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在一線的創業者們可能會有迷茫的時候,會有難熬的低谷瞬間。稻盛和夫,這位日本經營之神,用他一生的實踐和智慧告訴我們:成功沒有捷徑,唯有拼命工作。
經營戰略很重要,經營戰術不可少。但對于創業者來說,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他用自己的經歷——從京瓷的創立到其輝煌的成就——證明了這一點。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只要我們保持勤奮,就能克服困難,實現目標。
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學和經營實學,不僅適用于企業經營,也適用于個人成長。稻盛和夫的哲學提醒我們,在追求夢想和成功的道路上,沒有輕松的路徑,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持續的奮斗,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以下,Enjoy:
來源:盛和塾
作者:稻盛和夫
不管哪個年代,不管怎樣的不景氣,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難都能克服。人們常說,經營戰略最重要,經營戰術不可少。但是,我認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向成功之路。——稻盛和夫
1
除了拼命工作之外,
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六項精進”中率先登場的就是“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在經營十二條中,我也向大家強調了“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這一條。在“六項精進”之中,我將它列在第一位。
在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條。就是說,每一天都竭盡全力、拼命工作,是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事情。
同時,如果要讓人生幸福美滿,那么每一天都認真干活是先決條件。
想擁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經營企業,前提條件就是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換句話說,就是要勤奮工作。
做不到這一點,企業經營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樓閣。不愿勤奮工作,只想輕松舒服,那么企業當然經營不好,美好的人生也無法實現。
說得極端一點,只要拼命工作,企業經營就能順暢。剛才曾提到,今年也許不景氣,但不管哪個年代,不管怎樣的不景氣,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人們常說,經營戰略最重要,經營戰術不可少。但是,我認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向成功之路。
回首往事,在我27歲的時候,成立了“京瓷”公司,我開始經營企業。
當時,我連經營的“經”字都不識,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公司倒閉,不能讓支持我、出錢幫我成立公司的人遭殃。
為此,我拼命地工作,常常從清晨干到深夜12點,甚至1點、2點,我就這樣日以繼夜地工作,努力再努力。
2009年是京瓷創立50周年。回想過去,雖然過70歲之后努力程度不如從前了,但在這50年里,我一貫勤奮工作。
因為這種勤奮才有“京瓷”今天的輝煌。從這點來看,也證明我上述觀點沒有錯。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企業家、學者、研究員、藝術家,不管哪行哪業,他們能取得出色的成績,都是竭盡全力、埋頭工作的結果。
*摘自《六項精進》曹岫云 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2
將全副精力投入眼前的工作,
在當下這個瞬間極度認真、極度專注
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人,雖然頭腦并不聰明,也說不上有多能干,但是,他們以純粹的動機發起挑戰,不懈努力,持之以恒,順利完成了大家都認為難以完成的工作。
一方面,以清澈的心靈描繪的愿望,成功實現的概率很高,而且這個成功容易持續。
也就是說,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經營中,幸運經常會光顧,幸運會連續不斷。
另一方面,才華出眾的人絞盡腦汁制訂了縝密的計劃,卻不能順利推進。不管多好的計劃,如果其動機源于邪念,那么即使獲得一時的成功,這種成功也無法持續。
那么,凈化心靈、美化心靈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身于眼前應做的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時,怨恨他人、憎惡他人的雜念就不會浮現。猶如禪僧坐禪一般,當下的心靈會變得純潔、美好。
釋迦牟尼開解過“六波羅蜜”這個通往開悟的修行法門,其中有“精進”這一條。講的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拼命投入,持續努力。
釋迦牟尼說過,這就是磨煉心靈的修行。
為了磨煉心靈,我們沒有必要特地去坐禪,沒有必要居深山、擊瀑布。
只要將全副精力投入眼前的工作,在當下這個瞬間極度認真、極度專注,就是任何方法都無法替代的精神修行。
*摘自《心》曹岫云 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3
無論個人的人生,
還是企業的經營,一步一步踏實前行
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擁有夢想——夢想在人生中取得偉大的成就。
我們應該鼓勵所有的年輕人都擁有這樣的夢想。但是,年輕人應該懂得,想要成就偉大的事業,必須每日辛勤勞動,全身心投入工作。
若不肯努力,再宏大的目標也不過是一個脫離實際、單純的夢想而已。
只有努力,只有堅韌不拔、持續不斷地進行有意義的努力,我們才能實現有價值的目標。
人生的旅途中沒有捷徑,沒有輕輕松松就能一步登天的魔梯。只能用自己的雙腳一步接一步地向前進。
或許有人認為,如此緩慢且謹慎,似乎無法走完漫長的旅程,根本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但是,請你不必焦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一天扎扎實實地努力所產生的小小成果,將成為繼續努力的動力;而不停頓地努力又會帶來更大的成果。
不言放棄、再接再厲,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攀登上連我們自己也無法想象的高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無論個人的人生,還是企業的經營,一步一步踏實前行,乃是實現夢想唯一可靠的途徑。
*摘自《斗魂》曹岫云 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4
現在只是過去的結果,
保持謙虛不驕、更加努力
在京瓷創立的第18個年頭,即1977年,我提出了“謙虛不驕,更加努力”的口號。口號的副標題是“現在只是過去的結果,將來要看今后的努力”。
1997年3月的財年報告顯示,公司的銷售額總計486.51億日元,稅前利潤為179.65億日元,利潤率竟然高達37%。可以自豪地說,這也是當時日本企業中最高的利潤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提出了“謙虛不驕,更加努力”的口號。當時社會上對京瓷一片贊譽,視其為“高成長、高收益”型企業中的翹楚。
對此,我召集公司干部,在1月召開的經營方針發表會上對他們說:“現在只是過去的結果,將來要看今后的努力。換言之,公司現在的業績之所以出色,是因為我們過去努力了;至于將來如何,則要看我們今后的努力程度。”
17年后的現在(1994年),京瓷3月的年度財報決算結果顯示,包括第二電電的合計業績在內,整個京瓷集團的銷售額總計約8000億日元,稅前利潤約為1200億日元。
當公司銷售額達到500億日元的規模時,我并未安于現狀,而是提出了“謙虛不驕,更加努力”的口號,正是這種不斷努力的心理狀態,才使京瓷有了后來的發展。
大家注意,500億日元變成8000億日元并非重點,我希望大家結合自己公司的實際思考這個問題。
對許多企業家而言,銷售額一旦達到500億日元,就已經非常滿意了,畢竟“取得這樣的業績,養活家人綽綽有余了”。
相信在座的各位中,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數。可在京瓷如此順風順水的全盛時期(銷售額有500億日元,利潤率接近40%),我想到的卻是“謙虛不驕,更加努力”,并向公司干部強調。
京瓷之所以能在后來取得更為長足的發展,我認為與這樣的思想密切相關。
*摘自《企業成長戰略》 周征文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