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擔三講堂——院士科普走進蘭溪一中”活動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來到蘭溪市第一中學,以“數學漫談”為題,為廣大學子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蘭溪一中杰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一行參加活動。
據悉,袁亞湘院士長期從事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運籌學等領域研究工作,他在非線性規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講座中,袁亞湘院士從3月14日國際數學節談起,用“美、真、趣、難、慧”5個字概括了數學的特點,激發了學生濃厚興趣,讓大家深深感悟到數學的魅力和趣味。袁亞湘說,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天氣預報、航空航天、工程等方面發揮著廣泛和關鍵的作用。數學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可以為其他學科的新發現給予指導和表達形式,是緊扣現實且強有力的工具。整場講座語言生動風趣,舉例貼近實際,講述了我國數學發展歷程和數學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袁亞湘院士還與在場學子進行互動交流,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面對“如何感受數學趣味、保持對數學的興趣、把握數學規律”等問題,他表示,要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數學知識背后的原理,愛上數學、用好數學,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現場氣氛熱烈。通過與袁亞湘院士面對面交流,同學們充分感受到數學之趣、數學之美。“袁院士所講的‘3x+1猜想’讓我印象深刻。我在本子上試了一下,無論選取哪個數,最終的結果都為1。看似枯燥的數學其實很有趣,我不禁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學生胡靜純說。
“數學是一門如此美好而實用的學科。以前總覺得數學枯燥,袁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領略了數學的魅力。數學看似抽象、深奧,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古至今,數學一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從建筑到通信、從金融到國防都離不開數學。他告訴我們數學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公式和定理,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探索世界的工具。這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學生柳奕欣表示,今后她將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學習數學、擁抱數學,在數學的海洋中不斷求知與探索。
今年以來,在蘭溪市科協的協助下已有12位院士來蘭溪,為蘭溪學子開展科普講座,弘揚科學家精神,傳遞科技強國的理念,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創新精神和時代責任感;圍繞新能源裝備及應用、金屬新材料、新型顯示及信創、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為蘭溪產業未來把脈,建言獻策蘭溪高質量發展。
來源:蘭溪市科協
編輯:吳裕慧
一審:陳航波
二審:盧立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