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開幕式10月26日晚在云南大理舉行。開幕式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發布了《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戶外運動產業正在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并呈現出十大特點:
一是產業政策持續發力。目前已基本形成國家和省市上下聯動、共同發力的政策體系。國務院相關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實施體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項目、因地制宜在鄉村地區打造戶外運動等新業態。體育總局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云南、湖北、四川等10多個省區市都研制出臺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或行動計劃,為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標準化方面,2023年以來,共發布戶外運動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10項。更多省區市認識到體育標準的重要意義,吉林、貴州等地立足本地實際出臺地方標準,為戶外運動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戶外運動已走向生活化、全民化,成為國民新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消費熱潮。
從消費頻次看,根據同程旅行的數據,與2019年相比,2023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訂單人次增長14.99%;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速達到59.78%。
從消費水平看,戶外運動愛好者年均消費保持在較高水平,據小紅書《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戶外運動愛好者在單個戶外運動項目上的消費年均達2000至5000元,其中,滑雪年人均花費4910元、騎行4033元、露營3323元、飛盤3000元、徒步2110元。
從消費群體看,80后、90后成為戶外運動群體的核心。根據同程旅行的數據,2023年度,在戶外運動參與群體中,80后占比最高,為37.13%;其次是90后,達35.17%。2024年上半年,80后、90后仍然保持占比領先,分別為35.84%、34.81%。00后的占比達12.79%,有望成為戶外運動未來消費的重要力量。
從消費城市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集中了大量戶外運動參與者,影響著戶外運動消費市場的風向。據小紅書《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戶外運動人群中新一線城市占比最高,達23%;一線城市占比14%,二、三線城市分別達19%、17%,也是增長的潛力地區。
從消費類型看,不同戶外運動項目表現不一。據攜程提供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騎行、垂釣的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102.3%、29.6%;馬術、露營分別下降31.9%、23.6%。根據美團提供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滑翔傘、沖浪、帆船的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65.8%、24.6%、8.7%;潛水、漂流分別下降15.6%、22.2%。
三是重點項目持續牽引。冰雪運動繼續保持引領態勢,“第十屆全國大眾冰雪季”期間,各地開展的全國性或區域性群眾冰雪賽事活動達2050項;2023-2024冰雪季,冰雪運動參與人次達2.64億。山地運動呈現蓬勃發展局面,2019至2023年,小紅書站內年度攀巖筆記數量增長了30倍。2023年9月以來,消費點評平臺“戶外徒步”關鍵詞的搜索量同比增長370%。騎行運動實現大幅增長,2023年自行車賽事總量超過2022年的3倍,截至今年9月底,自行車賽事數量已達到去年全年的1.2倍;2023年天貓“雙11”數據顯示,自行車整車、騎行服飾、騎行裝備“騎行三大件”銷售漲幅均超過100%。路跑運動方興未艾,2023年全國范圍共舉辦800人以上規模路跑賽事699場,總參賽人次超605萬。截至9月底,2024年已舉辦路跑賽事371場,參賽人次超316萬。航空運動、水上運動穩步發展,2023年共舉辦各級各類航空科技體育賽事活動近70項。全國沖浪、槳板項目消費人群超過100萬,整體消費規模超過10億元。
四是經濟效益日益凸顯。一方面,戶外運動場地設施綜合效益提升。截至目前,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共認定74家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26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根據中國聯通的數據測算,2024年1至9月,74家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參與和體驗人次達1.34億,同比增長8.86%。2023-2024年冰雪季,26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游客總人次達2608.50萬,同比增長91.77%。另一方面,戶外運動賽事活動帶動效益顯著。越來越多的戶外運動賽事活動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帶來了客流,促進了消費,如福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吸引觀眾1.5萬人、帶動消費超1億元。2024年7月,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發布21項“跟著賽事去旅行”2024暑期全國戶外運動賽事,這些賽事均帶動了當地住宿、餐飲等消費增長。
五是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我國戶外相關企業已達17.7萬余家,其中,2024年1至9月新成立4.2萬余家。2024年上半年,多數戶外運動裝備企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安踏、特步、361、探路者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均超過10%,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六是投融資持續火熱。據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體育領域共發生49起投融資,融資總額超過81.97億元人民幣。其中,戶外運動以20.41%的比例成為最受關注領域,獲得10筆4.95億元人民幣投資。觀潮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7月,消費市場共發生融資90起,低空經濟領域火熱,為航空運動基礎設施建設、賽事運營、產品創新等提供了資金支持。
七是裝備需求不斷提升。與消費場景深度綁定的戶外裝備成為消費市場的“爆款單品”。京東數據顯示,2023年11月以來,滑雪衣褲套裝成交額同比增長180%,滑雪裝備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50%。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戶外裝備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國戶外裝備市場規模已由2019年的675億元增至2023年的872億元。
八是文化普及成效顯著。中國戶外運動產業大會、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等活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主題研討、產業展覽、環保倡議等傳播戶外運動文化,弘揚中華體育精神,推動戶外運動普及推廣,夯實了戶外運動的社會基礎,提升了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活力。
九是融合發展縱深推進。戶外運動依托高關聯性和強帶動性,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呈現多元發展態勢。通過賦能文旅項目,豐富了戶外運動的應用場景,提高了文旅項目的吸引力。通過豐富休閑體驗,引領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新潮流。通過升級研學旅行,成為滿足市場需求、推動產業創新的重要載體。通過帶動鄉村振興,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新路徑、注入新動能。
十是各地工作推陳出新。各省區市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在政策、機制、模式、內容等方面不斷創新,充分激發和釋放戶外運動潛力。如,天津市推動戶外運動經營主體組建了天津戶外運動商盟,建立了服務本土戶外運動賽事、培訓等企業的移動應用平臺。江蘇省公布了100個體育消費場景典型案例,推介了110個時尚體育好去處和體育旅游攻略。山東省編制了山東戶外運動目錄,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制定攻略的“好助手”及創新戶外運動產品的“好推手”。四川省在部分縣開展戶外運動產業試點,推動戶外運動場地設施、賽事活動發展。云南省搭建了戶外運動經營主體服務平臺,推動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做優。
轉載自:國家體育總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