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到1歲多的小朋友,正是超粘媽媽的時候。像我家小寶從小是我自己帶,一天24小時都守著??赏蝗挥幸惶煳乙习嗔?,不得不分開,那感覺像天塌了一樣,每天都得上演一出大戲!
我記得當時孩子才1歲多一點,每天見我穿外套,拿包包,就如臨大敵!搖搖晃晃地跑來,抱緊我的腿,一直“媽媽,媽媽……”喊個不停,小手攥著我的衣角,眼里泛著淚光!
看得心酸,只得抱起來輕聲哄:“寶貝,媽媽去上班了,乖乖在家聽奶奶的話,晚上回來給你帶好吃的……”誰知不哄還好,一哄起來就像洪水決堤——孩子哭得更委屈更大聲了!
最終,也只能狠心把孩子塞給老人,自己奪門而出。可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哭聲透過門縫,像針扎在了心坎兒上——這就是1歲寶寶的分離焦慮,讓人既揪心又無奈!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照顧者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分離焦慮出現在6-8個月左右,并于1歲左右達到高峰,1歲半以后又呈慢慢下降的趨勢。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依戀理論提出者約翰·鮑比,通過觀察將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3個階段:
反抗階段——表現為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會有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照料,開始正常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表情。
分離焦慮嚴重,對寶寶有啥影響?包括情緒上的不安和恐懼,行為上的哭鬧和抗拒分離,以及認知、社交和性格方面的障礙。此外,還可能導致飲食不振、睡眠不佳,影響寶寶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
所以寶寶的分離焦慮,雖說是一種常態,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需要細心觀察,采取恰當的方法來安撫和引導,幫助寶寶平穩度過這個階段。
1.離開前要讓寶寶安心
如果我們必須要與寶寶分開,那么一定要提前給寶寶一些時間去適應??梢韵扰銓殞毻嬉粫?,等他身心比較放松時,再行離開。
當然,如果能提前做一些心理鋪設更好,比如通過講故事、玩游戲等方式,逐漸引入分離的概念,告訴寶寶即使暫時分開,媽媽也會一直愛他,并且很快會回來。
2.記得和寶寶說“再見”
媽媽如果要離開,請一定要記得和寶寶說“再見”。這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承諾,也是明確與寶寶建立信任的好時機。
千萬不要嘗試強行與寶寶分開,或趁他不注意時,突然“消失”。這樣會讓寶寶感到被拋棄,加劇他的分離焦慮,甚至可能對其未來情感發展和人際關系都會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
3.選擇合適的代替 “看護人”
如果爸爸媽媽都要去上班,那么就要找一個自己和寶寶都信任并且熟識的人來代替看護寶寶,這對減少分離焦慮也非常重要。
一般最合適的人選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直系親屬,因為他們與寶寶有著血緣關系,更容易建立起親密的聯系,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感。
4.給寶寶準備一個安撫物
比如寶寶平時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小毯子,或一件帶有媽媽味道的睡衣枕巾等。這些物品能在媽媽離開時,給寶寶帶來一絲安慰和熟悉感,幫助他緩解不安情緒。
同時,這也是一種情感寄托的方式,能讓寶寶感到即便媽媽暫時不在,也有熟悉的東西陪伴著他,從而減輕分離帶來的焦慮感。
5.約定回來的時間
離開之前與寶寶約定回來的時間,這樣能大大緩解他的分離焦慮,比如說“午睡起來吃完點心后”,或“太陽落山前”、“吃晚飯的時候”等。
并且我們要盡量遵守這個約定,讓寶寶明白分離只是暫時的,爸爸媽媽會按照說好的時間回到他身邊,這樣能給他帶來安全感和期待感。
6.幫助孩子理解和適應分離
我們可以利用游戲和繪本故事等幫助孩子理解和適應分離,比如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模擬爸爸媽媽去上班、寶寶和看護人一起度過一天的情景,讓孩子在游戲中逐漸接受分離的概念。
同時,選擇關于分離主題的繪本,如《媽媽去上班》,通過溫馨的故事情節和生動的畫面,幫助孩子理解分離是生活的一部分,且每次分離后都會有快樂的重逢,從而減輕對分離的恐懼和不安。
7.循序漸進慢慢延長分離時間
一開始可以從短暫的幾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1小時、數小時等。讓寶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適應和習慣沒有媽媽陪在身邊的時光。
每次與寶寶分離和重逢時,都要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對待。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注和愛,要讓他知道,分離并不會影響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和關心,從而增強他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結語
通過以上7個方法,我們不僅能有效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還能在此過程中增進親子間的信任與依賴,為寶寶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記住一點:耐心、理解和愛是緩解寶寶分離焦慮最好的良藥!
我是健康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莞家媽媽 點關注或進主頁,了解更多養育科普和育兒妙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