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事件的過程我就不想多講了,看警方公告吧:
急救科普人張老師第一時間寫出了如何應對刀砍的科普文章:
一般情況的活動性出血,當然就是直接按壓:哪里出血,就用衣物、毛巾、紗布塊用力持續按住哪里——注意是關鍵在于用力和持續!
千萬不要想著我沒有學過包扎,不知道該怎么包。包扎不止血,止血要靠用力按壓、持續按壓。止血之后再根據情況包扎,所以,包扎的意義更多的是防止傷口二次傷害的輔助手段,一定不要本末倒置。
在張老師文章的留言中看到了這個問題,值得大家關注一下:
脖子被砍,當然很嚴重。有可能砍斷支氣管、有可能砍斷頸動脈,除非是職業殺手大砍刀,否則不大可能砍斷整個脖子。
對于支氣管被砍破,我沒有經驗,建議立即撥打120,將現場情況描述給接線員,聽從接線員的具體指導。記住:凡是發生了突發傷病,你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請撥打120,向120接線員請教現在能做點什么?
如果你對支氣管破裂的現場急救有什么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討論。請注意我說的是現場普通人急救,沒必要說醫生如何做、醫院如何做。
我估計不外乎是平靜等待救護車,不要大聲說話,不要移動傷員,更不要搖晃傷員喊他“不要睡著”——睡著跟傷情惡化沒有關系,現場急救人員無非是控制流血,隨時關注是否需要心肺復蘇。
對于砍破頸動脈,比較明顯的癥狀就是流血非常快、甚至是噴射狀流血。這個時候只能是用抓住一塊衣物或毛巾或衛生巾全力拼命按壓。也許你無法完全控制頸動脈的出血,但是你至少可以減緩流血的速度,為120贏得一定的時間。
雖然對于動脈出血更有效的方法是止血帶,但止血帶只能用于四肢,無法用在頸部。而且,就算是四肢,你以為它真的是最佳方案嗎?
戰場上使用的制式CAT止血帶,一般都是傷員自己迅速取下后,幾秒鐘就可以扎住流血的肢體。而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不大可能隨身攜帶止血帶,就算你知道哪里有急救箱,等到跑過去、取來、扎上,沒有兩分鐘恐怕不大現實。
而事實上,一旦大動脈出血,傷員可能根本等不到兩分鐘、甚至半分鐘都等不到!不信來看這個今年5月份發生在寶雞街頭的命案:
被扎股動脈的傷員,總共只過了27秒鐘就倒下了。試問誰能在街頭用這么短的時間做到反應過來、然后取來止血帶、再到扎好?
所以,最專業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實用的方法。對于這種街頭的突發流血事件,我們不要總想著什么更專業、更有效,而是盡快用你可能的方法取控制出血——還是那句話:不一定完全止住,但你只要讓它的流速緩慢下來就是成績、就有可能為120贏得救命的時間!
所以,遇到了大動脈破裂的傷情,不要猶豫,讓傷員躺下來,抓起你身邊任何柔軟的紡織品,比如毛巾、帽子、絲巾、紅領巾、衛生巾…用全力按住傷口!如果是頸部,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防止誤壓氣道。
至于網上有人這樣教頸動脈大出血的三角巾包扎方法,你認為真的有效嗎?
要知道這是頸動脈,不是其他地方。如果這種過家家一樣的方法都能止得住大出血,難道你用力按壓的力度會比這個小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