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院線上映的美國電影《小丑2:雙重妄想》引起爭議,豆瓣評分也在6分左右搖擺,寫這篇文章時,成績是6.2,我的豆瓣友鄰評分平均值在7.0。我個人的觀影感受是,的確是沒有那么好,但要說多差,也不至于,如果說問題的話,就是形式感過重,蓋過了影片的表達。
海報里已經透露了“雙重妄想”的信息
第二部里,最直接的就是加入了莉這個女性角色,其飾演者是被譽為歐美流行音樂天后的Lady Gaga。這也是為什么影片中會有大量歌舞元素的原因。可以說這部電影是為了Lady Gaga量身定制的,與其說是她成就了另一重妄想,不如說是主創們自己對電影的一種妄想。
故事的核心是對扮作小丑的亞瑟·弗萊克的終極審判。是否有罪的判定其實就取決于小丑這個身份,如果亞瑟證明他犯下的命案不是他自己,而是內心中分裂出的小丑所為,就能無罪釋放;但是如果是他亞瑟自己所為,就會被判一級謀殺。
亞瑟面臨兩難的境地。在這個時候,住在瘋人院里的莉出現在他的生活中,她是一個激發亞瑟重新復活小丑身份的動力,無論是愛情還是激情,亞瑟內心中的小丑蠢蠢欲動。當兩人越來越契合,越走越近的時候,那個“雙重妄想”的主題也就基本確立。
最初兩人共舞的場景,的確給影片帶來視聽享受,可以說是為一直灰暗的劇情點亮了歡愉的而積極的希望,至少相對于冰冷的牢房和病房,這是一種集體狂歡式的抵抗,可以當作是影片中的一個高光時刻,但類似的高潮退去,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影片中不斷用各種包括歌舞在內的元素來強調雙重妄想的形式感,把敘事擠壓得有些難以喘息。這種形式感主要體現在動不動就唱起歌來,無論是現實還是幻想中,只要情緒一到,或者“一言不合”就開始歌唱。這倒是極大發揮了Lady Gaga作為天才歌手的優勢。
兩個主角的關系倒是蠻有意思,無論是真心還是妄想,莉在最初向亞瑟表達了小丑對自己極大的影響力,還有那個用手當作手槍向自己開槍的手勢,這些都在不斷喚醒亞瑟心中的小丑。相當于被小丑激發的莉,又用同樣的動力反過來影響和刺激了亞瑟,讓小丑的影響力形成一個完美閉環。
而從之后的故事來看,這種反向的影響力,要比小丑給莉帶來的能量更大,逐漸改變著亞瑟的行為,更是嚴重干預了他在法庭上的表現。本來在開庭初期保持沉默的亞瑟,終于在刺耳的證言中憤怒,不但恢復到大笑的癲狂狀態,更是解雇了律師,決定自己為自己辯護。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連牢房的獄友們都被激勵,在食堂里造反和狂歡,也讓亞瑟有了領袖般的錯覺。當他在法庭上辱罵獄警后,回到監獄還是被獄警報復,被凌辱和毆打。但在監獄和法庭之外,也有更多小丑的擁躉為他搖旗吶喊。
莉成為那些粉絲們的代表,期待著亞瑟在法庭上的有力回擊,期待小丑再次光芒四射。但一切沒有像預料的那樣發展,化著小丑妝的亞瑟,不但沒有否認罪行,同時還是補充了自己殺害母親的事實。這個行為讓莉和小丑的支持者們失望甚至憤怒,他們的精神世界瞬間崩塌。
而接下來是真正的崩塌,有人在這個關鍵的宣判時刻炸毀了法庭,亞瑟幸運地活下來,于是他首先想到的是回到莉的身邊。他希望這次是真的逃亡,而不是上一次在瘋人院共舞后的模擬逃亡。但那個曾經無比支持他的莉回不來了。
在亞瑟放棄當小丑,回到自己之后,莉就徹底放棄了亞瑟,因為沒有了小丑。莉代表了絕情的支持者們,一旦小丑不在,亞瑟便一文不值。已經沒有人在乎他殺掉的也是罪有應得的人,沒有人在乎真正的亞瑟是誰。
四個不同顏色的雨傘,形式感很強
影片的結局也告訴我們亞瑟的悲劇是注定的。只要做回自己,承認沒有精神疾病,亞瑟就會被法庭判死刑;但如果他展現的是小丑的一面,認為自己無罪,支持者們就會繼續擁護他。 可是他只要選擇回歸自我,那些面對偶像崩塌的人們一方面會感到失望,一方面就會轉化為憤怒??梢?,無論亞瑟如何選擇,都逃不脫被毀滅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