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化、自動化浪潮的洶涌澎拜,智慧物流領域尤其是四向車企業競爭愈發激烈。各大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力求在技術創新與產品性能上脫穎而出,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近日,蘇州魔倉公司就因為多個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的問題被起訴。
提起訴訟:請求歸還發明專利申請權
日前,北京曠視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曠視公司”)、曠視格圖(蘇州)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曠視蘇州公司”,與北京曠視公司以下合稱“曠視公司”)對蘇州魔倉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魔倉公司”)分別就名稱為“一種立體倉儲機器人進行稱重和外形檢測系統和方法”的第202310263146.4號發明、“搬運機器人”的第202311257779.0號發明,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兩起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訴訟。同時,本案還涉及第三人,即以上兩項申請專利公布文本載明的發明人,曠視公司前員工程某某、李某某、卜某某三人。
蘇州魔倉公司的成立,似乎與曠視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起訴書顯示,2022年11月11日,曾擔任曠視機器人產品業務總經理一職的程某某于曠視公司離職,并在不到兩個月時間2023年1月6日迅速成立魔倉(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魔倉智能公司”),程某某任董事長、總經理,2023年1月20日從曠視公司離職的卜某某、李某某目前均為該公司董事。2023年1月13日,魔倉智能公司作為100%持股股東成立了蘇州魔倉公司。
北京曠視公司、曠視蘇州公司認為蘇州魔倉公司以程某某、李某某、卜某某三人為發明人申請了一系列與曠視公司產品相關的涉及倉儲領域的專利,且專利是在三人離職后一年內申請的,與此前的工作內容相關,應屬于在曠視公司工作期間的職務發明。基于此,曠視公司對蘇州魔倉公司提起兩起專利申請權權屬糾紛訴訟,請求法院判定前述2個發明專利申請權為北京曠視公司、曠視蘇州公司所有。
目前,以上兩專利相關案件已在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職務發明:爭議焦點或將引發更多訴訟
在該起曠視公司對蘇州魔倉公司提起的專利申請權權屬訴訟案中,爭議焦點在于曾在曠視公司任職的前員工的發明創造是否屬于職務發明。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六條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職務發明創造可以分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以及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其中,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包括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以及退休、調離原單位后或者勞動、人事關系終止后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在前述兩起曠視公司對蘇州魔倉公司提起的專利申請權權屬訴訟案中,訴訟第三人程某某曾擔任曠視機器人產品業務總經理,負責曠視公司四向車業務相關的工作,參與了曠視公司部分項目研發、規劃等技術工作,且能夠獲知曠視蘇州公司及關聯公司的技術文檔、客戶資料;李某某曾任曠視機器人項目經理,參與曠視公司項目產品研發、規劃等技術工作;卜某某曾任曠視蘇州公司助理總監,電氣工程師,在職期間參與曠視公司項目產品研發和交付工作。
曠視公司認為,兩項涉案專利都與曾在曠視公司任職的程某某、李某某、卜某某三人的工作內容相關,且均是三人在離職一年內申請的專利,利用了曠視公司的物質技術條件,應屬于三人在曠視公司工作期間的職務發明。
更為嚴峻的是,此次專利糾紛或將引發更多訴訟。據曠視公司律師函顯示,蘇州魔倉公司以程某某、李某某、卜某某為發明人申請了20余件四向車和配套提升機專利,且均在三位發明人從曠視公司離職后一年內申請,技術方案與三位發明人在曠視公司任職期間的工作內容相關,同樣涉及職務發明。這意味著,后續曠視公司極有可能持續針對這些專利向蘇州魔倉公司提起相關訴訟。
市場競逐:專利糾紛深刻影響企業發展
曠視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聚焦物聯網場景的人工智能公司,業務范圍涉及消費電子、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汽車等領域。其中,面對智慧物流領域,曠視研發了在倉儲領域中涉及到的立庫、四向車、提升機、多品類移動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目前曠視公司擁有相關技術領域已授權和在申專利超過400項。
蘇州魔倉公司成立于2023年,旨在以魔毯T-AMR立體倉儲機器人為核心解決方案,實現“工業上樓”“數字物流”。
本次涉案專利有關的四向車產品作為一種高度自動化的搬運設備,具有靈活性和高效性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倉儲物流、制造業、電子商務和零售、醫藥和醫療保健、汽車行業以及冷鏈物流等多個領域。隨著倉儲物流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四向車作為重要的自動化搬運設備,其專利申請數量也在逐年攀升,專利技術主要呈現出技術創新和實用性、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以及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方向等特點。
目前,國內四向車市場競爭激烈,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成本和服務能力等方面。在競爭格局中,一些智能倉儲集成商和物流裝備企業占據了重要地位。一些移動機器人企業為進一步拓展自身在倉儲物流領域的競爭力,也開始通過與四向車廠商合作或自主研發該類產品來參與市場競爭。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四向車領域,職務發明糾紛可能會對蘇州魔倉公司的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此前,南京一家醫療公司就因核心技術人員陷入職務發明專利權糾紛案,導致后續IPO暫緩。此次蘇州魔倉公司深陷知識產權訴訟泥潭,其風險無疑為未來發展埋下了重重隱患,不僅讓蘇州魔倉公司創始人團隊、高管人員深陷知識產權糾紛漩渦中,也讓公司的未來發展蒙上了巨大陰影。
首先,倘若在本次訴訟中未能妥善解決專利權權屬問題,其四向車產品也將會被置于侵權風險的微妙境地,且后續可能要承擔不得繼續制造、銷售等活動的法律責任。其次,這一系列事件還可能引發業務萎縮、客戶流失、市場份額下降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已經使用蘇州魔倉公司四向車產品的客戶也將面臨潛在的法律風險,可能對蘇州魔倉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最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魔倉公司若不能妥善處理此次知識產權糾紛,將可能失去在智慧物流領域,特別是四向車市場的競爭優勢。
對于魔倉來說,能否邁過知識產權的門檻,將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考驗。
附:律師函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