培養提供豐富生動的“源頭活水”。
就推進“于飛教授工作站”運行,實現院校雙方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合作交流,對“于飛教授工作站”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
完善協作機制,推動以“優勢互補”為重點的合作共贏。
二是
優化多維路徑,促進以“智庫共享”為渠道的深度融合。
三是
堅持精準育人,深化以“人才共育”為紐帶的雙向協同。
會后,“于飛教授工作站”開展首次實務研討——嘉定法院案例沙龍暨法律思維訓練營活動,案例承辦部門負責人、承辦法官及法官助理,調研、法宣、信息等相關工作負責人參與討論。研討中,于飛教授圍繞案情,抽絲剝繭從法學原理出發系統闡釋專業觀點,并對糾紛類型和法律適用進行了梳理和重點解讀,大大激發了干警對法治前沿理論和司法實踐難點深層次思考研究的興趣與熱情。
文字|政治部 霍姝言
攝影|蔣凱雯
責任編輯|李迪明子
執行編輯|阮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